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下面是兩篇建筑材料投稿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建筑材料檢驗項目及數據的準確性,針對建筑材料檢驗項目和數據進行分析,探討哪些因素影響建筑物的質量。第二篇材料類論文介紹了談氣固分離陶瓷材料的性能,實驗探討了淀粉含量和燒制溫度對材料抗折強度、過濾阻力和氣孔率等性能的影響。
《建筑材料檢驗項目及數據的準確性》
【摘要】在建筑工程項目當中,建筑材料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質量,所以施工單位應當重視和加強在建筑材料上的管理工作。本文針對建筑材料檢驗項目及數據的準確性分析進行深入探討,促使建筑材料在檢驗時能夠得到更為準確的結果,為相關工作人員在建筑材料上的管理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針對于無法滿足建筑施工的材料,不允許其進入到施工現場,從而保障建筑項目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材料;檢驗項目;數據分析;準確性
在建筑工程當中,其將會使用到非常多的建筑材料,這些材料自身的質量將會影響到施工工作,所以在施工時應當盡量選擇質量優異的建筑材料,如此才能夠使建筑工程質量得到保障。但是,如何才能夠保障建筑材料的質量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重點思考。從當前情況來看,建設單位應當對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進行檢驗,以此來了解所選擇和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建筑施工的要求。
1建筑材料質量檢驗時出現的問題
在建筑工程建設當中,將會使用各類原材料和半成品,其本身的性能存在一定差異,將其應用在工程施工中則會對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從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來看,其所采取的施工形式為分包,需要建設單位根據施工性質將整個項目工程劃分為多個部分,然后再將每一個部分分包出去,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質量控制難度,再加上存在部分施工單位對材料質量的要求并不嚴格,導致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存在質量問題,給建筑工程施工帶來非常大的質量安全隱患[1]。同時,供應商在供應各類材料時顯得十分雜亂,也沒有設置相應的標識牌,而且在擺放上也沒有按照要求來進行堆放,造成很多材料因擺放而出現質量問題。另外,在材料性能和質量上的檢測也不夠嚴格,尤其是在材料采購上存在沒有根據施工設計當中的規定來進行采購,其中存在一部分半成品構件沒有經過質量檢測工作就進行安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重大安全隱患。
2建筑常用材料的檢測情況
建筑工程項目如要想要擁有較高的施工質量,此時便需要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進行檢測,從而保證材料本身的質量,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如此才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自身的質量[2]。截止到當前,建筑材料本身蘇具有的性能表現在工藝、物理和力學三個方面。材料所具有的力學性質主要是為抗壓、抗剪切等方面的能力;物理性質是指導熱性、密實度等,當建筑材料滿足施工要求才能夠使工程項目整體具有較高質量。當檢測人員對材料進行檢測前,其應當對所有的檢測項目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才能夠準確判斷材料能否滿足工程項目的要求。
檢測項目主要包含的內容有:(1)當檢測鋼筋焊接情況時所采取的試驗檢測方法為抗拉試驗,以此來完成相應的試驗檢測工作;(2)要想了解鋼筋原材料的性能,應當采取冷彎、拉力等實驗方法來判斷;(3)檢測水泥細度、強度等級、穩定性、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五個指標;(4)檢測碎石級配情況、含泥量以及壓碎質;(5)檢測瀝青在實際施工操作中的延度、針入度以及軟化點等指標。當檢測材料時,除了要明確具體的檢測項目,而且應當正確選擇實驗樣品,而在樣品選擇上則應當在不同位置處來隨機進行篩選,樣品位置的選擇盡量保持科學合理,不可過于隨意。
3建筑材料檢驗的質量控制工作
對建筑材料進行檢驗時要想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檢驗過程進行控制:
(1)做好試樣采集工作。當對建筑材料進行樣品采集時,所采集到的樣品具有代表性,通常都是在不同位置處來對樣品進行抽取,以此來保證材料樣品位置是較為全面的,同時還應當保證樣品的數量能夠達到實驗要求,避免因取樣位置和數量的不合理而產生明顯誤差。
(2)重視設備操作。檢測時所使用的設備會對最后的實驗結果產生直接影響,例如當對鋼筋自身屈服強度進行檢測時,如果設備在加荷速度上已經遠遠超出檢測要求,那么最終得到的測量結果大于實際值。因此,在對設備進行操作時需要根據相關要求進行嚴格操作,如果出現加荷過快而導致實驗品發生變形而損壞的情況時,應當對試驗機的油門進行調整[4]。另外,還需要對檢驗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從而保障設備各項參數都是準確無誤的。
(3)對檢查環境中的各項條件進行調整。建筑材料性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濕度和溫度,當對建筑材料開展相關實驗時應當嚴格控制試驗環境,盡量避免因周圍環境對建筑材料性能產生影響,保證全部實驗結果是真實的。例如,水泥試件在保管養護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為0到40℃之間,而相對濕度則應當保持在50%以上[5]。當實驗人員加強質量控制工作,如此才能夠使檢驗流程和最后所得出的檢驗結果更加貼近于實際情況。
