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紅火蟻通過花卉苗木傳播擴散,溫州市甌海區主要以苗木產銷為主,苗木產銷區及周邊苗圃、田園的疫情發生嚴重。通過普查,采取疫情監測、檢疫阻斷、化防消殺等手段,多管齊下,綜合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簡述了紅火蟻疫情發生分布情況,具體介紹了疫情防控措施,以期為紅火蟻的防除提供參考。
關鍵詞 紅火蟻;疫情;發生情況;防控措施;浙江溫州;甌海區
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原產于南美洲,2004年在我國廣東吳川發現為害后,至今已在全國10多個省(區)均有發生,并呈快速擴散蔓延趨勢。由于其食性雜、攻擊性強、繁殖力大、習性兇猛,入侵新區后迅速對該區農林生產、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態環境等造成嚴重危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100種最具有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1-2]。2005年國家農業部將紅火蟻定為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2018年10月溫州市甌海區在麗岙街道永成園藝場及周邊苗圃、農田等區域發現紅火蟻疫情。隨后組織開展全區性的疫情排查,摸清了疫情發生分布情況,同時與技術機構合作,制定科學的防控方案,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達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防治前,溫州市甌海區紅火蟻發生程度為中等(2級)、局部中偏重(3級),平均活蟻巢數和工蟻密度分別為0.22個/100 m2和38頭/瓶。通過6次集中施藥,共滅除蟻巢388個,而且在8月第6次防控期間未發現紅火蟻,以預防為主進行鞏固防控,防控效果達到99%以上;9月至今連續跟蹤監測該區域仍未發現紅火蟻,防控效果達到100%,除治效果顯著且保持良好,有效控制了疫情發生、危害和傳播。
1 疫情發生分布情況
1.1 發生區域基本情況
麗岙街道是浙江省花卉苗木特色鎮,是浙南閩北花木集散中心,是浙南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目前,已有綠化苗圃330 hm2,花卉苗木生產經營主體80多家。花卉苗木種類主要有適宜熱帶北緣、亞熱帶、溫帶南緣種植的園林植物、盆景、花卉等。
1.2 疫情普查情況
疫情發生后,迅速組織開展全面疫情普查,詳細摸清家底,明確分布區域和發生面積,掌握蟻巢數量,確定疫情發生邊界和重點防控區域。通過調查發現,紅火蟻疫情發生區域41.1 hm2,屬于大部分中等(2級)、局部中偏重(3級)發生。同時,確定預防擴散潛在發生區域(監測區)530 hm2。
1.3 疫情防控實施
在疫情普查基礎上,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與專業機構合作開展并完成溫州市甌海區紅火蟻疫情根除工作,共進行了5次全面撲殺和全程疫情監測。
2 疫情防控措施
采取“根據疫情、分區管理,科學監測、確定重點,點面結合、全面除治”的防控策略[3]。
2.1 開展應急處置
紅火蟻疫情確診后,屬地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會商制度,完善疫情通報制度,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撲滅紅火蟻疫情。
2.2 嚴格檢疫監管
調查發現,紅火蟻以花卉苗木基地或者交易市場周邊為主要發生地,這和甌海區從外地尤其是紅火蟻發生嚴重的南方多省調入苗木有關。因此,要求所有企業對調入和調出的苗木、盆栽植物、花卉和草皮等應檢物全面實施檢疫和消殺除害處置,通常選用高效0.1%氯氰菊酯乳劑1 000倍液噴淋植株根部土球。
2.3 分步開展化學防控
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專業機構開展全面的化學除治和效果監測,分別在2018年12月上旬及2019年2月下旬、4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重復進行化學防治。每次防治采取分步實施方法:一是全面防控,即在防治區域采取點狀撒施餌劑的方法進行誘殺,餌劑采用0.1%茚蟲威(舒絕滅蟻餌劑);二是重點防控,發現獨立蟻巢后,用0.1%高效氯氰菊酯粉劑(火舒凈TM)觸殺,再對整個區域進行地毯式撒播餌劑。人工化學防治面積共1 786.2 hm2,施用藥劑11 427.65 kg(粉劑46.65 kg、餌劑11 381 kg),撲殺活蟻巢388個。
2.4 密切疫情監測
及時掌握疫情動態,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礎[4]。建立了區、街道、場圃監測網絡,并采用踏查法和誘集法進行蟲情監測。
2.4.1 踏查法。監測人員步行觀察項目實施區所有地點,發現成熟蟻丘后用竹簽插入蟻丘內5~10 cm深,觀察是否有紅火蟻出巢,記錄活動蟻丘數量并折算為每100 m2蟻巢數量,然后進行評級。查看、記錄發生區中紅火蟻活蟻巢數量、密度,或者有無可疑蟻巢、有無可疑螞蟻等。如有,則用GPS儀標記位置并插上明顯標志旗。
2.4.2 誘集法。白天氣溫21~34 ℃或者地表溫度22~36 ℃、地面干燥時進行調查,主要監測紅火蟻工蟻數量。將豬肉火腿腸切片(厚度5 mm左右)放入容積為30~50 mL的透明塑料瓶中,將瓶橫置于地面(瓶口接觸到地面),間隔20 m左右放1個瓶,放置后30 min左右檢查。若有紅火蟻工蟻,則迅速拿起瓶子并蓋上瓶蓋,集中帶回室內檢查計數,按照《植物疫情調查發生情況分級標準(紅火蟻)》評定監測結果。
3 參考文獻
[1] 楊大昭,莫榮清,周紅艷.桂北山區紅火蟻疫情發生特點及防控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18):88-89.
[2] 莊瑩,蔡佩娜.泉州市紅火蟻的發生為害與綜合防控[J].福建農業科技,2019(2):38-40.
[3] 劉元明,黃求應,方國斌,等.湖北省紅火蟻疫情監測與防控[J].湖北植保,2019(2):43-44.
[4] 劉甫祥,羅小武,廖學敏,等.龍南縣紅火蟻疫情發生的原因與防控對策[J].江西農業,2018(22):83.
推薦閱讀:中國農業科學終審會被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