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水平的提升,大量先進技術以及先進設備都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則是近些年來,在各個項目工程建設期間被廣泛應用的施工方式之一,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會直接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因此必須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進行重視,并對其進行合理設計,使其可以與工程結構、施工周期、施工技術等有效結合,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從而推動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為社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利水電施工;應用
1 水利水電混凝土澆筑原則
當涉及到水利水電工程時,需尤為重視基礎及主體澆筑,其中包含較多原則性要求:一是要優先應用深基礎澆筑模式,如此即可減少對周邊工程影響,尤其是那些淺基礎建筑,還有助于水利施工效率提升,降低相鄰建筑的干擾風險。二是對于不同的澆筑對象,要對比分析結構自重情況, 通常要優先就自重大的部分進行澆筑,在該原則下,能夠避免對相鄰自重輕部分產生牽連影響,還可加快基礎沉降的速度。三是要分析水利工程不同部位的澆筑需求,對其上層建筑部分,應將澆筑高度及次數作為選擇條件,盡可能使水利建筑不同部分同時完成沉降,減少相互間的影響。四是要從水利建筑重要性出發,優先進行重要部分的澆筑,而對水利工程中相對次要或者零散分布的建筑部分,應當待完成主要澆筑任務后在進行穿插式澆筑,提高水利水電混凝土澆筑效果。
2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
2.1 在水閘施工中的應用
2.1.1 水閘底板混凝土施工
通常來說,水閘底板在進行到澆筑環節前,還要經過模型設立、鋼筋綁扎、腳手架搭建等環節。在確定好底板地基范圍后,因其多為軟土地基,通常在底板澆筑前要進行墊層預鋪,其厚度為1cm,可起到一定的保護與找平作用。水閘底板模板支立工作,其架設范圍主要是水閘四周,可借助木樁等結構實現有效支撐。要想降低水閘底板的沉降風險,需嚴控底板澆筑工作。在混凝土強度方面,水閘底板與基礎部分需一致,而且要保證底板澆筑質量。對于底板鋼筋部分,要注意形變問題預防,主要通過腳手架、鉛絲幫吊等加以實現,還需檢驗底板鋼筋的固定效果。當實際開展底板澆筑工作時,需要結合底板鋼筋分布情況,合理要求澆筑過程,并達到底板澆筑的預期厚度。
2.1.2 水閘閘墩混凝土施工
考慮到閘墩結構特點,存在著較高澆筑難度,尤其是門槽部位,由于結構需要,往往涉及有許多的鋼筋及預埋件,而且閘墩本身作業空間比較狹小。當澆筑閘墩時,應處理好施工縫問題,通常應結合其實際傾向,確定合適的澆筑順序。要想保證水閘整體質量,無論是底板還是閘墩,應當重視兩者連接問題,連接部位澆筑時要盡可能保持對稱,以免因兩側沉降不均勻而對水閘帶來新的問題。閘槽往往是澆筑難點,也對閘墩質量有重要影響,一般有兩種澆筑模式:預制與現澆門槽,對于后者要求進行一次性澆筑。在閘墩澆筑工作中,最為常用的工藝模式為固定模板施工,在實際操作中,可借助立模工作實現閘墩尺寸數據的控制,但要確保固定模板搭設質量。而閘墩模板支立也有順序要求,通常徐先后進行平面及圓頭模板的支立工作,直至完成閘墩立模工作。但是,對于閘墩澆筑工作,對其厚度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拉螺栓加套的方式加以實現,然而也存在不足, 閘墩在澆筑后隨著螺栓的拉出會出現明顯的表面凹槽,影響閘墩外觀效果。為此,當前主要是利用橡膠墊片來規避上述問題,待將其穿入螺栓后再進行預埋操作,通過控制螺栓長度及墊塊厚度,可使其達到閘墩厚度, 簡化了后續操作。
2.2 在大壩施工中的應用
2.2.1 分縫分塊施工技術
在實際水利工程中,分縫分塊技術較為適用于大壩澆筑,而根據分塊方式的不同,大體混凝土分塊施工又有如下分類。第一是通倉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壩體的澆筑不再進行縱縫的預留,也省去了冷卻管路的埋設,基本上是對壩體采取分層澆筑的模式,其關鍵在于在大壩澆筑中注意溫度的有效控制,但也因為壩段長度大,整體澆筑下溫度裂縫病害嚴重, 同時通倉分塊也有倉面大、易施工的優勢,尤其是在機械化加持下,通倉分塊施工效率較高。第二是錯縫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其分塊依據主要是方向及高度,相較于上述通倉分塊方式,其澆筑塊的體積更小,不再需嚴控澆注溫度,也省去了接縫灌漿的環節,然而因為錯縫分塊容易出現塊間干擾,進而帶來壩體澆筑裂縫的情況。第三使縱縫分塊,通過采用這一分塊模式,免去了塊間干擾影響,而且分塊澆筑溫度控制難度低,然而需要進行接縫灌漿操作,可使壩體更為穩固的同時接縫灌漿難度也大,需要有較高技術水平。
2.2.2 接縫灌漿施工技術
在對壩體進行澆筑時,接縫灌漿也是關鍵環節,有助于提升壩體整體性。灌漿管路系統的布置對其施工效果有直接影響,主要有騎縫式、盒式以及重復式灌漿等類別,需根據大壩澆筑特點加以選擇。首先,騎縫式的優勢在于灌漿效率較高,在大壩塊縫中也能實現平均升漿,而且堵塞問題幾率小;其次,重復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實現重復灌漿,管路系統利用率高;最后,盒式可達較高的灌漿質量,而且也不易發生阻塞問題,較多應用于縱縫灌漿,然而整體耗材高,灌漿成本大。考慮其隱蔽工程屬性,更要重視接縫灌漿工藝控制,這關系著大壩整體質量。在實際進行接縫灌漿操作時,應注意壩體分塊的變形情況,以免因此造成接縫變化,若其實際張開度偏離設計值,出現變窄、閉合等情況,會改變其內部應力分布,如不加以關注,接縫灌漿部位可能出現拉裂等問題。要注意灌漿順序的選擇,應當結合壩體受力,更多情況下是橫縫為先,而若壩塊對側向穩定性有更高要求,則要以縱縫灌漿為先,但要注意的是橫、縱縫的灌注操作必須要錯開,以免相互間產生影響。
2.2.3 灌漿壓力及接縫張開度設計
為確保接縫處置效果,應當做好灌漿壓力設計工作,而且以此為據進行灌漿壓力控制時,也要分清主次。通常情況下,要優先控制灌區頂部灌漿壓力,這也是控制的重點,而對于遞呈接縫應當置于次要的位置。對于進漿口部位,通常無需專門進行壓力控制。灌漿壓力的設計,應當有所依據,尤其是對于代表性的壩塊,需要預先對其應力情況加以分析。同時, 張開度也是壩塊接縫的關鍵性指標,可用于其可灌性的描述,為使接縫灌漿具備可行性,首先要滿足張開度要求,在設計時需以水泥最大粒徑為對照,不得小于3倍數值。要有合適的張開度數值,最佳數值為1mm,若張開度過大會因此而帶來水泥干縮問題,影響到接縫灌漿處置效果。當實際操作時,考慮到灌漿會帶來張開度的增長,應當對接縫張開度增大量加以限制,盡可能降低對大壩壩塊的應力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發展,對工程建設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工程整體質量的保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就需要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管理與控制,使施工技術操作更加合理規范。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對混凝土的配比,施工設備,混凝土結構等進行嚴格控制,不斷加強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使水利水電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推動我國經濟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志強,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2).
[2] 王相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