4數據分析準確性的保障措施
檢驗數據分析最后所得出的結果是否是真實有效的,將會對建筑材料質量的判定產生直接影響。從上述內容當中能夠了解到在實驗過程中,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非常多,為了能夠提高實驗數據分析的準確性,應當制定并實施相應的保障措施。
4.1科學處理實驗數據
將檢驗建筑材料時,誤差的出現是無法避免的,要想降低誤差對最后檢驗結果所造成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應當對實驗過程中所獲得的數據與信息進行收集,然后再對其有效處理[6]。例如,當對同一組樣品進行檢測時所得到的結果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分散性,此時便需要實驗人員對這些數據結果進行適當取舍。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時,為了能夠最大程度避免發生不進行分析便進行平均處理的情況,此時便需要根據相關技術指標對數據進行分析,如果指標發生了異常現象,那么就需要對所有的實驗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找出發生異常現象的原因,當需要重新檢驗時便需要再一次進行材料檢測實驗,以獲得更為準確的實驗數據。
4.2分析材料剛量出現誤差的原因
當檢驗過程中出現了較大誤差,那么將無法得到實際值,此時便需要對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經過分析以后能夠了解到,產生誤差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設備上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或是儀器本身存在缺陷而造成最后所得出的實驗數據存在非常大的誤差;
(2)檢驗人員在實驗上沒有一個嚴謹的態度對于材檢測工作也不夠重視,在取樣過程中太過于隨意,甚至存在一部分實驗樣品并不是通過抽樣而得出的;
(3)工作人員并沒有根據具體的檢驗程序來進行檢驗,不能夠保障材料的質量。另外,有些檢驗人員還會在最后報告上使用同一份報告,或是將之前所得到的報告進行更改和使用,這些行為的出現都將造成建筑材料自身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給建筑工程的施工帶來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從而威脅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7]。
4.3降低實驗誤差
一般在對樣品材料進行實驗時難免會出現誤差,通常誤差類型為以下三種:
(1)當檢測同一組樣品試件時,其所得出實驗結果本身便存在誤差,而該誤差與規定值相比出現了非常大的誤差,那么則應當重新對材料進行試驗。
(2)如果在平行試驗上發生了誤差,其主要是將某一樣品劃分成多個試樣來進行檢驗,當該檢驗結果也超出了規定范圍,那么也需要試驗人員進行重新試驗。
(3)如果在對比試驗中出現了誤差,那么需要將樣品放在不同儀器上來進行試驗而出現誤差,該檢驗方法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最后所得出結果的準確性,此時試驗人員通過利用相對誤差來校正實驗結果,然后再將實驗樣品劃分成為兩個部分,將其中一份提交給較為權威的檢驗機構來進行檢驗,而另一部分則由本地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如果當兩個機構最后所得出的檢驗結果出現了非常大的偏差,那么則應當盡快找出其中的原因,同時制定并實施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最后所得出的實驗結果是真實有效的[8]。
5總結
總之,如果要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就需要保障建筑材料能夠滿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從文章中所探討的內容來看,通過對建筑材料進行檢驗能夠對其本身各項指標和數據都有一定的了解,為相關工作人員在材料管理上提供可靠的依據。但是,由于建筑材料檢驗工作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便需要實驗人員能夠重視各項因素,并采取積極措施來降低檢驗實驗所存在的誤差,確保檢驗結果是真實有效的。當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滿足要求的,那么才能夠保障建筑施工質量,滿足人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沈瑋.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其數據的準確性分析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7,23(32).
[2]羅成芳,馮曉惠.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其數據的準確性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5(5).
[3]孫海龍.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其數據的準確性研究[J].知識經濟,2012(11):80.
[4]許艷.試論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其數據的準確性[J].廣東建材,2013,29(2):247.
[5]朱曉晨.淺談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其數據的準確性[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2):264.
