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新形勢下如何正確把握城市道路建設質量管理,成為擺在建設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城市道路路基的常見通病,分析其成因,探討城市道路施工質量控制手段,和施工現場監督管理,以提高工程質量,為經濟發展營造寬松的道路交通環境。
關鍵字:城市道路;路基;質量控制;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common problem of urban road embankment, analyzes its causes, to explore the city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construction sit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create a loose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roads; roadbed;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 U21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城市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這就要求現代市政道路在科學的規劃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道路使用壽命,減少市政道路維修、翻建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提高市政市政道路投資的效益,為保障城市交通的暢通奠定堅實的基礎。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確保路基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使其抗御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和承受強大的荷載作用,完美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還需要嚴格按照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精心施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一、路基常見的通病
路基沉陷和縱向裂縫的危害很大,不僅直接影響到城市交通的安全,而且使城市道路的維修養護費用增加,使用壽命縮短。新建的城市道路病害太多,還直接影響道路容貌,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邊坡塌方更會堵塞交通、堵塞水溝,危害群眾甚至危害農田。
1、路基沉陷的原因
由于所料不當或碾壓時比較困難,橋梁隧道等與路基銜接處壓實不充分,造成路基逐步下沉;由于壓實不充分導致填方路基下沉;軟土地基處理方法不妥,造成路基沉降;路基施工時,由于土壤含水量過大,導致填土無法到達規范要求的壓實度,從而給導致路基沉降;因地下管線回填土施工不當,壓實不到位,造成路基、路面沉陷。
2、縱向裂縫產生的原因
由于市政道路中新老路銜接處與技術規范要求不符,因此造成路基沉陷或者滑坡,形成裂縫;新建市政道路中碾壓不均勻造成路基、基層局部未壓實或兩側密實度不夠,使路基、基層承載力不足,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形成裂縫;瀝青混合料攤鋪時,接縫處理不當造成路面滲水,或面層壓實度未達到要求,在行車作用下形成裂縫。
二、施工準備階段質量管理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在路基開工前施工負責人員應全面熟悉施工設計圖紙,做好導線、中線、水準點復測,橫斷面檢測與補測,增設水準點等施工測量工作,同時在路基工程范圍內對地質、水文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對挖方、借土場和料場的路堤填料進行取樣試驗。這些工作若不準備充分便開始施工,一旦發現導線點、水準點不能閉合或已施工的材料質量不合格,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將為整個工程的順利開展作一個優質鋪墊,也是保證整個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具體的施工準備總結如下(1)調查市政道路施工沿線的地質情況及工程所在地的全年氣候特點以便根據地質特點和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作業計劃和作業方案。 (2) )檢查工程使用的機械質量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是否符合質量標準。3建立本項目的質量監理控制體系。 (4)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7)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2、路基工程中間質量控制
1)填前
市政道路路基填筑之前的質量控制首先包括對原地面的質量檢驗,檢查清淤是否徹底,有無軟土地基。第二是對下層路基進行質量檢查。對于地質情況比較復雜的施工項目,要求現場施工人員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避免因外界因素及地質條件產生新的項目,從而增加工程量和工程投資。
2)路堤中間填筑
首先根據壓實機具確定壓實厚度,然后應由最底處開始分層施工。壓路機碾壓很容易被施工人員忽視,機手嫌這項工作枯燥無味,從而認為該工作無關緊要,不能遵守“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原則。路基乃至整個工程中的任何施工環節都是不容忽視的,如果不遵循碾壓原則,壓實度檢測數據便不具有代表性,便會造成路基沉降,影響路基穩定性,從而破壞整個路面結構,導致整道工序前功盡棄。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都要受到影響。
