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化學研究:英文版
![]() |
期刊名稱: | 高等學校化學研究:英文版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22-1183/O6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904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國家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吉林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高等學校化學研究:英文版》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學?;瘜W研究, 英文版, 雙月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學主辦的化學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 1984年創刊。 本刊以研究論文、 研究快報、 研究簡報和綜合評述等欄目集中報道我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在化學學科及其交叉學科、 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等領域所開展的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和重大開發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本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從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學院聘請91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化學家組成學術陣容強大的編委會, 由著名高分子化學家周其鳳院士任主編。
本刊以“新、 快、 高”(即選題內容新, 文章發表速度快和學術水平及編輯出版質量高)為辦刊特色, 刊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攀登計劃、 “八六三”和“九七三”計劃資助項目及其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成果文章達90%以上。 從1992年起先后被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的數據庫和《SCI Expanded》、《SCI Search》、《Research Alert》、《Chemistry Citation Index》等檢索刊物所收錄, 從1999年起被《Current Contents/Physical, Ch
emical & Earth Science》收錄, 據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引證報告(JCR)公布的文獻計量學數據, 本刊影響因子2001年為0.223, 2002年為0.229, 2003年為0.370, 2004年為0.538, 2005年為0.411, 2006年為0.363, 2007年為0.392, 2008年為0.408, 2009年為0.562。 刊文長期被《中國化學化工文摘》、 美國《化學文摘》(C.A.)、 俄羅斯《文摘雜志》(P.Ж.)和日本《科技文獻速報》等中外著名檢索刊物和文獻數據庫摘引和收錄。
本刊1992年榮獲國家教委直屬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1997年榮獲國家教委系統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999年榮獲國家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等同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榮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6, 2008和2010年分別榮獲首屆、 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2009年榮獲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Influence of Chromatogram Baseline Shifts and Exogenous Metabolite Signals on Metabolic Profi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ihu and Its Liver Toxicity MetabonomicsZENG Qi;FENG Jiangjiang;LU Tia (17)
A Gas Chromatographic Stationary of Homochiral Metal-peptide Framework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sLI Lang;XIE Shengming;ZHANG Ju (24)
Ferrocenyl-isoxazole Derivative: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Multiple Signal Probe for Highly 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Cu2+ IonsZHANG Zhiqin;HE Xinwei;SHANG Y (31)
Comparing Polyethersulfone and Polyurethane-immobilized Cells of Comamonas testosteroni QYY in Treatment of an Accidental Dye Wastewater GENG Zhi;YU Yang;ZHU Suiyi;YU (36)
Assembly of Five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5,11,17,23-Tetra-tert-butyl-25-(carboxymethoxy)- calix[4]arene LigandHE Yuanchun;GUO Jiao;XU Na;YU (44)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etrazole-bearing Uric Acid Transporter 1 Inhibitors CAI Wenqing;LIU Wei;XIE Yafei
推薦閱讀:學校和家庭的結合保證孩子的成長教育
這篇教育技術論文發表了學校和家庭的結合保證孩子的成長教育,教育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話題,教育對象多樣化是家庭、學校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自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著各自的優勢,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互補的。強調任何某一方面或忽視某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