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教練員
![]() |
期刊名稱: | 中國體育教練員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1-1644/G8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6-8732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體育教練員》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體育教練員》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體育教練員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體育教練員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體育教練員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體育教練員》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單位: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局;上海體育學院出版地:上海市出刊周期:季刊主編:蔣志學語言種類:中文;英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1993年國際標準刊號:1006-8732國內統一刊號:31-1644/G8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64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67萬方影響因子:0.161萬方總被引頻次:286
• 期刊欄目:專稿、科學訓練、封面人物、研究與探索、教練園地、明星教練、教練員手記、大賽縱橫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
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中國體育教練員》(季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上海體育學院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科教部主辦的體育雜志。雜志以體育教練員、直接為運動訓練服務的科研人員、運動隊管理人員、體育教師、廣大體育愛好者等為讀者對象。其內容主要有教練員的經驗總結、國內外先進訓練理念和方法的介紹、大型賽事總結點評等,融學術性、知識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中國體育教練員》多年來,作為國內唯一一本以提高我國體育教練員綜合素質為辦刊宗旨的專業性刊物,及時報道我國體育界的大事、領導的重要講話及重要體育會議的精神,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介紹優秀體育教練員的先進事跡和“金牌教練”及各省市運動隊的好經驗,刊登優秀科研論文、動態信息等。
• 《中國體育教練員》2014年論文投稿:
1 李國強 賽道競速 ………………………………………………3
2 教練員與運動員有效人際關系的建立………………………………… 劉兵; 5-6
3 “關鍵先生”的競技心理特征與培養要素………………………………… 張忠秋; 7-10
4 “請進來”切忌“霧里看花”………………………………… 陳方燦; 11-13
5 “走出去”力避走馬觀花 …………………………………陳方燦; 14-15
6 跑道外的指揮官——記中國中長跑青年隊主教練李國強 …………………………………方鑫; 16-18
7 打造全球教練體系,提升教練執教水平——記2014國際教練教育理事會和全球教練之家活動 …………………………………鐘秉樞;謝燕歌;李晨峰; 19-22
8 春華秋實——訪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姚強 …………………………………紀海; 23-25
9 停訓對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 …………………………………林文弢;黃森;元宇; 26-27
10 運動訓練適應的生化分析 …………………………………黃麗英; 28-30
體育論文發表:當今體育德育的管理的新應用條例有何意義
摘要: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即使是具有不良習慣的學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耐心的、反復的進行培訓、教學,以幫助他們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在體育教學中,要堅持嚴格的訓練、要求、教育,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巴甫洛夫指出:“我們的教育,教學,任何紀律,各種各樣的行為習慣,都是一連串的條件反射”。這就證明了人的道德意識、行為、習慣是由培養教育決定的。體育教師要高度的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好興趣,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管理,教師管理
體育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內涵。通過體育教學的各種手段,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理解體育理論知識,掌握體育中的各縣鍛煉方法,從而滿足學生對體育知識、活動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真正的學到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師的講解與示范,教會學生鍛煉身心的方法,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讓學生逐漸的達到自我發展、完善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正確的理解和掌握技能動作,再根據動作的特點及其教學規律進行品德教育,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教育學生關心、熱愛集體,為集體爭光彩、爭榮譽,從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教育學生對失敗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勝不驕、敗不餒、頑強拼搏的優良作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素質及個性結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