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在公路施工建設中,常見一些質量通病,需引起重視。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采取措施,予以防治。本文對公路施工存在的質量問題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從中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 公路工程 施工質量 防治
一、公路施工管理及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不同的工程項目具有自身的特點以及施工方案。 因此道公路施工引發質量問題比較復雜, 從而增加了對質量問題的性質和危害的分析、判斷和處理的復雜性。例如內力分析有誤, 結構的剛度、 強度、 穩定性差; 或是在施工中偷工減料, 不按圖紙施工, 施工質量低劣; 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見, 即使同一性質的質量問題, 原因有時截然不同。所以, 在處理質量問題時, 必須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 針對其質量問題的特征作具體分析。因此,針對具體的某個工程項目應該根據其自身的特點結合施單位現有的施工技術以及具體的施工環境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的過程中, 出現的施工質量的問題雖然很多, 但根據目前既有道路病害的檢查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1 施工管理上的問題
1.1.1 施工管理程序
首先, 施工管理中, 存在著先開工后報告的現象。 其次, 先檢驗而后有檢驗申請報告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存在不按規定頻率檢驗的情況。有些承包人一味強調施工進度, 未按規定頻率進行自檢, 監理不按規定頻率進行抽檢, 這顯然有悖于施工監理程序。
1.1.2 施工資料缺、 假、 亂
技術資料欠缺是承包人的一大通病。由于承包人技術資料管理人員的缺乏或經驗不足, 加之未能按時進行技術資料整理歸檔, 因而導致了技術資料經常缺這少那, 完整性較差, 有的資料真實性、可靠性也不足。比如, 砼的設計配合比與施工配合比是有一定差別的, 但在施工現場往往存在設計配合比與其施工配合比完全一樣的現象。
1.1.3 施工單位自檢環節薄弱
施工單位自檢是工程質量保證的關鍵性環節。凡是沒經承包人自檢以及自檢不合格的工序,監理工程師有權拒絕質檢簽字認可。 但有些承包人的質量保證體系并不健全,自檢人員配備不足, 自檢機構形同虛設, 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承包人不先自檢而直接報監理檢查的情況時有發生。
1.2 施工技術上的問題
1.2.1 沒有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
施工技術交底就是在施工之前, 施工單位匯同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以及業主等單位進行現場技術交接, 主要是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的技術交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設計單位把工程設計的資料以及設計技術指標提交給施工單位, 同時向施工單位解釋具體的技術參數指標等。 這對施工單位是一次重要的技術交流。 很多施工單位在進行技術交底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把握這次機會, 從而造成技術交接不清, 某些關鍵的問題沒有引起施工的注意。 由于一開始的技術交底沒有搞清,從而造成開工后一系列的施工問題。如: 不熟悉圖紙, 盲目施工; 圖紙未經會審, 倉促施工;未經監理、 設計部門同意, 擅自修改設計。不按圖紙施工,把鉸接當成剛接, 把簡支梁當成連續梁, 抗裂結構用光圓鋼筋代替變形鋼筋等, 致使結構裂縫破壞; 擋土墻不按圖紙設濾水層, 留排水孔,致使土壓力增大, 造成擋土墻傾覆。
1.2.2 缺乏施工技術及施工規范知識
施工技術就是對某一工程施工工藝以及具體每個施工環節的具體操作。施工規范就是根據每個施工項目的施工特點而為方便施工人員進行學習操作的施工手冊, 即在進行具體施工的過程應根據施工規范所提供的要求進行施工。但施工單位的某些施工人員由于缺乏施工技術以及對施工規范的學習和理解, 往往使他們不按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施工。如現澆混凝土結構不按規定的位置和方法留設施工縫,不按規定的強度拆除模板, 砌體不按組砌形式砌筑等。不按有關操作規程施工, 如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時, 不按插點均布、快插慢拔、 上下抽動、 層層扣搭的操作方法, 致使混凝士振搗不實; 又如, 砌體包心砌筑, 上下通縫, 灰漿不均勻飽滿,未橫平豎直等都是導致擋墻破壞、 倒塌的主要原因。
1.2.3 施工人員缺乏基本結構概念
施工過程中牽涉到很多的結構概念, 如那些結構是不安全, 那些結構容易導致失穩等。 由于施工人員缺乏基本結構概念知識, 導致很多的安全及質量隱患。如將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倒放安裝; 將懸臂梁的受拉鋼筋放在受壓區;結構構件吊點選擇不合理, 不了解結構使用受力和吊裝受力的狀態; 施工中超載堆放構件和材料等, 均將給質量和安全造成嚴重的后果。
二、加強公路施工質量的管理措施
