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早期的鐵路道口有人值守,當火車將通過時,看守揮動紅旗或紅燈示意所有車輛和行人停止,并使車輛和行人離開軌道。后來,引入了手動或電子的欄桿以擋住公路。文章發表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上,是高級工程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鐵路道口,鋪面板材,板材比選
欄桿用于阻攔任何車輛和行人闖入鐵路。在鐵路的早期,許多車輛都是畜力車,因此有必要設立真正的障礙。而現代除了車輛和行人流量大的鐵路道口仍有人看守外,大多已自動化運作而無人看守。
鋼筋混凝土整體道口鋪面板把“道床、軌枕和鋪面澆注成一個整體、鋼軌嵌入燕尾式承軌槽內”,使“既承載火車又能通行汽車”成為全新的道口鋪設。這種鋪設方法,既借鑒了整體道床的“連續、牢固、承載力大”優點,又兼顧了鐵路道口鋪面必須“更換靈活、快速安裝”的特點。承載力上,可做到遠大于線路規定軸重的設計能力,雙向保證火車和重型汽車的安全通過。
1)使用范圍:鋼鋪面和橡膠鋪面適合鋪設在以通過小型汽車為主的城區鐵路道口或無法封鎖施工的道口,軸重限制在15噸以下;混凝土整體鋪面適合鋪設在汽車流量大、超載嚴重的鋼廠、煤礦、港口等公路主干道鐵路平交道口。
2)道口板承載能力:鋼鋪面和橡膠鋪面道口,均使用原線路基礎和軌枕,承載成立一般;混凝土整體鋪面將將鋼軌安裝在整體道口板上,設計承載能力可達45噸以上,較好的抵御超載汽車通過時對道口板和線路軌枕的破壞。
3)使用牢固度:鋼鋪面是在碎石道床線路軌枕上鋪設鋼鋪面道口板,板與板之間通過焊接連接,受震動易發生開焊;橡膠鋪面是在碎石道床線路軌枕上鋪設橡膠道口板,用螺栓穿接各道口板,板與板及板與鋼軌間無剛性連接,長期使用易松動翹起;混凝土整體鋪面是在原線路路基上刊物基坑,基礎層設置干拌混凝土層和水泥干砂層,找平后直接鋪設整體道口板,板與板件實現雙重連接,實現一個剛性整體。
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應當設置道口信號機、警示標志或者安全防護設施。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應當在距道口一定距離處設置警示標志。
4)使用效果:鋼鋪面平均三個月就會出現開焊現象,維修頻繁;橡膠鋪面使用一年后會有部分道口板出現松動起翹,個別由于汽車超載對混凝土軌枕進行間接破壞甚至斷裂;混凝土整體鋪面未發現道口板破裂和軌枕斷裂現象,道床密實性及整體抗沖擊行好。
5)使用年限:鋼鋪面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橡膠鋪面在10至15年;混凝土整體鋪面為十五年左右。
6)維修費用:鋼鋪面道口平均3個月需對鋼板開焊處重新焊接,每半年對道口整體維修一次,年維修機械費、材料費、人工費等5000余元;橡膠鋪面每半年對道口整體維護一次,年費用2500余元;混凝土整體道口基本上免維護。
7)采購成本:鋼鋪面材料費、施工費大約5500元/米;橡膠鋪面材料費約為7500元/米;混凝土整體鋪面材料費、施工費約為7300元/米。
8)綜合評價:鋼鋪面安裝施工比較方便、材料耐用、費用低,但焊縫較多、開焊頻繁,日常維護麻煩且費用較高,經常封路施工對公路交通和鐵路運輸安全造成影響;橡膠鋪面彈性較好、維修方便,但費用高、承壓能力小、易出現起翹等不良現象,封路對公路和鐵路行車造成不便。
混凝土整體鋪面承壓能力和抗沖擊力好、整體性好、免維護,但由于重量大,安裝麻煩、成本高,施工時對線路道床要進行開挖,對公路的封鎖時間較長,干擾較大。各種道口板均有各自優缺點,使用中應根據道口所處位置、承重程度、車流量以及單位的經濟實力情況,綜合平衡各方面因素進行現場使用經濟性比選,確保實現以最低投入費用產生最好使用效果。
國家級建筑論文發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1980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主辦,中國建筑金屬結構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級一級建筑綜合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