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它以實驗教學為載體,主要培養學生土木工程項目的結構測量能力,這是高校土木專業本科生的必備技能。本文客觀分析“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探尋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對策,希望能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創新有所借鑒。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試驗;主要問題;教學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高校本科教育逐步從知識教育轉向能力教育,土木工程結構試驗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來越多的高校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用于改善軟、硬件條件,為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改革奠定基礎。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土木工程形勢發展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我們必須客觀認識原有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突破傳統的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體系弊端,基于土木工程專業特點及高校本科教育目標,立足土木工程項目發展實際,加快改進與創新課程教育內容、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以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發展水平,滿足未來就業需要。
1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實驗教學創新力度不足。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而任何理論的形成都離不開實驗的基礎保障作用。因此可以說,沒有實驗成果為前提,就沒有知識的創新與發展。想要形成新的結構理論觀點,必須經過反復的結構實驗驗證才能成立,足以見得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一直以來,我們開展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只是將實驗課程作為理論教學的依附部分,實驗內容限定于教材范圍,鮮有改革或創新,這種教學模式既影響學生的實踐運用水平,也抑制了創新發展能力,實驗教學亟需改革與創新。
1.2實驗教學忽略能力發展。我們在“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中,往往片面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學習過程,尤其以教師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開展實驗時,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具體的實驗項目、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及實驗步驟等,學生只要被動地“照葫蘆畫瓢”并得出相符的實驗數據即可。結果造成表面來看實驗做得多,實際上卻收獲甚微。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根本不會設計實驗,也沒有把握實驗中的觀察方法和探究思路,這種只關注結果的實驗方法,顯然違背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
1.3實驗教學脫離工程實際。目前課程開展的實驗多以演示性實驗或者驗證性實驗為主,很少涉及研究性或綜合性實驗項目,創新力度不足。實際上,演示性實驗或驗證性實驗主要為理論教學服務,具有強化理論認知、夯實理論基礎的作用,但是學生畢業后走人工作崗位必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固有的答案難以幫他們解決這些突發事件。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需要,在牢固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基本的觀察分析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發展能力,否則脫離工程實際的實驗教學最終只能培養“高分低能”的應試型學生。
2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的改革對策
2.1與時倶進,優化實驗教學內容。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實際工程項目,拓展先進的檢測技術內容,精心篩選實驗教學內容,有利于加強混凝土結構狀況與耐久性檢驗效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與科學技術水平提升,越來越多的新工藝、新設備和新儀器投入土木工程項目中,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要把握測試項目的前沿技術,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做到動態創新,確保學生掌握的土木工程測試技術能跟上時代發展與變化。而對于教師個人來說,也要積極參加科研項目,積累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實驗教學需求。例如現行教材中介紹的常用傳感器以電阻式傳感器或振弦式傳感器為主,而當前光纖式傳感器才是真正的熱門。
2.2關注能力,調動主動實驗熱情。新形勢下的實驗教學改革要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無論是實驗設計還是實驗操作過程,都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教師則在其中扮演審核方案、指導操作以及現場監督的角色,讓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操作,獲得數據結果,在此過程中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并培養創新發展能力。另外基于“土木工程結構試驗”的發展需要,合理地增加實踐課程學時,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廣泛地查閱相關實驗資料,了解當前土木工程的前沿技術,調動主動實驗的熱情。
2.3創新方法,結合工程實踐案例。開展土木工程結構試驗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還是為土木工程項目服務,所以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與工程實踐案例相結合非常必要。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我們要與施工企業建立溝通,爭取讓學生在施工現場學習如何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如何應用聲波透射法檢測基粧的完整性或者如何應用電磁感應法檢測鋼筋的參數等等,根據具體的工程項目測試并記錄原始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判斷檢測結果是否符合施工規范。通過這種教學形式,拓展了實驗教學的廣度與深度,不僅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有效培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崗位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專業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征,而結構試驗是工程項目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基于當前知識與能力并重發展的教改要求,我們必須正視以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重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將實驗活動與工程實踐有機融合,體現高校教育特色,為土木工程項目發展輸送更多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彭苗.土木工程專業結構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大學教育,2017,(10):36-38.
[2]蔣建清,賀冉,何敏.應用技術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36):83-85.
推薦閱讀:《廣東土木與建筑》是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與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合辦,涉及土木與建筑多學科的綜合性技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