2.1 提高全員職工質量意識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 做好質量宣傳工作, 是搞好質量管理的一種主要手段。 我們既不能把質量管理看成簡單的事情, 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奧。 由于參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 你跟他講大道理, 很有可能他今天聽進去了, 明天就忘了。所以質量意識的灌輸,要分層次, 逐級地貫徹下去, 逐漸會變得淺顯易懂, 而且符合大眾的口味。對質量的認識, 有一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 需要經過多次培訓、 宣傳, 質量意識才能逐步深入人心。質量管理是 “政府監督、 社會監理、 企業自檢” 的循環過程。 “質量重于泰山” 抓好工程質量不是某一個人的事, 必須形成合力。要提高職工質量意識, 就要把宣傳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 用抓好科學管理求發展、提高質量增效益。 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程質量管理力度, 強化工程管理手段。
2.2 建立和完善施工單位自檢機構和制度
公路工程的質量好壞, 直接影響施工單位的聲譽、信用的優劣,關系到施工單位的前途和命運, 也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施工單位應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教育, 提高全員素質, 增強競爭能力。在平時施工中, 我們要建立完善工序檢驗申報制度, 防止工序檢驗遺漏,進行施工中自檢、 抽檢、工序驗收多層控制, 保證各工序產品質量,使質檢工作在施工中經常化、 制度化、程序化和標準化。對工程質量進行了施工全過程、 全方位的檢查、 驗收和控制, 真正做到以科學試驗為依據, 以數據評判各項工程質量的優劣, 形成施工員、 質檢員、 施工監理和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的四級質量管理體系。 明確質檢員的職、 權、 責, 做好工序前預防、 施工過程中半成品檢驗, 防止出現質量事故。
2.3 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
工程監理是高層次的咨詢工作, 也是一項技術性、 政策性、 經濟性、 社會性很強的綜合監督工作。 要求監理人員必須具備管理、 經濟、法律、 技術等完整的知識結構以及一定工程管理實踐能力。 目前我國的監理隊伍存在著 “三多三少” 的滯后狀況, 從而使得監理隊伍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因此, 提高監理人員的素質刻不容緩。對現行的監理培訓上崗制度必須徹底改革, 應將監理分為決策監理、 設計監理和施工監理, 并按不同的培訓教材和培訓方式分別培訓。 對施工監理應明確學歷、 職稱、 工程施工經歷、業績表現。除培訓外, 還應參加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 合格并取得資格后方可上崗。 對監理實施動態管理制度, 凡違反監理原則和規定的予以清除。
2.4提高公路施工機械化程度
隨著高等級公路的發展, 對公路工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如果公路施工還停留在簡單的手工操作的施工工藝上, 無論是施工質量還是進度都無法達到要求。公路施工單位欲加快施工進度, 保證工程質量, 在日趨激烈的建筑市場上占一席之地, 就應盡可能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 力爭達到基層挖、 填、 拌、 平、 壓, 面層計量配料、 拌和運輸、 攤鋪、 碾壓等都由先進的施工機械來完成。
2.5做好施工技術管理
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在施工準備階段, 所做的技術準備工作是為了創造有利的施工條件, 從而保證施工任務得以順利進行, 它的主要工作內容及基本任務是了解和分析建設工程特點、進度、 要求, 摸清施工的客觀條件,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充分及時地從技術、物資、人力和組織等方面為工程創造一切必要的條件, 使施工過程連續、均衡地進行, 保證工程在規定的工期內交付使用, 使工程施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 做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工程成本。而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工程項目進行施工準備和施工的基本技術條件, 具體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組織工作, 對參加編寫的人員明確分工, 責任到人, 最后匯總, 修改定稿。②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 編寫格式、 基本內容應有統一規定, 實行標準化管理。
2.6 現場施工要密切關注設計質量
目前, 施工單位、 監理單位都強烈要求提高設計質量。設計質量的優劣與施工質量的好壞是息息相關的。設計質量高, 施工單位省心, 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農村公路網上的較多, 設計單位的工作量較大,因此很難做到精心勘探、 精心設計, 現在對設計單位相應的監督管理體制一時無法跟上, 所以造成在施工中發現設計中存在大量問題。有的設計沒經過設計會審就交給施工單位。這是非常危險的現象。有的設計施工中存在很多問題,有的橋無地質勘測資料從下部基礎到上部構造都發生了設計變更,使施工單位無法按圖施工。遇到變更問題,都是要施工單位先拿出處理方案, 然后再由設計部門審批。施工單位為設計變更做了大量試驗, 花費了許多資金, 而這些錢又無法計量, 給施工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結束語
總之,公路建設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先進的管理經驗,高素質、懂技術、富有責任心的管理人員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動態管理,是確保工程順利完成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