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結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壩防滲墻施工,對薄壁抓斗造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施工工藝流程、技術要求等作簡要的闡述,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控制,使之滿足設計參數的要求。
關鍵詞:薄壁抓斗 工藝流程 技術要求 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of the diaphragm wall construction unsteading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thin wall made of plastic concrete wall grab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 to control,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Key words: proces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in-walled grab control
中圖分類號: TV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薄壁抓斗造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技術廣泛應用于江河堤防以及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處理,它是一種成熟的防滲新技術,適應于各類土層、砂卵層、強風化巖層等地質結構,最大深度可達60米。其最大特點是:施工速度快、適應變形能力強、防滲效果好等。該項技術在下琴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壩防滲中被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工程概況:廣西南寧市隆安縣下琴水庫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的中型水利工程,總庫容1332萬m3。為確保主壩安全,2009年12月對水庫主壩采用薄壁抓斗造砼防滲墻的方案進行防滲處理。處理范圍:主壩長140米,墻頂高程239.00米,防滲墻深度須深入強風化泥巖以下1米控制。該水庫主壩塑性砼防滲墻設計參數:采用抗滲標號為W6的混凝土,滲透系數K≤1.0×10-6cm/s,墻體有效厚度t=0.6m,抗壓強度1Mpa≤R28d≤5Mpa;彈性模量100Mpa≤E28d≤1000Mpa;允許滲透比降J≥80。
2、施工設備
薄壁抓斗成槽機類型較多,本工程采用的薄壁抓斗成槽機型號為:SG40A。主要設備有抓斗成槽機、泥漿攪拌機、輸漿泵、混凝土攪拌機、泵車、沖擊鉆機兼澆筑架等。
3、施工工藝流程
3.1防滲墻施工,首先把防滲墻劃分成若干施工槽段,每槽段6m,施工順序為:間跳槽段,即先進行Ⅰ序槽段抓孔成槽后才進行Ⅱ序槽段施工。抓孔成槽方法:采用SG40A液壓抓斗機完成主孔成槽。主要施工工序為:測量定位→導墻建造→抓孔成槽→清底→灌注混凝土等。
3.2接頭施工工藝防滲墻接頭要求保持一定的整體性,抗滲性。防墻墻體深度較深,采用接頭管方法施工時,將會較易造成卡管,接頭管拔出困難等情況。本工程采用套抓接頭法的切削接頭施工工藝。
3.3測量放線 防滲墻施工段按需要在施工區內及區外施測建立1個控制網點,并根據此控制網點按設計圖紙提供的防滲墻中心線特征坐標進行施測、放樣防滲墻中心線。
3.4導墻制作 導墻制作流程:測量定位→土方開挖→鋼筋制安→立模→砼澆筑→拆模、內支撐。土方開挖采用機械或人工一次按導墻尺寸挖掘成型。導墻拆模后,為防止變形,在導墻間加設橫向木支撐,支撐間距為1~2m。
3.5泥漿制備 泥漿具有維護槽壁的穩定、懸浮攜帶鉆渣和冷卻、潤滑鉆具的作用。依據地質情況及所選用的抓孔機性能,采用膨潤土成品料制造泥漿,膨潤土成品料由市場采購,應符合SY5060-85的規定。
3.6槽孔開挖 槽孔開挖是防滲墻施工中的一道關鍵工序。根據地質資料和設計要求,結合施工經驗和現場情況,采用“三抓法”成槽,選用SG40A液壓抓斗機抓孔,即在導墻上標識槽段孔位,將抓斗正對孔位后進行垂直抓孔。首先施工兩端2.8m的主孔,主孔完成后再抓中間1~1.5m的副孔。主、副孔完工即完成該槽段成槽,經監理、業主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7塑性混凝土生產、運輸、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防滲墻施工成功的最后一道關鍵工序。必須確保設備運轉正常和材料充足。混凝土灌注采用導管法,水下混凝土拌制及灌注根據設計和規范要求應滿足以下條件,確保工程質量:a、根據設計塑性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塑性混凝土配制,攪拌。b、遵守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有關規定。c、一個槽段內同時使用兩根導管時,其間距≤3m,導管距槽段接頭端不宜大于1.5m,槽內混凝土面整體基本均勻上升,上升速度不小于2m/h,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畢。d、各工序必須緊密安排,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4、施工技術要求
4.1施工依據:按設計圖紙要求,執行《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規范》SL174-96、《水下混凝土》SDJ207-82規程規范及有關規范。
4.2質量標準
(1)造槽孔:孔位偏差不大于3cm,槽孔厚度不小于60cm。孔斜率不大于0.3%;入巖深度不小于1m;一、二序槽孔接頭嚴密可靠;(2)護壁泥漿;(3)終孔及清孔;a、槽段終孔驗收合格后清孔,清孔采用抓斗抓取沉渣,并及時換漿;b、清孔換漿結束1h后,達到下列標準:孔底淤泥厚度小于10cm;泥漿參數為:槽內泥漿比重不大于1.1g/cm3,粘度不大于35s,含沙量不大于3%。c、槽段清孔換漿結束前將鋼絲刷安裝在沖擊鉆頭上,緊貼一、二期砼結合面,分段上下反復提動,達到刷子帶不上泥屑,孔底淤泥不再增加。
5、質量檢查與控制
5.1、防滲墻施工工程中,對槽孔、泥漿配制及使用、清孔換漿、砼澆筑等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防滲墻墻身質量檢查在成墻一個月后進行,檢查方法包括鉆孔取芯試驗、鉆孔壓水試驗;開挖墻體兩側揭露出墻體進行直觀檢測;芯樣室內物理力學性試驗,檢查的具體位置一般是選取被監理認為可能有潛在質量缺陷的部位。
5.2合格標準:防滲墻物理力學強度值和抗滲標準達到設計要求值,合格率達到95%以上,不合格部分和物理力學指標必須達到設計值的70%以上,且不得集中在相鄰槽孔中;壓水檢查標準為滲透系數k小于1×10-6cm/s,墻體厚度大于等于設計值,墻體連續可靠。鉆孔芯樣獲得率大于80%,強度均勻。
6、結束語
下琴水庫經歷兩個汛期運行,壩體防滲處理符合設計的預期效果。壩體薄壁抓斗成槽中漏漿現象、防滲墻與壩下輸水涵管相連接段防滲問題,實際施工中也應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