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綠色建筑理念被廣泛應用在各類建筑設計過程中,對保障工程建設及運營期間的生態效益意義重大。就目前來看,辦公樓等建筑物的建設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為從根本上提升辦公樓整體設計水平,還需要重點關注綠色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辦公樓建筑環保特征,提出辦公樓建筑設計要點以及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方式
前言
相較于其他辦公樓而言,辦公樓建筑是一個專門收集與處理信息的場所,內部人員密度較大,需要耗費的資源更多。為使辦公樓建筑也能夠滿足綠色建筑建設要求,還需要著重關注建筑結構設計工作,不斷優化建筑結構設計方案,充分利用自然光與自然風等資源,確保辦公樓建筑設計理念能夠緊緊圍繞社會可持續化發展號召,從根本上提高大眾生活水平。
1 辦公樓建筑生態特征
1.1能耗大
在辦公樓建筑運營過程中,日常能耗量較大,需要采用空調等設備,維持建筑物內部環境的穩定性舒適度。同時,由于辦公樓內部人口密度較大、水資源、電力資源消耗程度也就越大。經過實際統計,在辦公樓建筑中,采暖消耗與光電照明消耗占總消耗的60%[1]。在辦公樓能源消耗整體分布上,由于樓體建筑層數較高,因此冷負荷能耗高于普通住宅建筑、熱負荷能耗相對較低。
1.2對周邊環境影響大
通過分析當前辦公樓建設區域分布特征,發現辦公樓多數位于城市小區內的各個中心地段,辦公樓周邊多數配有大型的廣場的建筑,以滿足大眾日常消費、娛樂與休閑要求。同時,辦公樓建設作為工作場所,為滿足內部人員出行要求,周邊交通路線相對復雜,市政設施數量多,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會對周邊城市環境、地面交通等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2 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在辦公樓設計期間使用節能理念,應當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要求辦公樓設計不可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確保建設完畢后的辦公樓能夠滿足當地居民正常生活工作需求,控制周邊生態環境影響程度。
具體來說,在辦公樓結構設計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重分析工程所在現場地質條件與水文特征,分析現場周圍構筑物人群居住情況[2]。在實際設計期間配合使用更加嚴謹的安全文明管理機制,采用適宜的降塵方式。在編制節能設計方案過程中,也可充分利用當地氣候特征,對建筑內部結構進行合理優化,增強建筑通風及供暖效果,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盡早實現。
2.2合理選材原則
為切實發揮出節能設計理念在辦公樓設計期間的積極作用,還需要結合工程具體要求選擇適宜的建筑材料,確保工程實際設計期間的材料消耗量能夠控制在節能目標范圍之內。
例如,在辦公樓門窗材料選擇過程中,需確保此些材料不會對現場周圍環境產生較大危害,并且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自然風資源,提升工程運營期間的再生能源利用率。在辦公樓墻體材料選擇過程中,需確保選擇出的墻體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使辦公樓能夠在不借助過多電力資源維持室內溫度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滿足大眾宜居要求。結合辦公樓結構力學特征,避免在材料生產與利用期間浪費過多的材料及資源。
3 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3.1做好場地規劃工作
基于綠色建筑理念來開展辦公樓設計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建筑建設與運營期間的各項要求,確保辦公樓建筑與綠色建筑實施標準相符。在開展辦公樓設計工作中,需要選擇適宜的建筑物定位,如商業辦公樓選址、辦公樓整體風格、辦公樓格局以及周邊設施[3]。分析周邊地理環境,對辦公樓建設工作作出針對性決策。
3.2注重辦公樓室外環境質量設計
合理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構建起商業辦公樓建筑模型。辦公樓建筑設計方案應當與周邊環境相適宜,模擬周圍通氣效果,更好完成綠色建筑設計工作。預測商業辦公樓地段的空氣流通情況,合理評估辦公樓所在區域方向流動情況,進一步優化實際建筑設計方案。
3.3自然通風環境設計
為確保辦公樓結構設計工作能夠更加符合綠色建筑設計要求,還需要對辦公樓內部功能進行合理劃分,做好辦公樓布置工作,對辦公樓的功能區進行進一步完善。充分利用場地周邊自然條件,通過朝向設計、形體設計、優化窗戶與墻比例方式,使辦公樓可以獲得更多自然風資源,營造出舒適的辦公環境,減少空氣運行期間的能耗量,實現節能目標。
3.4自然采光效果設計
在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室內天然采光效果設計工作,確保室內采光水平可以滿足工作人員日常辦公要求。注重引進先進的自然光設計理念,有效控制光污染[4]。借助先進的計算機設計軟件,對辦公樓內部天然采光效果進行模擬,不斷優化建筑內部格局與窗戶的導光情況,避免辦公樓日常運營對建筑設施的依賴程度較大。
3.5注重應用節能性材料
在綠色建筑設計期間,還需要重點關注新能源、節能性材料的利用工作,在保障辦公樓日常運營基礎上,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常規能源,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著重考慮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在辦公樓結構基礎上增加數量充足的太陽能采集與轉換設施。要求在工程施工材料的選擇中也需遵循節能環保原則,盡量使用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對施工期間的廢棄物進行再循環利用,從根本上提升辦公樓運營期間的綜合節能指標。
4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分析辦公樓綠色建筑結構設計思路,發現辦公樓建筑多數具備能耗大、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嚴重等特征。為從根本上提升辦公樓建筑在建設與運營期間的綜合效益,還需要結合工程具體建設要求,對辦公樓建筑結構進行不斷優化,切實保障辦公樓室內及室外的環境質量,增強可再生資源利用率,為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綠色發展進程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向東.基于綠色理念的鄭州市瞪羚產業園某辦公樓設計研究[D].廣州大學,2019.
[2]許沺.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保利廣州總部辦公樓設計若干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
[3]黃世華.昆明超高層辦公樓綠色建筑設計策略研究——以云南省機械行業協會辦公樓設計為例[D].昆明理工大學,2015.
[4]朱文莉.基于國際可持續建筑評價框架的BSA體系及適用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6.
推薦閱讀:安徽建筑期刊評哪個級別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