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做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的發展規模與速度空前,建筑工程的項目管理日益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中備受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投資規模大只是建設工程項目的特征之一,并且具還有實施周期長、不確定性因素多、經濟風險和技術風險大、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嚴重、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戰略地位等特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環境瞬息萬變,各工程項目所涉及的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風險所致損失規模也越來越大,本文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對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風險;風險管理;不確定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scale and speed of unprecedent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much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nvestment scale is just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a long life cycle, implementation and uncertainty factors, economic risk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sk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serious,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featur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 life rhythm to speed up, social environmen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involves the uncertain factors increase, the risks of more and more, the risk loss caused by the siz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paper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e of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Risk management; uncertainty
中圖分類號:C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工程項目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用系統工程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對工程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內的所有工作,包括自建筑工程項目開始至項目完成,通過項目策劃和項目控制,使建筑工程項目的費用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得以實現的系統管理。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由于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因而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建筑單位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既要取得利潤同時也要保證工程能順利進行,就需要對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風險因素有一個全面的評估和對策,來論述如何減少企業的風險。建筑施工項目風險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項目風險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轉移的。所以,施工企業和施工人員必須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完善風險防范設施。
1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工程項目管理的法規和配套政策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和統一
現行法律法規只是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等有具體法律規定,但在一些工程管理的規定上尚存在政出多門的現象,而對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還沒有相應的規定。另外,在工程項目管理的招投標、合同文件、收費標準等方面的政策也需要逐步完善。
1.2社會認可程度低,市場發育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外資項目業主認同工程項目管理方式,但是一些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為主的項目業主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工程項目管理在工程建設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和顯著效益。少數業主認為實施工程項目管理以后,自己的權力受到了削弱,不愿采用工程項目管理服務方式。
1.3企業的組織機構和項目管理體系還不適應工程項目管理的要求
我國大多數開展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還沒有建立與工程項目管理相對應的組織機構和工程項目管理體系,在服務功能、組織結構等方面不能滿足工程項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結構及崗位職責、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文件和工作手冊等方面都不夠健全,工程項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較落后,管理水平較低,工程項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顯著,還不能滿足工程項目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的運作要求。
1.4企業缺乏高素質的工程項目管理人才
人才缺乏一直是影響我國開展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企業與國際工程公司、咨詢公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的重要因素。企業普遍缺少高素質的、具有組織大型工程項目管理經驗,能夠按照國際通行項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標準進行管理,熟悉項目管理軟件,能進行全過程控制管理的復合型高級項目管理人才;項目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資質認證制度等尚未健全,也是制約工程項目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
2加強工程項目管理的對策
2.1建立和健全工程項目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建筑市場比較混亂,項目管理極不規范,“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極為普遍。為此,我們必須貫徹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建立和健全各類建筑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做到門類齊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疊,遺漏空缺和互相抵觸。同時,政府部門也要充分發揮和運用法律、法規的手段,培養和發展我國的建筑市場體系,確保建設項目從前期策劃、勘察設計、工程承發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動都納入法制軌道。
