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大棚絲瓜種植新科技應用技巧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yè)科技時間:瀏覽:

  正確認識現(xiàn)在新科技中絲瓜的種植新技術有哪些呢?在目前應該做的新措施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農技師論文。我們都知道絲瓜珠江三角洲絲瓜特指八角瓜,是原產于印度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又稱菜瓜,在東亞地區(qū)被廣泛種植。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絲瓜根系強大。莖蔓性,五棱、綠色、主蔓和側蔓生長都繁茂,莖節(jié)具分枝卷須,易生不定根。中國內外均有分布和栽培。果為夏季蔬菜,所含各類營養(yǎng)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時里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不可生吃,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還有抗過敏、美容之效。

  摘要:隨著江蘇省設施面積的不斷擴大,研究創(chuàng)新設施內蔬菜高效種植模式顯得尤其重要,我們根據連棟大棚的性能結構、氣溫變化等特點,并結合市場消費需求,選擇合理的蔬菜種類進行試驗研究,總結出“連棟大棚絲瓜長季節(jié)立體栽培套種葉菜(黃花苜蓿、小白菜、豌豆葉、生菜等)周年高效模式”,經濟效益顯著,現(xiàn)已在南京及蘇南地區(qū)有較大面積的推廣。

  關鍵詞:絲瓜種植管理,農業(yè)科技管理,農技師論文發(fā)表

  1 茬口布局

  絲瓜于1月下旬在溫室內穴盤育苗,2月底定植于連棟大棚內,5月上中旬開始采收,11月下旬采收結束;黃花苜蓿11月底直播,1月初至2月中下旬采收2~3次后耕入土壤作為綠肥,準備定植絲瓜。

  論文網推薦:《農業(yè)科技通訊》,《農業(yè)科技通訊》是中央級農業(yè)實用綜合、技術、信息期刊,創(chuàng)刊較早(1972年);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發(fā)行量大、影響面廣;本刊啟迪種業(yè)科技研發(fā),開拓種業(yè)人員新思想,幫助種子行業(yè)公司管理者決策,及時報導種植業(yè)動態(tài)和最新農業(yè)成果,尤其是種業(yè)界的新產品、新技術。側重大田作物,兼顧園藝作物,本刊技術實用,信息及時可靠,是種子經營、農業(yè)種植的一本專刊。

大棚絲瓜種植新科技應用技巧

  2 品種選擇

  絲瓜選用生長旺盛、熟性早、果實商品性好的品種,如‘江蔬1號’;黃花苜蓿選擇市場上的常規(guī)品種。

  3 絲瓜長季節(jié)立體栽培技術

  3.1 播種育苗

  1月下旬采用72穴穴盤在溫室內育苗。播種前曬種1~2 d,用10% 磷酸三鈉浸種30 min,或者高錳酸鉀100倍液浸種10 min,或者55 ℃ 溫湯浸種20 min,洗凈。冷水浸種24 h,洗凈黏液后用毛巾或紗布包好,放入塑料袋內半扎口或置于催芽盤上用塑料膜覆蓋,置于28~30 ℃ 條件下催芽36~48 h,芽長0.5 cm時播種,播種后放入溫室苗床,用2 m寬的地膜覆蓋。

  3.2 苗期管理

  當絲瓜出苗后立即揭除地膜,若育苗基質較干,可噴適量溫水,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5% 左右,溫室內夜溫不低于10 ℃,白天當溫度高于28 ℃ 時要通風降溫,定植前5~7 d要煉苗,其他可參照絲瓜常規(guī)育苗管理要求執(zhí)行。

  3.3 定植前準備

  667 m2結合耕翻黃花苜蓿時施入以草鴨糞為主的有機肥1 500~2 000 kg,深耕旋細。定植前2~3 d 每667 m2施入45% 硫酸鉀復合肥50 kg和申嗪植白金(連續(xù)種植瓜類3年以上的地塊可用于防止連作障礙的發(fā)生)1 200 g,再旋1遍后起壟,大行80 cm,小行60 cm,壟高10~15 cm,在壟面上放置雙上孔軟管滴灌帶,孔眼朝上,覆蓋黑色地膜后壓實。定植前不開啟通風窗,以利于增溫保濕。

  3.4 定植

  當絲瓜苗2葉1心時定植,一般于2月底定植于連棟大棚內,株距35~40 cm,667 m2密度為2 400~2 600株,將絲瓜苗從穴盤內取出后放置于定植孔內用細土覆蓋壓實,無需將植株與薄膜之間的空隙封住。定植后及時澆透定根水,第2天復水1次。

