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農業機械論文農業機械自動化現狀和推進模式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也是比較迅速的,在很多行業中也都用到了自動化技術,農業科技也不例外。本文是一篇農業機械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農業機械自動化現狀和推進模式。

農業機械論文

  摘要:21世紀后的現代農業更加倡導農業機械化發展,它也成為了目前地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標準。本文簡要探討了安徽省皖南山區在小型農業機械化方面推廣與應用的基本概況和所存在問題,并探索了未來地區更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小型農業機械的積極對策。

  關鍵詞:小型農業機械,皖南地區,影響因素,推廣應用,對策

  安徽省皖南地區在新時期大力推廣小型農業機械化發展,他們的總體發展思路就是立足于當地資源優勢來發揮科技創新,充分開拓山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將農產品加工機械化作為首要突破口,主要強化機械化薄弱環節技術。在整個皖南山區推廣成熟的機械化設備技術,確保山區內林果業、設施農業、初加工機械化等環節的相互協調發展。同時也要積極優化升級農機裝備結構,積極快速提高農區機械化水平,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1基于小型農業機械化的皖南山區專項工程發展概述

  皖南山區在農作物種植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山區特點,他們所主要種植的農業作物包括水稻、油菜、茶葉、煙葉、果蔬、藥材、菊花等等。該地區本著統一規劃、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分步推出、再配合政府扶持和社會服務,構建了一套符合于地方農業發展行情的小型農業機械化體系。到2015年底,該地區已經初步建設完成特色農業機械化試驗示范區10個,果茶桑機械化水平也已經達到50%以上,農技專業合作社注冊數量超過500個,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在鄉鎮、行政村的全面覆蓋。爭取到2020年,包括皖南山區在內的整個安徽地區將建設完成特色農業機械化試驗示范區超過42個。從皖南山區的主要農業機械化專項工程項目來看,包括了茶葉、山核桃、板栗、桑樹等專項農產品的種植生產。以特色農產品為例,該地區就開展了基于特色農產品薄弱環節的機械化試驗示范工程,以“一鄉一品”工程原則,大力推廣山核桃脫蒲、菊花烘干、板栗剝苞、蠶繭烘制、毛竹初加工、果樹植保等機械化生產及初加工技術。強化對地方新型適用機械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經驗交流[1]。到2015年底,皖南山區已經初步建成4個優勢特色農產品薄弱環節機械化試驗示范區,實現了對地方農機裝備結構的調整和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2小型農業機械化在皖南山區推廣的影響因素

  安徽省皖南山區由于整體發展受制于地理條件、耕作制度和種植規模等等內外因素,所以農業發展地域性特征極強,其小型農業機械化發展也被深刻影響,主要來講體現在以下3點。第一,由于地理條件限制,皖南山區更適合于發展小型農機,而事實上地方小型農機相比于大中型農機保有量更多,在水田、耕地、茶園、林山和竹園中應用更加得力。可以看出該地區在多種農業種植經營方面都求小求新,例如對微耕機、小手扶、修剪機、茶機等小型機械的應用就非常廣泛。而更由于地區地理條件影響,在山間耕作作業、運輸等等農業活動中也更適合于小型農機發展。第二,皖南地區整體農機作業水平不高,這是由于當地山區土地規模較小且非常分散的地理特征所造成的。所以許多農戶沿襲了傳統家庭作坊式生產模式,這使得農機作業面積偏小且作業時間偏短,導致農機利用率變低[2]。總體來看,這不利于皖南山區土地流轉,更不利于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和經濟效益的提升。第三,雖然皖南山區比較適合于小型農業機械化發展,但整體來看地區農機裝備總量還偏低,特別是受到地域面積和人口規模限制影響,田地整體平整度差、農機耕路也不夠完善,農機總生產動力較比北方某些地區還有巨大差距[3]。

  3小型農業機械化在皖南山區推廣及應用的發展優化策略

  3.1強化政府扶持力度

  以發達國家過往發展經驗來看,必須做到對工業反哺農業來彌補農業發展的弱質性,因此政府必須強化地方扶持力度,實現多元化投入發展。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基本導向、以工程項目投入為主要抓手、以鄉村集體與農機專業化合作社為投入主體的多渠道、多層次特色小型農機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再一方面,政府也應該在新形勢下努力轉變觀念,多多投入財政資金發展皖南地區小型農業機械化的相關研發、引入、示范、鑒定、推廣和培訓工作,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幫助農民在享有優惠福利政策的輔助下實現小型農機購入,例如貸款購買設備、享受政府補貼政策等等。通過政策拉動內需、保持皖南地區小型農業機械化的穩定向前發展,最終實現對地方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全面提高。

  3.2強化農機農藝有機融合

  皖南地區要想快速發展小型機械化農機農藝,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就必須建立具有農業機械化技術特色的指導專家組,強化山區優勢特色農產品的機械化種植,并擴大種植規模,建立以地區為核心的宏觀調控指導。再者,也要加速制定適應于不同區域及不同農業產品的科學農藝標準,走規范化機械技術作業路線,提升地方農技作業的標準化水平,做到健全皖南山區小型農機化技術創新體系。最后,還要把初加工這一薄弱環節作為重點來突破,將農機農藝有效融入到初加工生產體系當中,進而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和適應性,打造一套輕便耐用且節能環保的初加工農業機械化設備。

  3.3重視新型服務主體培育

  要鼓勵和積極推動發展適合于皖南山區的特色專業性農業技術,再配合綜合性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農業大戶等等,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共建性的專業農機合作社并重點扶持。在這一點上,要優先委托和安排合作社組織承擔皖南山區的小型農業機械化新技術開發,推廣優勢項目,探索全新合作模式,進而達到對經營服務領域的全方位拓寬,最大限度強化山區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力度和規模[4]。

  4結束語

  皖南山區作為安徽省的特色農業發展地區已經初步具備了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發展規模及技術指標,當地還應該繼續走適合于自身發展的小型農業機械化道路,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培育,利用小型農機將山區地理劣勢轉化為優勢,全面推廣農業機械化,最終實現山區農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朱茂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8):21-22.

  [2]梁景晟.泰和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4,45(5):13-15.

  [3]石永昆.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2.

  [4]徐磊.肥西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農業機械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當代農機》扎根農村,面向農業,立足農機,服務農民,以介紹農機法規、培訓技術人才、傳遞科技信息、交流致富經驗為宗旨,以廣大的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駕駛員、農機具操作手、農業機械生產經營企業和基層農機工作者為最佳讀者群,以圍繞農機管理、經營、使用提供信息、傳授技術、交流經驗、普及知識為主要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大荔县| 南昌市| 上思县| 久治县| 六枝特区| 阿拉善左旗| 台山市| 四川省| 大悟县| 石渠县| 永和县| 防城港市| 漳州市| 宁波市| 高碑店市| 日土县| 广南县| 尚志市| 秦安县| 新兴县| 深水埗区| 临安市| 达拉特旗| 万安县| 永胜县| 常熟市| 弋阳县| 黄大仙区| 黄平县| 应用必备| 宜城市| 四会市| 尉犁县| 玉山县| 阿城市| 中宁县| 泾川县| 安新县| 台东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