土的含水量對壓實效果的影響比較明顯。取土場取用的土一般含水量較大,承包人往往用加大壓實功能的方法來提高土的密實度是不經濟的。若土的含水量過大,此時增大壓實功能會就出現“彈簧”現象,必須進行重新處理。
路基填筑時,由于不同性質的土標干與最佳含水量均不相同,施工時應分別填筑,不得混填。同類填料累計厚度不宜超過0.5m。不連續作業的工作段,銜接處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果是同時填筑的兩個地段,應分層交錯銜接,并且搭接長度應不得小于2米,防止造成路基開裂。
在路基施工中,施工控制樁的檢查非常重要,控制樁被碰倒或丟失時應及時補上;施工期間,每半年至少復測一次水準點;在整個施工中,需要不斷進行檢測,隨時對有變化段的土質進行實驗,保證所用材料均為可用填料。取土場每5000m做一次標干,取土深度也應該符合規范要求,以保證所用標干具有代表性。不要為圖方便投機取巧,不按土石方數量做標干,或直接取表皮土做單個試驗,不做平衡試驗。
另外,路基施工過程的測量放樣應予以足夠重視。路基施工測量放樣工作非常重要,經常被施工單位忽視,在路基質量檢查中,時常發現路基寬度不足,填挖方邊坡與設計不符,路基中線偏位等現象,這些都降低路基的施工質量水平。
3)、管線工程施工控制
嚴格按各類地下管線施工驗收規范進行施工。嚴格按圖紙和監理工程師的指示進行填土施工;要確保地下管線的砌體、砼強度經檢驗證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方可進行填土施工;在填土壓實施工中,應確保結構物完好無損,在下道工序施工前,應檢驗地下管線是否有異常情況,否則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各項所用材料均應符合圖紙和驗收規范規定的要求;對管線覆土較淺,管道的承載力較低,壓實機具的荷載太大或原土回填達不到壓實度的,應與設計單位協商采用局部加固處理的技術措施;對于路面范圍的井室周圍,特別指出應用石灰土、砂、砂礫等材料回填,其寬度不宜小于40cm,且與路基應臺階形銜接;要預防地下管線填土施工病害,還必須做到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原材料的檢驗,嚴格控制好地下管線回填土施工中的壓實度。
4)、附屬工程施工控制
為確保路基與邊坡的穩定,邊溝、排水溝、暗溝、截水溝等砌體的現場施工配合比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以保證砌體的施工強度。擋土墻是路基防護的重要砌體,開挖基坑前,應核對地質情況。基礎必須埋置在地面以下,底面必須放置在設計高程上,應經常檢查墻身坡比,最好使用坡比板,要保證施工尺寸與設計尺寸一致,使其確實起到保持路基穩定的作用。
5)整體工程的質量控制管理
根據試驗段總結的施工方案、作業流程及工程質量要求認真進行施工,按照質量保證體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對每一工序進行嚴格自檢,對達不到要求的及時進行返工處理,認真分析返工原因,返工就是浪費,就是經濟效益的損失,每道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證成品的合格,一道工序出現次品就容易造成整個產品不合格,因此強化質量保證體系,強化質量責任制是保證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建立以工程監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有利于開展工程監理工作,發揮質量管理的監控作用。另外,民事糾紛,報酬不合理,勞動強度大,勞動環境條件差,管理工作人員作風不良,導致施工人員工作態度不認真,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人為的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因此這些因素不可忽視。因此,管理工作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時解決實際問題。監理人員和檢驗人員也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抓好質監工作。
及時召開工地例會是對前一施工時間段工程質量與進度的總結,對前一段工程質量與進度是否滿足合同要求,還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去調整,都要制定出相應方案,并組織落實。施工過程也是逐步完善、逐步調整的過程,施工中出現的質量與進度問題要及時解決,并要通過工地例會進行解決。同時工地例會也是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廣大施工管理人員積極性、制定切實可行方案的會議,工地例會的經常召開更有利于工程質量與進度的保證。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市政道路的路基質量直接影響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在進行路基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針對不同路基項目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影響路基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由于本人施工經驗與水平有限,本文只對影響路基工程施工的幾個主要方面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從事市政道路建設者們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永強.以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質量的提高促進城市道路的順暢.路橋資訊,2009,5.
[2]陳冬潔。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8.
[3]鄭啟華.論城市道路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重點.道路施工監理,2009,10.
[4]黃振東.論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科技創新導報,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