[6]杜瑋.如何提高建材檢驗數據的準確性[J].陜西建筑,2016(10):164-166.
[7]陳冠林.有關建筑材料檢驗項目與數據精準性的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2(11).
[8]龐蘭蘭.常用建筑材料檢驗項目及試驗數據處理[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工程技術,2017:327.
作者:聶鵬宇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談氣固分離陶瓷材料的性能》
摘要:以巖棉纖維和淀粉為主要原料,水玻璃為粘結劑,CMC為塑性劑,采用壓制成型的方法制備了氣固分離陶瓷材料。實驗探討了淀粉含量和燒制溫度對材料抗折強度、過濾阻力和氣孔率等性能的影響,并采用掃描電鏡(SEM)對多孔陶瓷的顯微結構進行表征。實驗結果表明:當淀粉含量為25%、燒制溫度為800℃時,材料抗折強度達7.8MPa,過濾阻力為172Pa,顯氣孔率達72%,脈沖反吹180次后過濾阻力為218Pa,且后續反吹不再顯著上升。
關鍵詞:纖維;水玻璃;氣固分離材料;過濾阻力
引言
隨著我國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大氣污染也日益加劇。機械、化工、水泥等行業均以煤為主要燃料,所排氣體不僅溫度較高,而且含有大量粉塵和NO、NO2、SO2等有毒氣體,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目前應用于除塵領域的技術主要有:袋式除塵、靜電除塵和陶瓷過濾。但是這些技術均存在一些不足,如布袋式除塵器只能在300℃以下使用;靜電除塵器占地面積大,費用較高,還有對粉塵的比電阻和氣體成分等性質的敏感性及電級的腐蝕等問題[1]。陶瓷過濾器具有耐高溫、耐腐蝕和過濾精度高等優點,在高溫煙氣凈化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傳統的SiC/Al2O3陶瓷材料過濾阻力較大,能耗較大,而纖維基過濾陶瓷普遍強度較低,生產效率也較低,不適合規模生產。因此,如何制備低阻力、高強度和高生產效率的新型氣固分離用陶瓷,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對纖維基過濾陶瓷進行了許多相關的研究。如王耀明等[2]研發了孔梯度陶瓷纖維復合膜管,Pall公司[3]開發的高密度陶瓷管性能優異,3M公司生產了3層結構組成的CVI-SiC復合型過濾管,包括外部過濾層、中間纖維過渡層和構成過濾支撐基體的內層[4]。但是這些過濾材料都屬于多層結構,而本實驗研究的纖維基氣固分離陶瓷材料為單層結構[5],具有制備方法簡單、過濾阻力低等優點。本實驗以巖棉纖維作為骨架材料,水玻璃為粘結劑,添加淀粉作為造孔劑來控制孔徑的分布和大小。由于原料中添加塑性劑CMC,使得纖維泥料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可塑性,練泥后可直接擠出成型,為產品的規模生產提供了可能性。
1實驗
1.1制備工藝
將一定量的巖棉纖維(南京彤天巖棉有限公司)、淀粉和CMC(上海恒信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混合,加入適量的水玻璃(模數為3.2,質量比為30%,南京泡花堿廠)溶液并進行攪拌,使巖棉纖維在樣品中均勻分布,經練泥機練泥后,用液壓機壓制成型。樣品尺寸為底面直徑60mm,高10mm的圓片。將制得的樣品放置在60℃的烘箱中干燥10-12h,待烘干后在800℃進行燒成,燒成結束后測量燒成后樣品的尺寸、質量,同時測試樣品的抗折強度和過濾阻力。
1.2樣品的性能測試
三點彎曲強度測試采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的CMT5254型電子萬能試驗機,樣品測試尺寸為10mm×10mm×35mm,支撐點距離為30mm,試驗速度為1mm/min;過濾阻力測試在室溫下進行,過濾風速為1m/min;再生性能測試采用粉煤灰模擬工廠揚塵,反吹壓力為0.6MPa;利用Archimedes法測試樣品的顯氣孔率;采用日本理學公司的JSM-5900型掃描電鏡分析樣品截面的顯微形貌。
2結果與討論
2.1造孔劑含量對過濾阻力和抗折強度的影響
