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國家財產與人民生命安全,而且關系的建筑企業的效益與發展。抓工程質量要從工程項目抓起,項目質量管理是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深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這些,本文重點分析了提高工程質量的控制措施方面的相關問題。文章發表在《黑龍江科技信息》上,是黑龍江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建筑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質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業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方方面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和經濟建設高度發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尤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是嚴重的后果,怎樣提高工程的質量,應做好下面的控制措施。
1.質量管理制度
1.1各級施工人員質量責任制
工程質量的好壞,是各項管理工作的綜合反應。施工前,我們將制定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各專業負責人、主管工長、質檢員和各專業班組長等全體管理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每位管理人員均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責任制。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全面負責,各班組長對本班組的分項工程質量,個人要確保操作面和工序的施工質量。
1.2技術交底制度
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要由技術負責人編制各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書面技術交底,項目經理審批,主管工長執行,質量檢查員監督檢查。
1.3三檢制度
三檢制度即為工程質量自檢、互檢和交接檢。自檢由施工班組兼職質量檢查員和班組長共同組織實施,按自檢表逐項檢查填寫,自檢不合格的內容應自行返修至合格,沒有進行自檢的工程,專檢人員不予檢查驗收,自檢在完成分項施工后立即進行。互檢指班組內個人之間互相檢查,檢查意見可填在自檢記錄中,不必列表。
交接檢是在有后續工程的分項工程完成自檢后,由工長參加,會同原工序及后工序班組檢查員進行交接檢查,內容同自檢表。不合格內容由前道工序班(組)返修后,再行交接檢查,交接檢查用自檢表,由接續工序班長、工長在自檢表上簽字認可方可。自檢互檢不合格者,專職質量檢查員不予核驗質量等級,不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4質量跟蹤檢查制度
實行質量跟蹤檢查,施工現場設各專業質量檢查員,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操作工人分析原因,找出薄弱環節,制定對策,達到以預防為主的目的。針對各施工分部分項工程,實行質量否決權和質量獎罰制度,將施工質量和個人經濟掛鉤,增加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
1.5質量樣板制度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如抹灰、面磚等分項工程大面積施工前,必須堅持“樣板引路”,即先施工好一個樣板間或樣板層,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驗收后,方可大面積施工,必要時請質監站人員參加。
2.質量保證計劃
2.1項目管理人員職責
(1)項目經理
a.代表公司履行業主合同,執行公司的質量方針,實現工程質量目標;
b.組織建立和完善項目管理機構,明確項目管理人員職責,建立健全項目內各種責任制;
c.組織項目質量保證計劃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和修改工作;
d.組織制定項目其他各項計劃,對工程項目的成本、質量、安全、工期及現場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負責;
e.合理配置并組織落實項目的各種資源,按公司質量保證體系要求組織項目的施工生產活動;
f.對工程分包商進行監督管理;
g.協調項目內外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h.其他應由項目經理擔負的職責。
(2)主任工程師
a.組織項目人員進行圖紙會審(包括圖紙收發);
b.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項目質量保證計劃,并發放至有關部門和人員;
c.編制“四新”技術的技術交底,審核工長編制的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
d.項目技術洽商,處理設計變更有關事宜;項目的技術復核工作;
e.參與質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處理,編制技術處理方案;
f.項目竣工技術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g.其它應由技術負責人擔負的職責。
(3)項目其他人員的職責
由項目經理根據質量體系文件中對項目有關人員的規定,結合工程,由項目經理組織制定,參與項目施工的人員都應清楚自己的職責。
2.2合同評審
項目收到業主代表指令后,屬業主合同范圍內的,按《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執行。業主合同范圍以外的,按《合同評審程序》(Q/CCEF/QSP/02-1999)執行。
2.3文件和資料控制
項目使用的文件和資料均按《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Q/CCEF/QSP/03-1999)進行批準、發布和變更。
2.4物資控制
本項目將嚴格按《物資控制程序》(Q/CCEF/QSP/04-1999)對工程物資進行控制。本項目使用的材料主要由項目自行采購,進場后由主管材料員負責組織驗收,現場料庫由材料員負責保管。物資進場記錄和驗證記錄由材料員負責記錄和保存,產品標識驗證狀態的標識由計量員負責。
2.5施工過程控制
施工過程控制按《過程控制程序》(Q/CCEF/QSP/06-1999)執行。
技術準備
由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項目有關人員進行圖紙會審,三方正式會審后把會審記錄發放至各圖紙持有人。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由技術負責人負責,審批和發放按《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Q/CCEF/QSP/03-1999)執行。
項目施工前由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使項目管理人員領會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施工現場準備由項目經理總負責,具體按“現場準備工作計劃”進行。
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放線由測量員負責,工程的定位放線及水準點引測由公司科技部測量班負責。
2.6檢驗和試驗
(1)進貨檢驗按《物資控制程序》(Q/CCEF/QSP/04-1999)負責取樣,取樣按現行有關標準規定進行,試驗由試驗員進行。
(2)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檢驗由質檢員負責;地基、主體分部檢驗時,由該同志負責通知公司質量部參加。具體按《過程控制程序》(Q/CCEF/QSP/06-1999)執行。
