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公路工程建設對企業經濟的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在公路施工中的新發展應用措施有哪些呢?我們應該怎樣來加強對工程建設管理的新發展呢?目前有關公路施工中的企業經濟管理的措施有何影響及意義呢?本文從不同的方向做了介紹。文章選自:《中國公路學報》,《中國公路學報》(ISSN 1001-7372,CN 61-1313/U)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公路學會主辦,長安大學承辦的公路交通行業最權威的學術性刊物,自1988年創刊以來,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摘要:企業要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運用ERP企業資源計劃、FMIS財務管理信息、EVMS費用/進度測評技術等信息化軟件,建設網上管理平臺,實現對異地項目的零距離管理控制和資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4)根據企業的價值鏈,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再造,實施企業資源整合計劃,創新并優化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流程運轉順暢度,達到有效解決項目的管理信息瞞報、漏報、誤報等信息失真與信息傳遞遲滯現象,以及施工企業由于項目分散、經營區域跨度大帶來的法人層次對基層單位的管理監控難的目的,實現零距離管理和信息資源共享。

  關鍵詞:施工企業,經營績效,公路建設

  一、公路施工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外部環境影響的宏觀因素

  1.國家經濟形勢的影響。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基礎設施建沒領域投資力度直接影響建筑施工行業的行業景氣度,國家經濟形勢和政策導向對建筑施工行業具有直接影響。2006-2008年,國家針塒經濟“過熱”、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而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建筑施1二企業是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導向最為直接的行業,使得作為建筑施工市場供給方的如房地產業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受到抑制。

  2.物價上漲因素。自2006-2008年,中國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和消費價格指數呈快速上漲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2006年國內建房及裝修材料居民消費價格類指數比2005年同比提高了3.9%,水電燃料指數同比提高了5.9%;2008年1月,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1%,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5%。“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73%、10.0%和10.9%,原煤出廠價格上漲14.9%。鋼材漲幅更大:普通中型鋼材上漲28.6%,普通小型鋼材上漲26.7%,線材上漲25.0%;而2008年全年,建筑材料價格上漲6.7%,包含柴油在內的燃料價格指數則上漲高達22.3%。作為以工程項目為經營對象的施工企業,建筑材料費用一般占到工程總投資的60%以上,而鋼材、水泥、油料、地材等主要材料費用又占到總材料費用的85%左右。近幾年來的物價上漲因素,對施工企、也的盈虧點起著關鍵性的影響,而施工企業與項目業主簽訂合同時,工程量清單的材料單價一般是參照此前頒布的國家工程造價定額標準進行計算。在合同款中,也常常不包含甚至故意避開或剔除因建筑材料上漲因素造成的索賠要求。

  3.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2001-2006年,我國經濟基本上經歷過緊縮一恢復一較快發展的一個過程,2003年9月后開始提高準備金率和利率水平,2003-2006年提高存款利率二次、貸款利率三次、準備金率五次;2007年,國家為抑制經濟“過熱”、物價上漲,先后六次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到2007年底,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到7.47%。作為高負債率的建筑施工企業,為承攬工程而必須提交的投標保證金、低價中標風險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民工工資保證金、安保防范投入保證金等信用擔保資金,大多需要施工企業采取自行集資或銀行融資的辦法來解決,銀行的高貸款利率不僅直接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劇了施工企業資金緊張狀況,也大大壓縮了建筑施丁企業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匯率政策的改革、人民幣升值.也給中國建筑施工企業對外承包工程帶來了以美元計價的工程項目的外匯損失。

  4.國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和勞動成本的投入增加壓力。進入“十一五”以來,國家對企業安全生產保障的監督檢查和強制要求,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工作的更加重視,國家《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出臺,對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建筑業投入成本增加的強制性要求,由于在國家政策出臺前的工程招投標文件中,并沒有明確這些因成本增加而需額外列支的資金項目,短期內必然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的壓力。

