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信息社會的開放與信息傳播的精準,促使人們的信息價值觀發生了新的轉變。從技術基礎與信息價值觀的內涵出發,信息價值觀在大數據時代朝著多元、開放、個體化、共享這四個方面演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導致信息價值觀的形成機制更加隱蔽,技術控制機制更加隱性。大數據時代,需要從個人、社會和產業三個層面構建開放共享的立體信息價值觀框架;針對技術倫理失范和算法綁架信息價值觀的問題,需要完善信息技術倫理管理制度;重視“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平衡發展,構建人機互動共存的信息價值觀。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信息價值觀;變遷;重構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催化的產物,它代表著人類保存和使用數據的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象征著“第四輪科技革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4G到5G,大數據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等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也促使人們的價值觀轉變。在眾多價值觀之中,與大數據時代貼合最緊密的就是信息價值觀。信息和數據是大數據時代最寶貴的資源,而信息價值觀則關系到人們如何看待、認識和使用信息或信息技術。面對大數據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遷和廣泛的不確定性,舊有的結構和價值觀必然會與新的產生沖突與矛盾。因此,分析信息價值觀在大數據時代的變遷,研究新時代信息價值觀的引導策略,在當下具有十分緊迫且重要的學術和實用意義。
1 大數據技術與信息價值觀
大數據時代信息價值觀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之上。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定義,大數據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1 ]。
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能給社會、企業和個人帶來全方面的好處,例如,幫助商家精準營銷,利用大數據了解市場進而轉型等。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它不僅通過云計算濃縮了數據的價值,借助算法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還促進各種社會資源進入了數據化階段。這使人類社會和資源逐漸從文字、聲音時代的現實性存在,變成了可以跨越時空的虛擬化數字存在。人們不僅能以具身化的存在方式享受現實生活,還能借助網絡和數據,以離身化的存在置身于虛擬空間之中。在大數據技術的助力下,“擬態環境”變得更加真實且具有價值。
但是,大數據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創造價值和意義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其中隱含的危機和問題,更不能用數據代替人們對于社會問題的理性思考。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隱患就是數據泄露問題,從Facebook的信息泄露事件我們不難猜測到,在未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將面臨著數據被盜或數據攻擊事件,數據安全必須擺在數據建立之前。另外,大數據在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薦中的應用,很有可能會隱含價值偏見。當這些技術應用在媒介語境下的大范圍信息傳播中時,很有可能導致技術理性凌駕于人文價值。
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我們為了順應時代步伐必然要加快對大數據的建設和發展。但如何才能趨利避害,化解技術繁榮背后的危機呢?除了依靠技術和法律的更新完善,對于技術的使用者來說,更需要一套系統的、能體現未來發展趨勢的信息價值觀體系。
價值觀是人們對于社會發展狀況的意義和價值的反映和判斷,是主體對主客體之間價值關系、客體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立場和態度的總和[ 2 ]。而信息價值觀是人們在利用技術進行信息生產、分發和反饋互動的實踐活動中,對信息及信息技術與人之間的價值關系、價值大小的立場與態度的總和[ 3 ]。信息價值觀關系到我們對于不同信息的看法和使用,以及對新興信息技術的掌握和利用。
在技術賦權的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數據的“產消者”。作為信息的“消費者”,在面對多元混雜的信息數據、真相與謠言并存的網絡世界時,科學健全的信息價值觀會指引人們辨別信息資源的真假和價值;作為信息的“生產者”,面對新一代信息生產工具和巨大的信息開發價值,與時俱進的信息價值觀要求人們掌握現代信息技術,遵守虛擬社會中的秩序,合理、依法、有序地開發信息價值。當信息技術和信息傳播媒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我們就應該與時俱進地更新我們的信息價值觀。雖然信息價值觀只是思想層面的意識形態,但是它對于人們適應整個時代的發展進步,改變舊有的信息價值偏見和糟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大數據時代信息價值觀的嬗演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連接方式從固定的臺式終端變成了隨時可用的移動端,智能手機也取代電話在各個階層廣泛使用,原先封閉單一的世界變得多元開放,傳播的主體增多帶來傳播內容的驟增,在這樣巨大的時代變遷之下,人們的信息價值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第一,數據的龐大規模和多樣性促使信息價值觀由單一變得多元。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前,人們接收的信息單一有限,大多都是通過報紙、廣播、口口相傳等方式。但在大數據時代,人們能接收到多樣、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會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人們對于信息的認知和態度并不是固定的,當人們接觸到嶄新多元的信息時,信息價值觀之間會產生碰撞、裂變或交融。人們通過質疑、批判、反思等思維方式來看待各種各樣的信息,而這種不確定的思維方式會促使信息價值觀由單一變得多元。同時,也只有多元的信息價值觀和信息認知,才能促使社會文化等方面呈現百花齊放、交相輝映的繁榮景象。
第二,數據的高速流轉和鏈接促使信息價值觀由封閉走向開放包容。在大數據時代,萬物互聯,在超鏈接的指引下,各色思想匯聚一堂。信息數據在互聯網這個大流量池中快速流轉,激起一層又一層浪花,正是這樣的活力讓我們的信息價值觀不再趨于固執、封閉,在信息和數據的流轉中讓它變得越來越開放包容。流動性與個體性、理性、平等和全球性一起被視為現代性的一般原則,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特征[4]。互聯網將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相連接,并極大地消解兩者的邊界,促進網絡空間的開放化。通過數據和網絡的流動性,可以讓人們在“此地”感受到“彼岸”的風景、思想、價值觀等,既可以保持自己原有的信息價值觀,也能接納新的信息價值理念。
推薦閱讀:大數據時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挑戰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