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做為一名企業領導人,應清醒地認識到設備管理工作在企業生產中所擔負著的任務。除了按國家規定的設備條令做外,還應根據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具體包括: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的動遷制度、設備的報廢制度、設備的使用規定、紅旗設備競賽制度等。
關鍵詞:建筑企業,固定資產管理
從固定資產的角度對施工企業的機械設備進行管理的全過程稱之為機械設備的資產管理,其全過程指機械調撥、購置、測試、驗收、建帳立卡、分類編號、技術檔案、供應分配、清查盤點、提取折舊、封存報廢等工作,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能源消耗、生產成本和勞動生產率。因此,每個企業領導應重視和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才能保證企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要加強資產管理:
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這點,不能簡單地認為“設備管理不能創造經濟效益”,不能認為企業機修工作只能起“維持簡單再生產”的作用,應把設備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割裂開來。在企業轉化經營機制,擴大自主權的情況下,不能片面追求產值、產量、速度和眼前效益,忽視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不能出現拼設備、以包代管、以供代管等現象,使設備失修、設備事故上升。在設備的轉讓過程中,嚴格按資產進行評估,避免使國家財產遭到不應有的損失。
其次,必須加強設備管理,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1)設備作為企業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機制轉換中,雖然外部監督與檢查減弱了,但并不是說設備管理工作不重要了。長期以來建立的設備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標準是我國設備管理工作的科學總結,不能簡單的否定,仍然要堅持貫徹落實。
(2)進一步改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要深化改革,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的設備管理機制;嚴格管理和考核,堅決制止各種短期行為;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國有資產存量的合理流動;優化配置,減少國有資產的閑置浪費和流失;科學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提高經濟效益。
(3)做好資產評估工作
現代企業以國有資產為主體,吸收其他出資者參加,因此,就首先要求產權關系明晰,以便對不同出資者按經濟效益實行資產受益。國有企業現有設備資產原值不能真實反映出實際價值,這將大大妨礙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進度。在資產評估中,由財務部門負責,這是他們的職能范圍。但是,不同設備在不同條件下所反映出的實物價值,往往不同于帳面價值,這就需要財務部門與設備管理部門密切配合,才能做好評估工作。
(4)強化企業領導責任,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
政府實行宏觀調控,要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行有效監督,要健全現有指標考核體系,采用一些新的考核指標。例如,資產原值(凈值)變化率、設備更新(改造)計劃完成率、設備新度指數變化比較,萬元資產創利稅比較等,嚴格防止繼續“吃老本”的現象。
(5)加強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1)資產管理首先是機械設備的購置與調撥,試驗與驗收,這是根據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狀況來決定,當然要由主管部門統一歸口調撥、購置,不論是購置的新設備,還是調撥或轉讓的舊設備,以及企業自制的具備固定資產條件的某些非標準設備等等,在進入本企業固定資產產權范圍以前,都必須經過一定形式的試驗驗收工作,以確保其初始質量及附件的齊全程序,這是資產管理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企業保證進場和機械設備具有良好的技術狀況的第一道關口,建筑機械的特點是品種多,型號復雜,除了少數加工設備外,其余絕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序的流動性,裝備結構變化幅度大。為了便于管理統一口徑,先要把資產按國家規定進行統一歸類,統一編號,為了能使管理者隨時掌握本單位機械設備的總擁有量、原值、來源、增減情況,分布情況及每臺機械設備的重要技術數據,資產管理就應建立機械設備臺帳,做為掌握機械設備最基本情況的手段,當然機械設備并不是無止境使用的,它是有使用壽命的,是在其有效使用期隨著生產過程中的損耗程度逐步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這就需要管理者在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定后及時提取折舊,以便將來在服務年限終了時能夠積累起足夠的設備重置基金。
2)資產管理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機械設備的技術檔案,這是機械設備整個壽命周期全過程的歷史性記錄,它的作用是:
①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核查主要設備管理措施的正確性,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逐步提高裝備的管理水平。
②為正確使用、維修、培訓、改造等提供技術資料。
③反映機械使用性能、技術狀況的變化情況,為充分發揮機械設備效能編制各種計劃及進行大、中、小修的技術鑒定,事故分析等提供可靠的依據。
④為調撥、轉讓提供技術、財務依據。
⑤設備檔案主要包括:市場調查資料、購置設備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文件、設備的購置合同、設備的功能和工藝性能文件、設備的驗收及安裝調試記錄、設備的維修記錄、設備的故障記錄、備件狀況記錄、潤滑狀況記錄、設備運轉的動態技術指標等。
(6)積極開展設備的改造、更新、租賃工作
當前,企業要發展生產,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而財力有限進行設備改造,周期短、費用低、收效快、設備改造應從實際出發,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即將來到的“復關”和開始推行的IS09000系列國際質量認證標準,將使企業面臨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嚴峻局面,要使產品趕上國際水平,必須加快設備更新步伐和人才培養,育實一批高技術裝備和操作維修人員,此外,通過開展設備租賃和調劑工作,可以互通有無,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作用,但是,在設備轉讓調劑中,必須經過評估手續。
以上,就是做為企業領導,對廠的設備如何進行管理的一些看法和經驗,供同行專家討論,我們將繼續充實自己,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更好地為企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