2.2必須建立和健全項目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建筑市場比較混亂,項目管理極不規范,“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極為普遍。為此我們必須貫徹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建立和健全各類建筑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同時政府部門也要充分發揮和運用法律、法規的手段,培養和發展我國的建筑市場體系,確保建設項目從前期策劃、勘察設計、工程承發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動都納入法制軌道。
2.3必須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素質
發達國家相當重視項目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資質認定,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行業。美國PMI學會主辦的項目管理專業資質PMP和資質證書,得到社會的公認。獲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機會被政府部門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國對項目管理的系統研究和行業實踐起步較晚,因此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也相對落后,為提高我國項目管理人才的素質,一些專家認為應該經常開展項目管科的國內外交流和研討,加強學會工作,爭取出版專業刊物,在高等學校建立學科點、碩士點、博士點。同時,規范項目管理培訓和資質認定工作。
2.4必須開展精細化管理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對涉及工程的各種因素實施全過程、無縫隙的管理,形成一環扣一環的管理鏈,嚴格遵守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優化各工序施工工藝,克服各個細節質量缺陷,形成整體工程高質量。由管理精細化到施工精細化再到產品精細化,實施精細化管理必然成為實現質量、安全、工期等建設管理目標的必由之路項目管理必須信息化、網絡化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各方面的信息流鋪天蓋地。面對如此宏大的信息流,傳統的管理模式、管
理方法顯然已無能為力,我們必須尋找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于是計算機網絡、軟件就成了時代的寵兒。計算機的引入標志著我們的工作有了新意,同時也給社會創造了效益。充分發揮現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國際接軌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需要。為此,我們應努力做好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絡化方面的工作,真正實行網上辦一切事。
2.5項目管理制度必須創新
第一,企業經理與項目經理就施工項目簽定內部承包合同或項目責任書,明確項目經理的地位和責、權、利關系;第二,施工項目應實行單獨核算制,以促進項目經理部加強科學管理,降低成本,把經濟效益直接與項目經理及成員的收益掛鉤;第三,公司負責給項目經理部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并監督項目經理部認真實施,把創造優良工程,樹立企業形象作為考核項目經理的重要指標;第四,項目經理部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靈活的用工制度,運用一切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規定為業主完成建筑產品,為企業贏得利潤。
2.6建立工程項目質量保證體系
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層次和施工現場的每一個操作人員,再加上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外界影響因素多等特點,決定了質量管理的難度大。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09000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建立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覆蓋所有施工項目和每個項目施工的全過程,才能保證企業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3工程項目風險的應對措施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去認識風險,采取主動行動,應用各種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盡可能減少風險的不利損失,企業加強項目風險應對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
由于工程項目風險具有隱蔽性和不確定性,如果施工企業缺乏主動的風險管理理念,就會給項目管理留下不同程序的隱患,所以施工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加強風險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掌握不同工程項目的風險規律,及時確認項目中的風險事件,列出潛在的風險清單,然后根據不同的風險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同時施工企業要在企業內部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明確職責,實行風險的分級歸口管理,進行風險跟蹤評估,并建立風險管理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風險責任人的積極性。
3.2.推行全面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本身作為一個項目進行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有四個方面的涵義:一是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從項目的立項到項目的結束,都必須進行風險的研究與預測、過程控制以及風險評價;二是對全部風險的管理;對項目在每一階段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羅列,全面盤查項目風險源,可以按照時間維、目標維和因素維的方法識別和確認各種風險以及可能帶來的后果。三是全方位的管理;既對風險要分析其對各方面的影響,采取措施的時候要考慮各種綜合手段和方法。四是全面的組織措施。要全面落實風險控制責任,建立風險控制體系。在工程項目的每一階段都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衡量以及風險評價,以便更大程度的減少風險損失,保證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
3.3.積極應對風險,建立風險應對措施,規避和控制風險
風險回避是在考慮到某項目的風險及其所致損失都很大時,主動放棄或終止該項目以避免產生風險和損失的一種處置風險的方式,它是從根本上放棄使用有風險的資源、技術、施工方案等從而避開風險,是一種最徹底的風險處置技術。它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將風險因素完全消除,從而完全消除了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各種損失。并且成功把握也不太大的項目也應該盡量回避。風險回避雖可徹底消除實施該項目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可能產生的恐懼心理,但它是一種消極的風險處置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味的回避風險,一味的追求保險,那么必然同時失去實施項目可能帶來的收益,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總體權衡利弊后再作決策。風險轉移是指項目組將風險有意識地轉給與其有相互經濟利益關系的另一方承擔的風險處置方式。這是風險管理中應用范圍最廣、最有效的應對措施之一。此種方式下風險本身并沒有減少,只是風險承擔者發生了變化。它的目的不是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人為的將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到第三方身上,使大家共同分擔風險。因此不同的風險對于不同的管理者所產生的后果也不一致,誰最具有管理能力就轉移給誰就可能將風險損失減少到比較低的水平,有利于各方效益的實現。風險轉移最常見的方式有:分包、保險和擔保。風險自留指有時候項目管理者可以把工程項風險事件的不利后果資源承擔下來,也就是說把風險將風險留給自己承擔,如自留風險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4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建設工程招投標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場已經形成,行業市場的競爭突出體現在造價競爭上。工程項目風險貫穿于項目的各個階段,作為企業,從源頭開始消除隱患,加強自身風險管理與監督,進行風險計劃、風險分析,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以減少或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和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