  3.5 溫度管理

  定植后少通風,提高棚內溫度,促進提早活棵,絲瓜在整個生長期都要求較高的溫度,一般保持棚內白天溫度25~30 ℃,夜間在15~18 ℃,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尤其是夏季高溫時無需全部揭去大棚薄膜,只要周邊打開,加強通風降溫即可。

  3.6 吊蔓管理

  當苗高20 cm時開始引蔓,按種植行方向水平引長鐵絲,再按每株密度垂直向上引蔓系繩于水平鐵絲上,每隔4 m用鋼管支架撐起鐵絲,引蔓上吊繩,以“S”形向上繞蔓,當蔓繞到繩頂時,逐漸向下放蔓,隔10~20 cm放1次蔓,底部盤繞。

  3.7 植株調整

  盤繞底部的葉片要全部打掉,確保田間通風透光,摘除第1雌花以下的側枝,以后側枝留1葉摘心,隨著莖蔓的生長及時落蔓,應在晴天下午進行,蔓的高度不宜超過1.5 m。

  3.8 肥水管理

  絲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追肥要前輕后重,前重氮肥后重磷鉀肥。一般抽蔓后追施1次提苗肥,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開花坐果后,追施1次膨果肥,每667 m2追施45% 硫酸鉀復合肥20 kg或及時補充沖施肥,如鉀樂多(N∶P∶K=15∶5∶30)配合甲殼素。每采收3~4次追肥1次,特別是結果盛期,要追施重肥。

  3.9 保花保果

  絲瓜開花早期,由于溫度低,陰雨天多,蜜蜂活動少,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要掌握好授粉時間和采摘的雄花質量,一般早晨8:00~10:00授粉最好。為防止絲瓜連續(xù)坐果后化瓜,可使用植物激素-花果元素,每袋對水15 kg葉面均勻噴施,從開花前開始每隔7~15 d早晨或傍晚噴施1遍。

  3.10 病蟲害防治

  連棟大棚絲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等,以預防為主,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摘除;病毒病使用100 mL 2% 寧南霉素水劑+100 mL 20 % 嗎啉胍乙銅水劑(16% 鹽酸嗎啉胍+4% 硫酸銅),對水15 kg,防治2~3次。霜霉病使用68% 精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嘧菌酯水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上述藥輪換使用,每隔10~15 d噴施1次。白粉病使用10% 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及70% 吡唑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防治,每隔15 d噴施1次。

  蟲害主要有白粉虱、瓜蚜、薊馬等,使用薊虱蚜蛛殺(異丙威20%+高效氯氰菊酯25%+毒死蜱20%)每5~7 d熏蒸1次,連續(xù)使用2~3次。

  3.11 適時采收

  當絲瓜果梗光滑,茸毛減少,果皮有柔軟感,即可采收,始收期在5月上中旬,采收宜在早晨進行,用剪刀齊果柄處剪斷,輕放忌壓,保護好瓜皮,然后用包裝箱包裝,盡快上市銷售。

  4 黃花苜蓿栽培技術要點

  絲瓜采收結束后及時耕翻,曬垡2~3 d,667 m2施入有機肥1 000 kg和45% 的復合肥30 kg,耙細后做畦,畦寬1.8 m,溝寬25 cm,畦面劃小溝條播,行距15 cm,667 m2用種量40~50 kg。播種前用清水浸種2 d,并用50% 多菌靈拌種,預防病蟲害,播后根據氣溫情況,可用地膜覆蓋,促進早出苗。出苗前不要斷水,每天噴灌1次,出苗后4~5 d才可停止。為了加快苗期生長,可搭建內棚,可提早采收7~10 d。以后每收割1次,在收后2 d視長勢施尿素或復合肥。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及時用藥防治蚜蟲和小地老虎。收割時要使莖葉留得短而整齊,特別是第1次收割,一定要掌握“低”和“平”的原則,便于以后采收,一般冬前采收1次,冬后采收1~2次。

  5 產量和經濟效益

  絲瓜每667 m2產量在1萬 kg以上,產值在2萬元以上;黃花苜蓿667 m2產量在500 kg左右,每kg市場銷售價在6~15元不等,平均可達10元,產值 5 000元左右,2季總產值在2.5萬元以上,經濟效益可觀,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種植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南开区| 丁青县| 安顺市| 格尔木市| 抚远县| 大方县| 临沂市| 怀仁县| 马公市| 广灵县| 曲阳县| 嘉义县| 遂平县| 阿拉善盟| 常德市| 武平县| 射阳县| 柞水县| 阿图什市| 剑阁县| 南丹县| 剑川县| 元氏县| 塔河县| 海门市| 青神县| 泰来县| 肥城市| 建始县| 长岛县| 会宁县| 微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察雅县| 三河市| 盘山县| 寿阳县| 腾冲县| 武定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