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必須把建筑施工中的節能環保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本文介紹了建筑施工中影響節能環保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基于環保的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關鍵詞:環保, 建筑施工, 技術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health coordinate development, must p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s in a more prominent strategic pos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alyze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活動是直接間接消耗自然資源最大的生產活動之一,也是直接、間接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垃圾的生產活動之一。可以說,建筑活動的增多,加劇了能源和環境危機。在我國城鎮化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社會建設全面展開的情況下,為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必須把建筑施工中的節能環保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
一、建筑施工中影響節能環保的主要因素
1、施工噪聲的環境污染
建筑施工噪聲是指建筑工地現場產生的環境噪聲,主要是由施工機械工作產生的。
不同類型的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強度也有區別。 據測建筑場地清理工程噪聲約為80dB~85dB(A),地基工程為75dB~85dB(A),安裝工程為75dB~85dB(A),整修工程為85dB~95dB(A)。 因此,施工場地的噪聲一般均超過國家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的標準,由于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很多工程作業幾乎是在居民窗下進行,嚴重干擾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 惡劣的噪聲常常使周圍居民難以忍受而采取措施阻止施工,使一些建設項目被迫停工,甚至有時會發生流血沖突和法律訴訟。 關于施工現場噪聲擾民的訴訟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2、施工粉塵的環境污染
建筑粉塵是地表揚塵的主要來源,是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且近年來其對環境空氣的TSP貢獻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建筑粉塵污染主要是指水泥、石灰、沙石和回填土等建筑原材料在運輸、堆放和使用過程中由于人為原因或某些氣象因素造成的部分建筑原材料小顆粒散失到環境空氣中所造成,也包括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裸露地表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3、施工垃圾的環境污染
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 拆除過程中產生的。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 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 垃圾清運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 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4、施工廢氣的環境污染
建筑業的廢氣主要來源于建筑裝修材料,如油漆、 涂料等。 建筑業廢氣的排放量較小,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不大。 但是由于此類廢氣具有污染物種類較多、 毒性較大的特點以及產生的地點一般都是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地方,通風狀況一般都不佳,故對人的危害較大。
有關部門己進行了一些模擬試驗的研究表明,在發生火災時,室內裝修材料中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和木材,產生的煙霧和毒氣的對人的危害性更大,常見的有毒有害氣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氫、氰化氫、 光氣等。
二、基于環保的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1、提高對節能環保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我國建筑業企業仍然主要通過鋪攤子、比設備、拼人力來獲取企業效益,往往最注重經濟效益,對環境效益還缺乏足夠認識。企業項目組織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設速度和經濟效益上,現場污染和浪費現象普遍嚴重。相當多的現場施工者對節能環保的意識不強、覺悟不高。如,在建筑物室內外粉刷墻體時,只追求施工速度,大量本可發揮效用的混凝土卻散落地面成為垃圾。筆者認為,節能施工在規劃管理階段要編制綠色施工方案,包括環境保護、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措施,這些措施都將直接為工程建設節約成本。因此,綠色施工在履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節約
了企業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項目管理更加科學合理。
2、推進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為使企業實施節能環保施工制度化、規范化,企業應積極參與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體系認證。作為國際貿易的綠色通行證,ISO14000的基本思想是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它要求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并在自身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使其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的環境影響最小化,ISO14001認證將增加節能環保施工的經濟性效果。
3、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建筑施工企業要不斷采取改進設計、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在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廢棄物,盡量減少混凝土、砂漿、磚、瓦、砂、石等固體建筑垃圾。尊重基地環境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維持地方文脈,采用現代化的隔離防護設備,實施封閉式施工,減少或者避免減少粉塵、噪聲、光、污水等直接對環境或人員的污染,以減輕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4、可回收資源的利用
對已經形成的固體建筑垃圾,通過改善管理、分類,并加以回收循環利用和再加工綜合利用等措施來實施對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有效控制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現實中,很多企業將固體垃圾運離施工現場,大量耕地被垃圾填毀,失去耕種功能。同時,企業施工完成后,又從山坡或河流挖來大量沙土對建筑物底層和周邊設施進行回填。這一現狀在施工企業中普遍存在,耗費了大量物力、財力、人力,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可考慮在施工現場建立廢物回收系統,既可降低企業運輸或填埋垃圾的費用,同時還可通過再回收或重復利用施工材料以減少其消耗量。
5、節約資源
建設項目一般要耗用大量材料、能源和水資源。節能環保施工以確保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為前提,以提高工程質量、保持生態環境和節約資源、提高效益為目標,對節材、節水、節能、節地賦以實質性的措施。大型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為施工方便,企業往往將地基下的地下水抽干,并將這些水資源任意排入下水管道流失。但在建造墻柱等框架結構時,又購用自來水進行澆鑄淋漓。一排一購既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也對水資源造成巨大浪費。在我國這樣一個絕大部分城市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率極低的國度,如此大的浪費應引起高度重視。施工企業可以考慮建立蓄水設備,截用施工廢水、存儲雨水等辦法來節約用水。還應增加攤銷材料的周轉次數;建立專人負責的用電崗位責任制,安裝節能燈具,采用節電型施工機械節約電能等。
6、使用節能環保建材
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是節能環保施工的基礎,要廣泛使用“綠色建材”,不僅要考慮到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等是否滿足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安全及設計的要求,還要求建筑物在完工使用期對使用者及對環境的安全。不僅要在設計階段選擇符合節能環保標準的建筑材料,更應當按照國家節能環保的標準,采取各種監控措施,從采購、運輸、進場檢查驗收到存儲、加工和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驗收。 我國建筑生產中的耗能和污染,已經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相關部門出臺了《綠色施工導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倡導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標準認證。但是,我國的建筑節能領域還有很多法律法規還不完善、認識還不深刻、施行還不全面、監管還不到位。要降低建筑生產中的節能環保問題,必須加大對建筑生產中的節能環保技術研究、建材研究、管理研究。全社會要共同行動起來,形成以主管部門為督導核心、企業為主體、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環保創建體系。
參考文獻:
[1] 溫江. 建筑工程環保問題及控制對策[J]. 才智, 2011,(23) .
[2] 齊偉軍,趙艷秋. 建筑施工綜合環境保護技術[J]. 環境科學動態, 2005,(02) .
[3] 唐英. 公路建設環境保護與綠色施工[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08,(04) .
[4] 田杰芳,馬英健. 淺談工程項目的環境管理[J]. 交通環保, 2003,(02) .
[5] 劉巖. 建筑行業環境保護與綠色施工[J]. 內蒙古環境科學, 2007,(02) .
[6] 張吾渝. 建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J]. 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