  5.行業過度競爭的風險。據統計,2006年,全國建筑施工企業行業人均產值為14.44萬元,企業平均產值為6910萬元,全行業平均利潤率為2.87%,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平均利潤率為2.15%,而在此前的200(/--2002年,凈利率依次為2.68%、1.39%和1.67%,長期徘徊在低水平階段,在第二產業中排名僅為倒數第l一。其次,從企業數量上看,到2007年底,全國建筑業企業為59256個,比2002年統計的65611家減少近10%;同時,建筑業國有企業數量由2006年的8143個減少到7855個,同比下降3.5%,下降速度快于全國建筑業企業減少的速度。此外,中國施工企業類別中,施工總承包類企業、專業承包類企業和勞務分包企業明顯呈倒金字塔型,勞務分包企業極不發育。同時,由于國家建筑業管理體制尚處轉軌階段,計劃經濟形成的規劃、設計、勘察、招投標、咨詢服務、施工、監理、監督驗收的條塊管理模式仍沒有打破,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業務范同還局限在施工領域,生存發展空間有限。

  (二)企業內部風險因素

  1.搶占市場份額的低價策略和違法操作風險。在僧多粥少的工程招投標市場,隨著地域和行業堡壘的逐步打破,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一體化,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工程承攬難度進一步增大。為了爭取市場機會,在工程招標資格預審階段,企業不管投資多少、規模大小、施丁難易、利潤肥瘦,到處撒網、四面出擊,不顧企業市場開發費用的承受能力,而進入工程招標報價階段,為了最大限度爭取中標幾率,則采取低于成本價競標,以虧損或嚴重虧損來換取巾標幾率。在施工工程招投標市場,低于業主成本標底或成本價20%~40%、甚至50%的并不鮮見;或不惜采取違法手段,采取串標同標,與業主通過內幕交易,達成私下協議,內定中標單位;或向招標人或評委會成員行賄等方式換取中標權,使工程項目和施工企業承受后期履約金風險和法律風險。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或項目業主出于政績表現需要,在項目資金籌措不到位、報建手續不齊全,指令施工單位墊資施工或搞“邊設計、邊報批、邊施工”的“三邊”工程,一些施工企業為生存需要不得不聽命于行政干預,倉促上馬。

  2.財務風險。長期以來,中國建筑施工行業具有“高競爭性、高勞動強度、高負債率、高企業負擔、低利潤率、低技術水平、低資本含量、低勞動收入水平”的“四高四低”特征,資金緊缺一直是困擾施工企業良性持續發展。在一些大型施工企業,企業法人與分公司、項目經理部爭奪項目資金使用權,而在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或項目部資金鏈緊張時,又要求企業法人為之貸款以解決無米下鍋之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業市場在中國屬于賣方市場,施工企業弱勢地位十分明最。工程完工后,業主工程結算手續的繁復以及設置的重重障礙,使施工工程款拖欠現象十分嚴重,施工企業應收賬款指標居高不下。據2006年中施企協統計,中國建筑施工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64.92%,債務負擔沉重,自有資金短缺,目前已經成為困擾制約建筑施工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3.資源缺失風險。(1)人力資源流失風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施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人才交流市場的逐步發展,施工企業特別是國有施工企業內經過多年工程實踐考驗并已成為企業核心骨干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骨干大量流失。核心員工的離職,不僅可能會帶動一批人離出,而且也帶走了企業的人脈資源、企業專利技術優勢和科研成果,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2)技術裝備投入風險。建筑施工企業持續低位運行的低利潤率和高資產負債率,直接影響了施工企業的企業改造和技術進步,導致企業設備史新速度減慢,技術裝備率水平下降。而當企業為了擴大再生產或拓展業務范圍,花費巨資購買盾構機、架橋機、路面攤鋪設備,但由于缺乏相關業績履歷就很難進人新業務領域造成設備閑置,則不僅要承擔資產折舊費用,有時還會承擔銀行的高額利息,造成兩頭受損。

  4.工程實施履約風險。施工企業在與業主簽訂承包合同后,就必須切實履行質量、進度、安全、環保、文明施工等履約要求,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如企業選拔項目經理不慎導致被迫更換,因為_T程進度不快、施工形象不佳約見法人代表;施工隊伍進場后,卻因lT程征地手續遲緩,開工日期被長期拖延;工程施工里程長,社情民意復雜,民事協調難度大;或當地政府和群眾要求參工參運、分包工程等等情況屢見不鮮,導致施工企業為之增加很多不可預見的成本開支。而在一些施工技術難度較大的施工環節或具有“高、難、新、尖”特點的工程項目,企業如果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難免會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質量責任事故,導致巨額經濟賠償、行政處分、信譽受損甚至企業資質降級等后果。

