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廣州建筑主要的論文征稿方向是?
廣州建筑征稿的方向為:以發表建筑領域的應用性研究成果或實踐經驗性技術論文為主,內容包括建筑設計、施工、檢測與監測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及科研成果的應用等這類的論文征稿。同時廣州建筑雜志于1977年創刊,由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主辦,是測井行業唯一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正式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廣州建筑的論文要求為:論文一般為2500---4500字,摘要為100---200字,關鍵詞為3--5個就可以。同時在論文中要是出現圖片及公式的也一定要標明序號和題目這樣方便閱讀。同時作者要寫明自己的簡介目的是為了論文收錄后能更有效的聯系上。
廣州建筑雜志近期論文投稿范例:
廣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山市岐江開啟橋結構設計與計算分析………………………………………馮盛文 李星
巖溶地區嵌巖樁樁基豎向承載力有限元分析………………………………………黎寰
明挖電力隧道對近接地鐵隧道的影響分析………………………………………劉思南
廣州蘿崗保障房大型深基坑工程變形監測分析………………………………………劉文添
廣州地區某深基坑工程監測實例分析………………………………………鐘林
深基坑施工對緊鄰建筑物的動態變形實測研究………………………………………房明 莊大昌 張慧霞 張鵬 張毅
大跨度環形鋼箱梁立交橋施工技術………………………………………楊博 金仁和
《廣州建筑》征稿簡則………………………………………
運營地鐵盾構隧道堵漏施工技術………………………………………彭勇
提高盾構機空推通過礦山法隧道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黎壽
粗骨料級配對自密實混凝土體積穩定性能的影響………………………………………林春 徐海軍 馬良 雷翅
新生代建筑農民工的市場發展研究——基于廣州建筑市場的調查………………………………………李水源 蔡水運 鐘書文 馮楚毅 陳梓圻
廣州建筑論文范文參考:巖溶地區嵌巖樁樁基豎向承載力有限元分析
1引言巖溶發育地區高層建筑及橋梁的基礎型式主要是樁基,當溶洞頂板具有一定厚度時,常采用嵌巖樁基礎[1],即將樁基置于溶洞頂板上,并嵌入一定深度,以滿足承載力及變形要求。然而巖溶地區嵌巖樁樁基承載力與巖溶的發育程度、嵌巖深度、洞室形狀、洞室頂板跨度、厚度以及圍巖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規范沒有給出具體的計算方法,設計時一般通過保證溶洞頂板安全厚度來滿足承載力要求。對于巖溶地區溶洞頂板安全厚度,在一般的工程實踐中,常采用保證樁端以下支承巖層的厚度不小于4.5~5.0 m,鐵路中規定樁端持力層的厚度應當保證不低于5.0 m[2]。在工程實踐中,大部分地區采用的樁端下持力層的厚度(溶洞頂板的安全厚度)不盡相同,如在桂林市,當樁基以石灰巖作為樁端持力層時,要求樁底以下應有3m以上的完整灰巖,對荷載較大或重要的建筑則要求完整灰巖5m[3]。但基礎底面以下到底需要3m還是5m厚度的完整巖石,樁基才是穩定的,不能一概而論。某些實際情況表明,即使對于設計單樁承載力達800t的基樁,也不需要4.5~5.0m厚的支承巖層;而對于樁的承載能力較大而圍巖的強度不高時,地基極限承載力較小,難以保證樁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