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學
![]() |
期刊名稱: | 經濟數學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3-1118/O1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7-1660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國家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湖南大學;湖南省經濟數學研究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經濟數學》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經濟數學》(季刊)創刊于1984年,主要刊登數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對策論、經濟控制論、經濟預測與決策和經濟應用數學領域中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本刊現為季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經濟數學》辦刊宗旨是:反應經濟數學領域的最新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推動我國經濟數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我國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其讀者對象是從事經濟數學研究和應用的經濟管理人員、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師生。
• 期刊欄目:
金融數學、數量經濟、經濟應用數學模型和數學方法
• 數據庫收錄情況: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中小企業稅務稽查投影尋蹤建模與實證分析 樓文高,樓際通,宋雷娟,王浪慶,LOU Wen-gao,LOU Ji-tong,SONG Lei-juan,WANG Lang-qing
基于潛伏因子模型分析的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傳染效應研究 張一,吳寶秀,ZHANG Yi,WU Bao-xiu
Hull-White 利率模型仿真與債券估值 陳勇,鄧坤,CHEN Yong,DENG Kun
條件風險下的兩基金分離定理 向華,楊招軍,周偉峰,Xiang Hua,YANG Zhao-jun,ZHOU Wei-feng
互聯網專車服務對出租車行業壟斷的影響 肖沛然,XIAO Pei-ran
基于 Hausdorff 距離的區間數多屬性公路網綜合評價 劉云芬,曹茂中,LIU Yun-fen,CAO Mao-zhong
基于同步模型的查辦群體性腐敗案件策略研究 王軒,WANG Xuan
人民幣國際化與能源價格互動關系研究 蔡宇寧,黃創霞,蔡圣華,文鳳華,楊曉光,CAI Yu-ning,HUNAG Chuang-xia,CAI Sheng-hua,WEN Feng-hua,YANG Xiao-guang
湖南省 R & D 投入產出效率研究 陳文俊,李涵,劉執圭,潘紅玉,CHEN Wen-jun,LI Han,LIU Zhi-gui,PAN Hong-yu
代理人在職消費對動態多任務激勵契約的影響 劉新民,孫紅華,李芳,LIU Xin-min,SUN Hong-hua,LI Fang
基于 DEA 的欽州坭興陶產業發展績效及企業經營評價 陳亮,郭建林,章秒秒,肖愛連,CHEN Liang,GUO Jian-lin,ZHANG Miao-miao,XIAO Ai-lian
可計算一般均衡求解中多要素 CES 函數的線性化表達 叢曉男,CONG Xiao-nan
人力資本對新疆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及對策 王雪萍,沈蕾,WANG Xue-ping,SHEN Lei
雙重結構失衡、消費增長與產業結構升級 鐘陸文,孫得將,龍樹國,吳艷,ZHONG Lu-wen,SUN De-jiang,LONG Shu-guo,WU Yan
優秀范例:不同類別的審計差異調整方法
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與相關會計準則、會計制度規定不一致的內容被稱為審計差異。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審計差異,一般需要通過編制審計調整分錄進行調整。審計調整分錄是由注冊會計師編制的用于記錄其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和漏報情況的審計工作記錄,是審計證據的重要組成內容。對于如何編制審計調整分錄,審計學教材有解釋說明的很少。審計理論工作者對審計差異的內容和審計調整分錄的編制方法與編制技巧做過多方面的分析探討。但是,筆者通過對大量現有資料的分析研究發現,目前對于審計差異和審計調整分錄的研究還都比較零散,對于審計差異到底有哪些類型,不同的審計差異在編制審計調整分錄時有什么規律可循,目前為止審計理論界尚未有人去做系統的歸類分析。審計實務中對于審計差異的調整,注冊會計師也都是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習慣自行編制調整分錄,對審計差異的認定與調整缺乏統一的規范,影響會計報表審計的規范性和審計質量。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該問題進行系統的歸類分析,以闡明審計差異調整的理論依據并使審計差異調整的實際操作有規律可循。本文以審計目標為切入點,從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認定出發,將審計差異進行合理歸類,在此基礎上,按照會計原理中錯賬的更正方法,對不同類別的審計差異進行調整,從而分析出審計調整分錄的編制規律。
一、審計差異的種類及其調整規律
(一)審計目標、管理當局的認定與審計差異的關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01號——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規定:財務報表的審計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的下列方面發表審計意見:(1)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編制;(2)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上內容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總體審計目標。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對于不同的審計項目還要確定具體審計目標。具體審計目標是根據總體審計目標和管理當局的認定來確定的。所謂管理當局的認定,是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在財務報表中作出的明確的或隱含的表述,注冊會計師將其用于考慮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型的潛在錯報。例如,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披露存貨100萬元,則意味著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作出了以下明確的認定:記錄的存貨是存在的,存貨的金額是100 萬;管理當局也作出了以下隱含的認定:所有應當記錄的存貨都已經記錄,記錄的存貨所有權歸被審計單位。認定與審計目標密切相關,注冊會計師的基本職責就是確定被審計單位對其財務報表的認定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