淀粉作為氣固分離陶瓷材料的造孔劑,它的含量對陶瓷的氣孔率、過濾阻力和抗折強度均有較大的影響。練泥時造孔劑均勻分布在坯體中,燒制時隨著溫度逐漸升高,造孔劑燃燒為氣體離開基體,使得纖維間形成多孔網架狀結構。實驗表明,在加入一定量水玻璃的條件下,分別加入不同含量的淀粉作為造孔劑和5%的塑性劑,樣品在800℃的高溫爐中燒制后,測試其過濾阻力和抗折強度,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造孔劑含量的增加,樣品的過濾阻力和抗折強度都呈下降趨勢。淀粉作為材料的造孔劑,適量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基體的氣孔率,從而降低樣品的過濾阻力。但是過量的造孔劑會使基體強度大幅度下降,甚至會造成樣品的開裂,這是由于淀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較多,材料不能承受氣體的逸出速度沖擊而產生微裂紋,高溫燒制后易擴展成裂紋。從圖中可以看出,造孔劑含量從20%升至25%時,材料過濾阻力下降34Pa,但是強度僅下降0.9MPa,而且目前陶瓷過濾材料普遍要求過濾阻力為200Pa以下,綜合考慮抗折強度、過濾阻力等因素,確定出造孔劑含量為25%時材料性能較佳。此配方材料的過濾阻力為172Pa,抗折強度為7.8MPa。
2.2燒制溫度對氣孔率的影響
水玻璃可以在空氣中經CO2[6]的作用固化或進行加熱處理而固化,兩種固化原理所涉及的反應式完全不同,本實驗中水玻璃固化的機理為熱處理。材料的氣孔率是多孔陶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加熱過程中水玻璃的膠凝過程對氣孔率有著較大的影響。坯體中水玻璃作為材料的粘結劑,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脫水固化反應,將巖棉纖維粘結起來并形成一定的孔洞。燒制溫度和材料氣孔率的關系如圖2所示,當燒制溫度低于800℃時,氣孔率隨燒制溫度升高而增加,超過800℃后氣孔率緩慢下降。這是由于坯體經烘干后水玻璃以固態形式分布在纖維中間,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水玻璃發生脫水反應,水分逐漸蒸發,從而在粘結劑表面形成孔洞,造成氣孔率的增加。在800℃左右時,水玻璃逐漸熔融生成液相,纖維間空隙減少,氣孔率也隨溫度不斷升高而逐漸降低。因此,為得到較高氣孔率的多孔陶瓷材料,適宜選擇800℃作為燒制溫度,此時氣孔率為72%。
2.3脈沖反吹后材料過濾阻力的研究
陶瓷過濾材料的再生性能是衡量過濾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標。在本實驗中,選取造孔劑含量為25%、燒成溫度為800℃的試驗樣品,用粉煤灰模擬工廠揚塵,反吹壓力為0.6MPa,反復進行300次反吹試驗,每10次記錄樣品過濾阻力,通過比較阻力的變化來測定其清灰再生性能。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樣品未過濾前的初始過濾阻力為172Pa,經脈沖反吹后過濾阻力有所上升,在脈沖反吹180次時的過濾阻力為218Pa,阻力增幅為46Pa,隨后阻力趨于穩定,不再顯著上升。這是由于在過濾過程中粉塵堆積在樣品表面孔洞內,造成過濾阻力的增加。但經過脈沖反吹后,大部分粉煤灰從樣品表面脫落,使得過濾阻力上升幅度較小,并且逐漸趨于穩定,這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環再生性能。
2.4材料的顯微結構
圖4為不同放大倍數的多孔陶瓷掃描電鏡圖片。從4(a)所示的500倍照片可以看出,多孔陶瓷材料是無規則分布的多孔層架狀結構,層與層間纖維中空隙有一定的錯位,這樣可以使粉塵在通過材料時被纖維阻擋,從而達到有效進行氣固分離的目的,孔徑的大小在微米級。從4(b)所示的1000倍照片中,發現水玻璃很好地粘結在纖維間的接觸點上,這樣既可以使纖維相互牢固結合,使過濾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折強度,又不會堵住纖維間空隙而影響過濾阻力。
3結論
(1)當造孔劑添加量為25%時,材料性能較佳。此配方下材料的過濾阻力為172Pa,抗折強度為7.8MPa。(2)為得到較高氣孔率的多孔陶瓷材料,適宜選擇800℃作為燒成溫度,此時氣孔率為72%。(3)氣固分離陶瓷材料在過濾粉煤灰過程中,脈沖反吹180次后過濾阻力為218Pa,阻力增幅為46Pa,且后續反吹不再顯著上升,具有良好的循環可再生性能。
作者:周旋 朱麗 張華 金江 單位: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推薦閱讀:《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是由河北工程學院主辦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