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校園文化建設論文發表了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構思,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打造書香校園是教育工作的重點,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呢?論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了展開,點明農村小學應因地制宜,結合自己特點,打造屬于自己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論文,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因地制宜
文化使人美好,讀書使人智慧,教育傳承文明。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的今天,閱讀已成為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以及教師專業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是學生讀書、學習、成長的地方,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從小愛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使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為社會培養文明和進步的引領者與促進者,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本人對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之構想進行簡單敘述。
一、墨韻飄香
書法是中國藝術中最高級的表現形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熊秉明先生把它稱之為“藝術中的藝術”,可見書法在中國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在高呼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卻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書法的教育學習。尤其是在這個電腦時代,我們發現不少學生的電腦打字又快又好,但書寫能力卻在不斷下降。在中小學生中開展書法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文化,還能開發學生的心智以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提出要把書法納入課堂。在農村小學開展“墨韻飄香”活動,讓書法走進課堂,讓學生感受書法的魅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施行:
(1)在教師中開展“三字”活動,鼓勵教師每周練習毛筆字、粉筆字、鋼筆字,教師每周進行一次“三字”交流活動,以促進教師書寫專業的成長,同時便于指導學生的書法學習。
(2)每周開設一節書法課,一、二年級學習硬筆書法,三、四、五年級學習書寫毛筆字,由教師專門指導,學生每天上交一張書法作業,由教導處督導檢查。
(3)每學期進行一次書法比賽,同時,鼓勵師生參加市、省以及全國的書法作品比賽等,以賽促練。希望能通過以上舉措,讓中國的書法藝術在農村小學師生中得到發揚和傳承。
二、以研促教
目前,農村小學教研方面還有待提高。開展“以研促教”,定期開展教師讀書交流活動、公開課交流活動,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優質課比賽,書寫教育教學論文、隨筆等。有利于促進農村小學教師教研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
三、悅讀天地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基石,更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學生的成長更離不開好書。為了讓學生能多讀書、讀好書,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1)每個班擺一組圖書柜,建立一個圖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從學校圖書館借,也可鼓勵學生帶自己的圖書存入圖書角,與他人交換圖書共同閱讀。(2)除了每天的早讀課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外,每周每班將開設一節課外閱讀課,師生共同閱讀課外書。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快樂遨游,讓校園充滿書香。(3)定期組織各項讀書交流活動,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
四、習作樂園
閱讀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表達,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表達的平臺,也為了促進學生們習作水平的提高,學校也可以辦校園版《讀寫月報》,按一定周期辦校刊,鼓勵全校學生投稿,并發放紀念品作為稿費。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田園詩畫
農村學生每天與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蟲鳴鳥叫……都是學生們的“無字書本”。為了讓學生們更加熱愛這“無字書本”、熱愛生活,學校可以為學生們開設“田園詩畫”欄目。把學生們在美術課上畫的畫、剪的紙、貼的畫等各種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出來,以便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六、鄉村野趣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全民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體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們玩得健康,除了上好體育課、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以外,還可以把學生愛玩的各種游戲納入體育課中,比如,開展跳皮筋比賽、跳繩接力賽、踢毽子比賽等。這樣,學生們既得到了體育鍛煉,課后還可以繼續玩這些游戲,增加他們生活的樂趣。每學年學校還可以開展一次運動會。當然,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還包括其他方面的內容,學校可以利用更多的空間,力爭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能煥發出文化的韻味。比如,在教學樓走廊分層設計并布置名人讀書格言,設計布置各種展覽櫥窗,建設班級黑板報等,教師訂閱圖書、讀經典書籍和教學教研書籍以提高自身能力,通過現代化手段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等,以促進師生、家校交流等。“閱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生命之樹。農村小學應因地制宜,根據自己的特點,打造屬于自己特色的文化,讓這棵生命之樹吸收更多的營養和水分,成長得更加蒼翠挺拔。
作者:孔瑰琦 單位:江西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區龍虎山中心學校
推薦閱讀:《中國農村小康科技》是中國農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科技期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是萬方數據(Chinainfo)系統科技期刊群上網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