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相關問題之淺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摘 要:混凝土在建設工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關系到從基地到主體的整個過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構造物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有效監控是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對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措施進行簡要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措施

  1、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

  1.1 原材料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①水泥。水泥不合格(強度、體積安定性等指標不合格)、過期水泥、使用的水泥強度等級達不到配合比設計要求的等級、水泥品種選擇不當等因素都會造成混凝土質量差。所以配制混凝土必須根據工程性質和氣候環境以及施工條件進行合理選擇。如厚大體積混凝土不宜選用硅酸鹽水泥;在嚴寒地區露天條件或嚴寒地區處在水位升降范圍內的混凝土不得使用礦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等。

  ②砂的細度模數和含泥量等有害雜質含量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砂子太細或含泥過多,會增加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另外,砂中含泥量高,不僅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且影響抗凍性、抗滲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用細集料一般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機質含量必須滿足規范要求。

  ③粗集料的強度(包括抗壓強度和壓碎值等)、級配、最大粒徑、粒型和有害雜質(泥塊、硫化物、有機質等)含量等因素對混凝土質量影響較大。在工程實踐中,應選用級配良好,強度高、有害雜質小的石料配制混凝土。

  1.2 配合比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通過試驗確定的,同時針對工程實際,構造物的特點(包括斷面尺寸、配筋狀況以及施工條件等)確定其合適的工作性指標,并依據其所處的環境和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工地上所用集料的含水量是隨時間和環境氣候的變化不斷變化的,與設計配合比有明顯的差異。在拌制混凝土時,按當時工地實測砂石料含水率調整材料用量。若原材料計量不準,又未根據集料的實際含水率的變化進行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其水灰比、砂率及集漿比與理論配合比發生變化,混凝土的強度、工作性能則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混凝土質量。

  1.3 運輸工具和運輸措施

  混凝土選用運輸工具和運輸措施不當,澆注、振搗方法和養護不當等也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1.4 人的意識

  人的意識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在施工的各個環節,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任何一個疏忽、失誤或過錯,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甚至造成質量事故。所以應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堅持施工全過程監控。

  2、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2.1 材料選擇

  ①水泥:考慮普通水泥水化熱較高,特別是應用到大體積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在混凝土內部溫度過高,與混凝土表面產生較大的溫度差,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因此確定采用水化熱較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標號為525號,通過摻加合適的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滲能力。

  ②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徑5~25毫米,含泥量不大于1%。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好,抗壓強度較高,同時可以減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

  ③細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徑大于0.5毫米,含泥量不大于5%。選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細砂拌制的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10%左右,同時相應減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并可減少混凝土收縮。

  ④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澆筑方式為泵送,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慮摻加適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摻量控制在10以內。

  ⑤外加劑:每立方米混凝土2公斤減水劑可降低水化熱峰值,對混凝土收縮有補償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2 混凝土配合比

  ①混凝土采用攪拌站供應的商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攪拌站提前做好混凝土試配。

  ②混凝土配合比應提高試配確定。按照國家現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及《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中的有關技術要求進行設計。

  ③粉煤灰采用外摻法時僅在砂料中扣除同體積的砂量。另外應考慮到水泥的供應情況,以滿足施工的要求。

  3、澆筑時采取的措施

  3.1 全面分層:即在第一層全面澆筑全部澆筑完畢后,再回頭澆筑第二層,此時應使第一層混凝土還未初凝,如此逐層連續澆筑,直至完工為止。采用這種方案,適用于結構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時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推進比較合適。必要時可分成兩段,從中間向兩端或從兩端向中間同時進行澆筑。

  3.2 分段分層混凝土澆筑:先從底層開始,澆筑至一定距離后澆筑第二層,如此依次向前澆筑其他各層。由于總的層數較多,所以澆筑到頂后,第一層末端的混凝土還未初凝,又可以從第二段依次分層澆筑。這種方案適用于單位時間內要求供應的混凝土較少,結構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工程。

  3.3 斜面分層: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適用于結構的長度超過厚度3倍的情況。混凝土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

  4、養護階段的注意事項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要注意溫度控制。不僅要滿足強度增長的需要,還應通過人工的溫度控制,防止因溫度變形引起混凝土的開裂。

  4.1 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間、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于20℃;當結構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裂能力時,不大于25℃~30℃。

  4.2 混凝土拆模時,混凝土的溫差不超過20℃。其溫差應包括表面溫度、中心溫度和外界氣溫之間的溫差。

  4.3 采用內部降溫法來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

  4.4 保溫法是在結構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側覆蓋保溫材料,在緩慢的散熱過程中,使混凝土獲得必要的強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小于20℃。

  4.5 混凝土表層布設抗裂鋼筋網片,防止混凝土收縮時產生干裂。

  5、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措施

  5.1 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在實踐中,應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出現場如遇泵送管道堵塞、運輸混凝土車因交通堵塞、車輛故障等多種原因不能按時到達施工現場的應急措施。要嚴把質量關,不允許不合格原材料進場,與配合比試驗用材料不相符時,應及時匯報,按新進的原材料重新進行配合比試驗。

  5.2 科學組織,嚴格施工程序,嚴禁盲目趕工,杜絕構造物過早承受外力。

  5.3 混凝土的養護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養護應設專人進行,在初凝后采用草簾、麻袋片、編織袋等進行覆蓋養護,終凝后在覆蓋物表面進行灑水養護。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是關系建筑物安全的關鍵因素,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又是一個管理問題,必須以規范、規程為標準,嚴格操作、科學管理,用認真的態度控制好每一個環節,妥善的處理施工全過程。

  參考文獻

  [1]張瑞文.高層建筑基礎筏板大體積水凝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J].科技資訊,2010, (28).

  [2]畢佳,嚴松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裂縫的控制[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 (05).

  [3]張磊,魯企造.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主要措施[J].科技資訊,2007, (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象山县| 峨山| 南投市| 惠州市| 顺昌县| 海伦市| 清新县| 东山县| 招远市| 舟山市| 五莲县| 克东县| 旺苍县| 西乌珠穆沁旗| 米泉市| 双辽市| 信阳市| 广西| 庆城县| 德兴市| 郯城县| 平定县| 信丰县| 柏乡县| 广灵县| 蓝山县| 奉贤区| 清苑县| 桓台县| 闻喜县| 全州县| 武汉市| 巴彦淖尔市| 龙门县| 南雄市| 碌曲县| 梁河县| 湖州市| 林甸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