最終檢驗和試驗
工程完工后,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有關人員進行自驗,滿意后由質檢員向公司質量部申請預驗。工程預驗和竣工驗收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按《竣工交付程序》(Q/CCEF/QSP/09-1999)執行。
2.7檢測設備管理
本項目所使用的計量檢測設備由計量員統一管理,按照《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Q/CCEF/QSP/07-1999)執行。
2.8檢驗和試驗狀態
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由工長以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加以標識,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由質檢員用醒目顏色直接在不合格處加以標識;分部工程質量由技術負責人用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表加以標識;單位工程的質量由技術負責人用質量保證資料核查表、單位工程觀感質量綜合評定表及竣工驗收質量檢查評定表和竣工驗收證明書加以標識。
物資的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按《物資控制程序》(Q/CCEF/QSP/04-1999)執行。
2.9不合格品(項)的控制
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合格品(項)時,由責任人按有關規定執行。
當物資驗證出現不合格品時,由項目主管材料員按《物資控制程序》(Q/CCEF/QSP/04-1999)的有關規定執行。
當過程檢驗和試驗出現不合格品(項)時,由項目質檢員按《過程控制程序》(Q/CCEF/QSP/06-1999)的有關規定執行。當項目自驗或預驗過程中出現不合格品(項)時,由技術負責人按《竣工交付程序》(Q/CCEF/QSP/09-1999)的有關規定執行。
2.10糾正和預防措施
糾正措施由項目質檢員按《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Q/CCEF/QSP/08-1999)的有關規定執行。預防措施由技術負責人按《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2.11質量記錄
本項目按《質量記錄管理程序》(Q/CCEF/QSP/10-1999)及其它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質量記錄的管理。項目經理指定專人根據項目的職能分配情況編制一份“質量記錄分配表”,列明記錄的名稱、分類編號、編制人、保管人及保管期限,并將該表發放至各記錄有關人員。
質量記錄的管理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總負責。
2.12質量審核
內部質量審核由公司內審員進行,項目經理要求本項目的所有職工必須支持公司內審員的工作,積極配合搞好項目的質量審核工作。
本項目的質量審核聯絡員由技術負責人擔任。
本項目將以誠懇的態度對待審核提出的意見。對于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項將按審核組的要求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認真組織落實。
2.13本項目質量保證計劃的使用和管理
本計劃由技術負責人負責辦理會簽和審批手續,批準后發放至項目所有管理人員、會簽部門和批準人,公司內部有關部門和人員使用的文本為受控本,發放前應封面上加蓋經理部章,以示受控。發放應做好記錄。
3.材料質量保證措施
1、水泥進場必須具有合格證明文件,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
2、混凝土、砂漿中應用的外加劑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明文件,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等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混凝土外加劑進場必須進行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砂子、石子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方案進行實驗,其檢驗結果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規定。
4、鋼筋進場必須有合格證明文件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方可使用。
5、塑鋼門窗進場后要進行“三性”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6、材料進場后按照公司程序文件的規定,有主管材料員組織項目工程師、質量檢查員進行檢查驗收,檢查材料的外觀、尺寸、性狀、數量等,杜絕外觀、尺寸不合格或事物性能與標準不符合的劣質材料。
7、各種材料進場后要進行妥善保管,不同的材料進場后,應根據各自的儲存條件、二次加工的位置、使用先后的合理性等進行分區堆放;同種材料的產品應根據不同品種、標簽、規格、生產日期和等級進行分類堆放;設置標牌,標明分類堆放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和進場時間。
8、根據材料的不同特性,作好材料防水、防油污、防化學介質及有機溶劑侵蝕等保證措施。
9、加強材料的見證取樣和送檢工作,嚴格執行建設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
4.設備質量保證措施
1、本工程使用的所有機械設備其完好率不小于90%。
2、所有機械設備進場前要進行檢查,試運轉,在確保機械能夠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方可進場。
3、施工現場的機修工必須經過培訓,并持證上崗,且人數不少于3人。
4、施工現場配備常用的機修零件,保證機械正常運轉。
5、大型機械設備,要求廠家必須在現場駐有維修人員。
6、所有機械設備都要按規定進行維護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振動棒、平板振動器等易出現故障的機械要備足足夠的數量。
8、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機械領導小組,加強機械管理,為確保機械正常運轉提供組織保證。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施工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現場每一個操作工人。因此,施工企業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理念和手段,按照IS09001國家質量管理標準建立自己的質量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并覆蓋所有工程項目全過程,才能保證施工企業質量水平得以不斷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黑龍江職稱論文發表須知:《黑龍江科技信息》雜志創刊于1997年,是黑龍江科學技術協會主管,黑龍江科普事業中心主辦的省級刊物。:CN23-1400/G3、ISSN 1673-1328、 郵發代號14-269。為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教興國的責任,振興科技進步、評定各類職稱、推介人才的需要,本刊面向全國廣大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技術人員、在校碩士、博士生等等征集科技、科教、課題等各個方面的稿件和學術、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