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我國建筑施工的管理技術有哪些呢?應該怎樣來加強對施工管理的新技術呢?不同的施工措施對整個建筑工程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為此本文從不同的方向做了介紹。文章選自:《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季刊)創刊于2009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登記注冊,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工程圖學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旨在全面反映國內外土木工程行業在圖學和信息技術方面的成果與動態,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提高與普及兼容,推動土木工程行業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土木工程行業信息化整體水平。
摘要:在施工項目信息管理當中,以項目公共信息為首,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的信息,一是政策法規信息,二是自然條件信息,三是市場信息,四是其他公共信息。具體來說,政策法規信息里面包含了政策、法律、法規和部門,企業的規章制度;自然條件信息是工程項目所在地氣象、地貌、水文地質資料等內容,三是市場信息,材料設備的供應商及價格信息、新技術、新工藝等內容。
關鍵詞:建筑施工,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論文
1 建筑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術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運輸等過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撐等準備工作和輔助工程。最常見的土方工程包括場地平整、基坑(槽)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設計標高一般要求:大型工程項目通常都要確定場地設計平面,進行場地平整。場地平整就是將自然地面改造成人們所要求的平面。場地設計標高應滿足規劃、生產工藝及運輸、排水及最高洪水水位等要求,并力求使場地內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設計標高確定方法:一般方法如場地比較平緩,對場地設計標高無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則確定場地設計標高。實際工程中,對計算所得的設計標高,還應考慮下述因素進行調整,此工作在完成土方量計算后進行。考慮土的最終可松性,需相應提高設計標高,以達到土方量的實際平衡;考慮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應提高或降低設計標高;根據經濟比較結果,如采用場外取土或棄土的施工方案,則應考慮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變化,需將設計標高進行調整。場地設計平面的調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設計標高,則須重新計算土方工程量。
2 混凝土預制樁的建筑施工技術
在現代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多層建筑物當地基較好時多采用天然淺基礎,它造價低、施工簡便。如果天然淺土層較弱,可采用機械壓實、強夯、堆載預壓、深層攪拌、化學加固等方法進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樁前的準備工作:打樁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清除妨礙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礙物;平整施工場地;定位放線;設置供電、供水系統;安裝打樁機等。樁基軸線的定位點及水準點,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水準點設置不少于2個。在施工過程中可據此檢查樁位的偏差以及樁的入土深度。打樁技術要點如下。
打樁機就位后,將樁錘和樁帽吊起,然后吊樁并送至導桿內,垂直對準樁位緩緩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然后固定樁帽和樁錘,使樁、樁帽、樁錘在同一鉛垂線上,確保樁能垂直下沉。在樁錘和樁帽之間應加彈性襯墊,樁帽和樁頂周圍四周應有5~10mm的間隙,以防損傷樁頂;打樁開始時,錘的落距應較小,待樁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穩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錘擊。用落錘或單動汽錘打樁時,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錘時,應使錘跳動正常。在打樁過程中,遇有貫入度劇變、樁身突然發生傾斜、移位或有嚴重回彈、樁頂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等異常情況時,應暫停打樁,及時研究處理;如樁頂標高低于自然土面,則需用送樁管將樁送入土中時,樁與送樁管的縱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拔出送樁管后,樁孔應及時回填或加蓋;多節樁的接樁,可用焊接或法蘭錨接。目前焊接接樁應用最多。接樁的預埋鐵件表面應清潔,上、下節樁之間如有間隙應用鐵片填實焊牢,焊接時焊縫應連續飽滿,并采取措施減少焊接變形。接樁時,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1‰樁長。打樁的質量控制:打樁的質量檢查包括樁的偏差、最后貫入度與沉樁標高,樁頂、樁身是否打壞以及對周圍環境有無造成嚴重危害。樁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1%之內,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對于建筑物樁基,單排或雙排樁的條形樁基,垂直于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00mm,平行于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50mm;樁數為1~3根樁基中的樁為100mm;樁數為4~16根樁基中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樁數大于16根樁基中的樁最外邊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中間樁為1/2樁徑或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