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完善,新課程標準教學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建筑裝配化新形勢背景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鑒于我國未來建筑行業發展趨勢是以推進建筑裝配化為目標,那么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相關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和完善,以確保學生“走出校園即為員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質。基于此,文章從建筑裝配化新形勢角度出發,淺談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為提高學生能力,提升教學質量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新形勢;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建筑裝配化也叫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傳統的建造方式中存在的大量現場操作步驟轉移至工廠施行,通過工廠利用工業化的方式打造零部件、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等建筑相關的工業產品,運輸至施工現場之后通過機械化、信息化等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國家標準和要求進行組合安裝,以達到建成特定建筑物的新型建造方式。針對用人市場的變化需求,專業對口的技術型應用人才無疑是關鍵性所在,因此,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大環境驅使。
一、新形勢下用人市場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
建筑構筑物的裝配化是建筑裝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一方面分析,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就需要促進學生具備相關跨學科的綜合知識與技能。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建筑裝配一體化技能人才,首先前提是需要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例如,結構設計、工程制圖、勘探能力等;其次是需要熟悉建筑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比如,建筑與裝飾、建筑工程圖、裝飾工程圖、機械施工以及運輸等內容;與此同時,掌握豐富的實地勘測經驗和工程施工管理經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1]。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場所,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務必與時俱進,要保障學生在精通土木知識技能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建筑知識與技能,以便于真正有機會實踐操作時能夠順利應對。
二、建筑裝配化新形勢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設置相關專業課程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面對建筑裝配化這種新形式變化,首要任務自然是校方在原有課程基礎上增添相關建筑裝配化課程設置,以滿足既有土木專業知識,又有建筑專業知識的培養條件[2]。可以通過開設公共性教學課程、通識性教學講座、慕課等方式讓學生對建筑裝配化和未來發展趨勢有大致的了解和正確的認識,以便于接下來的授課學生們更好的掌握,也有利于其他專業學生拓寬學習渠道,挖掘自我學習能力,擁有更多選修路徑用以提升自我。除此之外,校方可以選擇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在正式步入社會之前充分展示自我,并從中查缺補露彌補不足。相關課時的設置可依據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其它專業課程排布狀況進行,實踐性課程加入其中會更好,比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們動手制作模型,然后結合3D打印機制作半成品構筑物共同完成作品,以鞏固學生們的理論知識和增強動手能力。
(二)完善建筑裝配化課程講授內容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本身比較枯燥乏味,當融入建筑裝配化相關課程內容之后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盡可能地提升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按照標準化與多樣化統一的原則,少規格、多組合地將建筑裝配化課時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與課堂參與度[3]。在此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建筑裝配化的當前發展和更新內容,避免落后于時代革新的步伐。授課內容精簡化,講課形式多樣化,能夠更充分地讓學生理論知識最優化處理,促進知識吸收和掌握。
(三)建筑模數協調與應用
建筑模數的協調與應用對于建筑裝配化而言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這對其有著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首先,就設計階段來講,“體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融合建筑結構、建裝裝飾、構筑物與部品之間的聯系、構件與節點之間的模數協調關系等內容[4]。那么以上都會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需要嚴謹細致地向學生講授的重要部分,以強化建筑模數協調的概念和具體應用措施,保障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在利用土木工程學知識進行建筑裝配化工作時,能夠更全面的思考問題,也促進建筑裝配化知識運用時,可以充分融合土木工程專業技能,促進解決實際困難和突發狀況。
(四)裝配化構筑物部品構件、節點連接的設計計算
土木工程專業在建筑裝配化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部品構件、節點連接的設計計算。土木工程課程教學中一般都有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或者鋼結構設計原理講解,這在建筑裝配化角度分析也是重要部分,兩者的結合教學就需要強化梁、板、墻、柱等預制構件在翻轉脫模、堆放養護、起吊運輸、對接安裝等各個環節的內容要點,以便于保障學生知識的綜合性和全面性[5]。此外,不同節點與接縫的連接形式,受力方式與傳力機制也是需要在設計計算階段進行強化的部分,所以相關教學改革務必抓準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知識與技能時,盡可能多地掌握建筑裝配化知識和能力,以增強自身綜合素養應對人才市場變幻莫測的需求,同時促進學校培養的學生走出校園擁有更強的競爭實力與同行業者同級競爭,也讓聘用高校學生的企業擁有更好的前進動力,促進人才輸出和企業經濟效益。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建筑裝配化的發展道路將會更為順暢。高校作為培養國家人才的重要陣地,務必要看清環境趨勢找準人才培養定位,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設施等多方面著手進行改善,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政策扶持下穩步前行,為學生涉足于社會工作于企業做好充足的基礎準備。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培養高素養、高能力的專業人才,也有利于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增強高校辦學實力,為我國建筑裝配化領域打造更多優秀人士,讓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唐寶利,孫玉強.雙導師制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1:49-50.
[2] 陳晨.雙一流背景下民辦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2:199-200.
[3] 于賀,魯麗華.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4:60-61.
[4] 王猛,崔釗瑋,雷麗恒.新工科背景下高校BIM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4:181-182.
[5] 戎賢,張健新,劉平,李艷艷.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01:131-132.
推薦閱讀:天津建筑施工專業職稱評審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