  二、提高公路施工企業經營績效的對策

  1.盡快出臺促進建筑施工行業發展的產業規劃和扶持規范政策。施工行業雖然是完全市場競爭行業,但鑒于其在當前中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支柱產業地位和促進國家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仍然處于弱勢行業的發展現狀,建議國家應加快制定引導和規范建筑施工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明確政府對建筑施工行業的未來產業整體(行業)發展整體規模、產業和區域結構、企業組織結構、技術進步、市場準人等行業發展方面的引導政策和發展方向,對施工企業經營的業務多元化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對于工程招投標市場仍然存在的不規范和無序競爭問題、不符合我國發展的最低價中標問題、商業賄賂和回扣問題、企業誠信問題、政府市場監管力度不足、施工企業資質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抓緊調查研究,努力遏制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加劇的趨勢,切實為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進一步加大施工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力度。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施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環節,施工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深化改革,積極推進企業產權制度多元化,規范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制定適應市場要求、符合企業實際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監督和約束機制,強化和規范企業決策功能,通過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參資入股等方式,努力推進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和混合經濟結構的企業發展;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從單一的建筑施工類業務逐步向上下游的經營業務拓展和延伸,促進大型企業向包括勘察、設計、施工、安裝等經營業務在內的工程總承包方向和具有較大關聯的、利潤水平更高的如房地產、采礦業、施工機械設備制造業等領域拓展。對于中小型施丁企業,應引導正確定位,尋找細分市場和市場空隙,成為某一專業和特定區域內施工領域的生力軍。

  3.推進科學有效的企業決策和管理模式。(1)建立經營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及時應對企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施工企業要依靠工程合約、財務審計等部門,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風險的大小和危害程度,為實施風險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企業決策層在作風險決策前,要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原則,認真吸取業務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必要時要求外部專家、咨詢機構等權威的意見。(2)要推進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應以風險抵押或資產抵押、擔保等制約方式,推進項目目標成本責任制、工料機招投標制、計價撥款集體決策制、成本分析定期制、工程完工清算決算制、工程項目內部招標制、財務人員委派制、變更索賠獎勵制、碩目管理績效考核等制度建設;企業法人應按照“宏觀控制、微觀搞活”的要求,以項目的合同、資金、現場、公章、資料等方面為主要目標加強管控。

  4.著力提升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1)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施工企業根據市場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及自身內部條件,研究制定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和規劃,找準企業市場定位,提高市場競爭優勢,從整合核心人才、核心技術、核心設備、核心管理、核心價值觀人手,培育和弘揚獨特的企業文化,靠創建學習型組織提升企業和員工的核心價值觀,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突出施工技術發展戰略。通過“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形式多樣,互利互惠,風險共擔”的原則,利科研沒計單位、大專院校的科技攻關優勢,進行新技術開發的聯合,有針對性地開發和應用先進施工技術,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3)加大人力資源殲發力度。施工企業要以“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的正確人才觀。通過完善用人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配機制,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建立人才長效激勵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重點培養、留住和引進施丁一線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施工企業關鍵崗位的建造師、造價工程師、注冊會計師、試驗檢測工程師和熟悉招投標規則、企業管理、資本運營的職業經理人,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從而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兰考县| 南京市| 肇庆市| 互助| 左云县| 新密市| 九寨沟县| 长阳| 桂林市| 太康县| 锡林浩特市| 饶阳县| 西乌| 开化县| 凉城县| 莱芜市| 康保县| 富阳市| 曲麻莱县| 清水河县| 沁阳市| 鸡西市| 秦皇岛市| 大石桥市| 禹州市| 拜城县| 禹州市| 微博| 自治县| 建阳市| 合水县| 华坪县| 乐陵市| 江北区| 襄樊市| 桐庐县| 绥化市| 沽源县| 和林格尔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