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貿研究
![]() |
期刊名稱: | 財貿研究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4-1093/F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1-626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安徽省教育廳 | |
主辦單位: | 安徽財經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財貿研究》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財貿研究》(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雙月刊)1980年創刊,是一份面向國內外讀者的綜合性經濟理論刊物,由安徽財經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創刊至今,刊物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為理論研究和經濟建設服務。20多年來,本刊主要以稿件質量作為刊發標準,緊跟時代要求,及時更新研究主題,目前已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期刊,得到學術界知名專家的大力支持。本刊竭誠為經濟理論工作者、財經類大專院校師生、企業管理者、各級經濟決策者、政策研究部門人員以及一切愛好經濟實際研究、關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人士服務?!敦斮Q研究》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主辦單位:安徽財經大學,國內統一刊號:34-1093/F,國際標準刊號:1001-6260
• 期刊欄目:經濟理論、市場流通、經營管理、財政稅務、金融證券、會計統計、經濟法制。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 讀者對象:該刊竭誠為經濟理論工作者、財經類大專院校師生、企業管理者、各級經濟決策者、政策研究部門人員以及一切愛好經濟實際研究、關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人士服務。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21;總被引頻次:1092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142;綜合影響因子:0.600
•2015 年第3期《財貿研究》雜志投稿論文目錄:
歡迎訂閱 財貿研究……………………………………………………
城市蔓延與服務業發展——基于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劉洪銀 王向
技術溢出的空間路徑及對城市集聚的影響機制研究——35個大中城市的面板………………………………………張黎娜
農村居民消費內外部示范效應研究………………………………………郭亞帆 曹景林
合同生產模式與農產品質量:一個綜述及啟示………………………………………蔡榮 易小蘭
社保統籌層次過低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基于擴展的托達羅模型的解釋………………………………………段亞偉
企業出口市場的選擇:一個文獻綜述………………………………………陳勇兵 李夢珊 趙羊 李冬陽
資本品、中間品進口對中國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促進”抑或“抑制”………………………………………康志勇
對外貿易開放是否影響了區域的城市集中——來自中國省級層面數據的證據………………………………………劉修巖 劉茜
貿易自由化、相對價格效應與技能溢價………………………………………張先鋒 張敬松 夏宏博
我國通貨膨脹是一種財政現象嗎——基于財政支出視角的時變參數研究………………………………………李鵬 杜亞斌 毛德勇 韓慶瀟
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地方政府債務——基于中國西部D省的縣級面板數據分………………………………………邱櫟樺 伏潤民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公共服務外包動因研究——來自醫療保險的實證經驗………………………………………李海明
論文范例下載:農村居民消費內外部示范效應研究
一、引言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專家學者的共識。在居民消費需求問題上,城鎮居民消費往往是被談及的熱點,而農村消費市場由于“跟不上節奏”則常常被忽視。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入加速發展時期,2012全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但真正具有城鎮戶籍的人口只占35.33%1,其余17.24%的人口雖然居住在城鎮,在城鎮工作,卻是不具有城鎮戶口的農業轉移人口。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2顯示,2012年我國農民工總量為2.63億人,與上述17.24%的比例基本吻合。其中:舉家外出、長期定居于城鎮以及在城鎮有自己的住房且家庭成員有穩定工作的只有3375萬人,僅占農民工總量的12.85%;剩余2.29億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87.15%,占總人口的16.92%)則是家屬在農村、頻繁往來于城鄉之間的進城務工者。從消費的角度講,只有舉家外出的農民工,其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才與市民類似,而其余農民工則是將打工所得的大部分收入帶回農村進行消費,在城鎮的消費僅限于維持自身日常生活,其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事實上與農村居民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