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在對國內現階段已建成和已設計的多個綠色居住建筑進行了大量調查的基礎上, 分別從節地,節水,節材,節能等各方面對綠色建筑技術進行統計分析,并對不同星級多個項目的增量成本進行統計分析。
關鍵詞:綠色居住建筑,綠色建筑技術,增量成本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present has built and has design more green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respectively from the quarter, water saving, material saving, energy saving etc, all aspects of green building technique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different star multiple projects incremental cost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Keywords: green residential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techniques, incremental cost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節能低碳思想在國際社會的認同,綠色建筑理念在我國也逐漸受到重視。溫家寶總理說過:目前,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發展綠色建筑面臨極好的機遇。要抓住機遇,從規劃、法規、技術、標準、設計等方面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千萬不要喪失機遇。
2006 年,我國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評價標準將綠色建筑分為三個等級: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綠色建筑。2008年開始進行國內綠色建筑的申報和評審。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筑的定義,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1 不同星級綠色居住建筑綠色技術應用情況統計
2008年2011年4月期間,全國范圍內獲得綠色居住建筑設計以及運行標識的共48個項目,筆者對這些綠色居住建筑項目進行了整理分析。并以一星、二星、三星為劃分原則,對這些項目應用的綠色技術進行了統計分析。
1.1一星級綠色建筑綠色技術應用情況統計
統計的一星級綠色建筑包括:保利麓谷林語、翡翠綠洲、綠地香頌住宅、金都•城市芯宇、金都•漢宮、康居住宅小區三期工程、綠地•國際花都、綠地•新都會、綠地逸灣苑、寧波灣頭城中村安置房項目、青城國際、無錫萬達廣場、雅戈爾太陽城一期項目。
根據一星級綠色建筑的綠色技術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情況詳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一星級項目采用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合理利用地下空間、圍護結構、通風、日照、采光、住區配套等常規被動式設計手法上,雨水收集利用和非傳統水源利用也應用較多,較少的樓盤采用的高成本低效率技術如:能量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等,其實達到一星級標準完全可以不采用這些技術。
1.2二星級綠色建筑綠色技術應用情況統計
統計的二星級綠色建筑包括:大屯路224號住宅、裕豐·英倫、海山•金谷天城、金山谷、京華城中城、綠地寶里住宅、綠地江橋保障房、萬科金色水岸、仁恒海河廣場、萬科府前花園A組團、萬科中糧假日風景、止泊園、中新科技城240A地塊、中新生態科技城人才公寓、中新置地239地塊、中洋•現代城、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央企生活服務基地。
根據二星級綠色建筑的綠色技術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二星級項目采用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圍護結構、合理利用地下空間、通風、日照、采光、住區配套等常規被動式設計手法上,部分樓盤采用的高成本低效率技術如:能量回收、中央空調、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等。
在優選項中絕大部分選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非傳統水源利用、地下空間利用這三個方面。 但是通常情況下,達到二星級,優選項滿足兩條即可,即利用了地下空間再增加一條(可選用“采暖或空調能耗不高于節能標準規定值的80%”這條)則可以滿足,無必要同時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非傳統水源利用這些成本高實施難度大的技術。
1.3三星級綠色建筑綠色技術應用情況統計
統計的三星級綠色建筑包括:上海萬科城花新園、南京騁望驪都華庭、上海朗詩、天津仁恒河濱花園、深圳萬科城、蘇州東環路長風住宅項目、蘇州金域緹香住宅項目、萬科時尚廣場住宅項目、萬科珠海賓館改造項目、萬通地產-世茂濕地公元、新疆締森君悅海棠綠筑小區、北京市中糧萬科長陽半島。
根據三星級綠色建筑的綠色技術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情況詳見圖2。
由圖2可以看出三星級項目采用的技術比較分散,在節地、節水方面比一、二星級做得好。節能采用了一些高成本低效率的技術如:能量回收、新風系統等。三星級項目在優選項中絕大部分選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非傳統水源利用、地下空間利用、采暖或空調能耗不高于節能標準規定值的80%這幾個方面。
2 不同星級綠色居住建筑增量成本統計分析
筆者共收集到31個綠色住宅建筑的成本增量樣本,其中有8個一星級住宅建筑、9個二星級住宅建筑、14個三星級住宅建筑。下面對這些樣本進行總結和分析說明。
2.1一星級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統計分析
統計部分已獲得設計一星級標識的居住建筑增量成本,包括廈門、深圳、合肥、寧波、武漢等多處地方的9個居住建筑項目,包括廈門國際藍灣、光明新區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光明集團保障性住房、光明辦事處保障性住房、光明辦事處保障性住房、新羌廣深客運專線(光明段)拆遷安置房、綠地合肥新里海頓公館、金都漢宮、寧波江北區灣頭城中村改造安置用房。
增量成本最低的是新羌廣深客運專線(光明段)拆遷安置房項目,僅為28元/m2,最高的是廈門國際藍灣,為60.7元/m2,平均增量成本為36.4元/m2。由此可知,各個不同項目之間的增量成本分布比較評價,相差較小。
2.2二星級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統計分析
統計部分已獲得設計二星級標識的居住建筑增量成本,包括北京、天津、重慶、廣州、上海、南寧、新疆等多處地方的9個居住建筑項目,包括仁恒海河廣場一期工程、萬科朗潤園、新疆庫爾勒住宅項目、西部明珠、華源博瑞、藍海庭、萬科府前花園A組團、大屯路224號住宅、南寧裕豐•英倫項目。增量成本最低的是廣州的萬科府前花園A組團項目,僅為31元/ m2,最高的是北京的大屯路224號住宅項目,為230元/ m2,平均增量成本為154元/ m2。由此可知,各個不同項目之間的增量成本相差較大。
2.3三星級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統計分析
統計部分已獲得設計三星級標識的居住建筑增量成本,包括北京、天津、成都、蘇州、上海、珠海、武漢等多處地方的14個居住建筑項目,包括萬科城花新園(一期)、萬科城花新園(三期)、綠地合肥新里海頓公館、綠地西安項目住宅(海珀蘭軒)、深圳萬科城四期、萬科珠海賓館改造項目、萬科天津生態城項目、萬科長陽半島、萬科蘇州玲瓏灣、萬科高爾夫花園、萬科蘇南金域堤香、萬科五龍山、萬科蘇南長風住宅、萬科天津濱海時尚項目。
增量成本最低的是萬科天津濱海時尚項目,僅為34.5元/ m2,最高的是綠地合肥新里海頓公館,為448元/ m2,平均增量成本為168元/ m2。由此可知,各個不同項目之間的增量成本相差較大。
3 總結
隨著綠色建筑設計水平的提高和綠色建筑配套產品的發展,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已逐步下降。中國的綠色建筑必將可走出一條低成本、可復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