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建材
![]() |
期刊名稱: | 廣東建材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4-1249/TU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9-4806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 |
主辦單位: | 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廣東建材》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廣東建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廣東建材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廣東建材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廣東建材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廣東建材》主辦單位: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5年國際標準刊號:1009-4806國內統一刊號:44-1249/TU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075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36萬方影響因子:0.274萬方總被引頻次:1249
《廣東建材》(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主辦。本刊堅持為建材、建筑業服務的辦刊宗旨,內容包括宣傳建材行業的政策法規,報導市場動態、科技信息、介紹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交流技術經驗等。
• 期刊欄目:政策法規、綜合論述、化學建材、陶瓷與玻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材料與施工、建筑與裝飾、綜合信息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網、萬方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
• 讀者對象:從事建材、建筑、科研、施工、監理、質量監督檢測,房地產開發等專業人員及有關大專院校師生進行學術、技術、信息交流的園地。
• 辦刊宗旨:《廣東建材》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74;總被引頻次:1249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075;綜合影響因子:0.036
•《廣東建材》雜志優秀論文投稿目錄:
征稿啟事………………………………
廣東省硅酸鹽學會廣東省硅酸鹽科學技術進步獎管理辦法………………………………
2014年建材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和2015年展望………………………………
水泥行業規范條件出臺………………………………
工信部:將在建材企業建設200個能源管理中心………………………………
2015年我國玻璃產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5砂漿行業四大轉變………………………………
預拌砂漿的工作性能影響因素試驗研究………………………………段瑞斌 陳祖湘 吳勇 易寧
纖維增強氟石膏性能影響………………………………傅鵬 李國忠
柚子皮制備人造板的研究………………………………王澤雄 張靈輝 莊澤鵬 李遠瑛 陳健楓
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抗裂性能試驗研究………………………………吉小偉
植被型生態混凝土基本性能檢測方法之探究………………………………李榮煒
兩層及三層中空玻璃透射比、反射比、吸收比理論假設和公式的推導………………………………廖文瑩
無損檢測技術在公路橋梁中的應用………………………………陳雪芬
淺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實驗室的建立………………………………陳志聰
論文范文下載:水泥行業規范條件出臺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推進水泥工業轉型升級,引導合理投資,強化節能減排,著力提質增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等法律法規和規劃標準,制定本規范條件。 一、建設要求與產業布局⑴水泥建設項目(包括水泥熟料和水泥粉磨),應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當地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建設用地符合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使用標準。⑵禁止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大氣污染防治敏感區域、非工業規劃建設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新建水泥項目。⑶建設水泥熟料項目,必須堅持等量或減量置換,遏制水泥熟料產能增長。支持現有企業圍繞發展特種水泥(含專用水泥)開展提質增效改造。⑷新建水泥項目應當統籌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新建水泥熟料項目,須兼顧協同處置當地城市和產業固體廢物。新建水泥粉磨項目,要統籌消納利用當地適合用作混合材的固體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