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研究麻黃堿對腦缺血大鼠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及相關的分子機制,選取體重為220~250 g的56只雄性SD大鼠,并隨機將其分為麻黃堿治療組、自然恢復組和假手術組,應用Koizumi線栓法建立單側大腦中動脈閉塞(MCAO)模型。應用橫木行走試驗在術后1、2、3、4周對其運動功能改善情況進行評定,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對缺血周圍區突觸素(SYP)、生長相關蛋白(GAP-43)表達的變化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在各時間點,假手術組大鼠運動功能無明顯改變(P>0.05);在術后1周,運動功能評分最低的為自然恢復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恢復組的運動功能不斷改善;相對于自然恢復組而言,麻黃堿治療組運動功能恢復速度明顯更快,且在術后1、2、3周,麻黃堿治療組均明顯快于自然恢復組(P<0.05);4周之后,3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在1、2、3周時,免疫組化光密度定量測定結果顯示麻黃堿治療組GAP-43和SYP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自然恢復組。說明麻黃堿可對腦缺血后動物的運動功能恢復速度進行加速,且麻黃堿的加速機制與促進腦內結構重建和神經重塑的分子表達有關。
關鍵詞:麻黃堿;腦缺血;大鼠;運動功能;分子機制
《中國畜牧業》(半月刊)創刊于1992年,是由全國畜牧總站;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主辦的刊物。
麻黃一直被中醫認為有著活血通絡的功效。根據相關文獻顯示,在對腦缺血所致的中風后遺癥進行治療時,麻黃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對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對中樞神經系統康復的作用及機理方面,單味的麻黃卻沒有明確的定論,但相關人士普遍認為與麻黃的主要藥用成分麻黃堿有關?;诖?,本次研究選取了56只雄性SD大鼠,應用Koizumi線栓法建立單側大腦中動脈閉塞(MCAO)模型,以此來研究麻黃堿對腦缺血大鼠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及相關的分子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分組動物
選取體重為220~250 g的56只雄性SD大鼠,隨機將其分為麻黃堿治療組(24只)、自然恢復組(24只)和假手術組(8只)。術后1、2、3、4周為各組的4個時間點,且在各時間點取不同數量的大鼠(麻黃堿治療組6只,自然恢復組6只和假手術組2只)進行各項目的檢測。
1.2 模型的制備
應用Koizumi線栓法建立單側MCAO模型。首先麻醉大鼠,固定于手術臺上時取仰臥位,頸前正中行縱行切口,對頸內動脈(ICA)、頸外動脈(ECA)、右側頸總動脈(CCA)進行分離暴露,并結扎CCA近端和ECA根部,剝離迷走神經。由頸外動脈插入栓線,經頸內動脈到大腦前動脈,機械性阻斷大腦中動脈發出處的血供來建立大腦中動脈缺血模型。如果需要再灌注,只需拔出栓線結扎傷口,即可恢復大腦血供。本試驗缺血2 h后取出栓線實現再灌注。假手術組步驟與手術組相同,只是不插入栓線。
1.3 給藥方法
大鼠手術后,麻黃堿治療組大鼠使用麻黃堿腹腔注射(3 mg/kg體重),每3 d注射一次,其余兩組給予同劑量的生理鹽水進行注射。
1.4 對運動功能進行評定
應用橫木行走試驗在術后1、2、3、4周對大鼠運動功能改善情況進行評定。橫木放置于距地面70 mm的高度,直徑25 mm,長1 200 mm。按照0~6分法來劃分等級。6分:無腳滑現象,能到達終點;5分:少量腳滑現象,能到達終點;4分:在一半以上的路程中出現腳滑現象,能到達終點;3分:肢體在前進時不起作用,能到達終點;2分:在前進時掉下;1分:可以站在橫木上,不能前進;0分:掉下。
1.5 免疫組織化學檢測
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對缺血周圍區突觸素(SYP)、生長相關蛋白(GAP-43)表達的變化進行檢測。SYP及GAP-43均為Sigma公司產品。整個操作過程均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
1.6 統計學處理和圖像分析
用積分光密度值反映SYP和GAP-43免疫反應產物的強度和面積。要得出積分光密度值,首先要求出各陽性區光密度的積分和(∑∫ OD)。被檢各區在每例標本中均對3張切片進行檢測,并取其均值。用x±s表示所得結果。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試驗組在不同時間的運動功能評分
由表1可見,假手術組大鼠運動功能在各時間點均無明顯改變(P>0.05);在術后1周,運動功能評分最低的為自然恢復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恢復組大鼠的運動功能不斷改善;相對于自然恢復組,麻黃堿治療組大鼠恢復速度明顯更快,且在術后1、2、3周均明顯快于自然恢復組(P<0.05);4周之后,3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2.2 GAP-43免疫組化染色結果
神經氈位置為GAP-43免疫反應產物的主要存在區,其染色也隨著免疫產物和免疫反應的增強而加深。
假手術組:少量著色位于神經氈位置,免疫產物在兩半球對稱分布。不同的時間點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自然恢復組:在梗死中心區未見到GAP-43的表達。在1周時GAP-43在梗死周圍區的免疫活性達到高峰,在2周時開始降低,4周之后與假手術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
麻黃堿治療組:與自然恢復組有相同的GAP-43表達變化趨勢。相較于自然恢復組,在前3個時間點其表達水平均明顯偏高(P<0.05)(表2)。
顆粒狀沉積或棕黃色點狀為SYP免疫反應產物,神經氈內為SYP免疫反應產物的分布位置。免疫反應強弱與突觸類型、顆粒的大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