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為主要分析了營區搬遷或擴建中常遇到的地基與基礎處理問題,并結合相應問題提出了處理的方法。
關鍵詞:營區、建設、地基、基礎
近年來,部隊在營房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營區出現了很多現代化建筑。在營區的改建、擴建及搬遷中,營房管理人員經常遇到地基處理的問題,加大了營房管理的難度。上部結構的荷載都要通過基礎與地基傳遞到土層中,因而,地基與基礎的安全直接決定了上層結構的安全,地基與基礎的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營房管理人員的重視。
一、新建營區的地基處理問題
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很多部隊營區面臨搬遷的問題,新的營區往往距城市較遠,地基土質往往比較復雜,在這種新的營區里規劃營房建設常常會碰到地基的處理問題。地基處理主要是解決地基的強度與穩定性問題、地基的變形問題、地基的溶蝕與滲透問題和地基振動液化問題,其中地基的強度、穩定性和變形問題營區建設中尤為常見。
(一)分層碾壓法。該方法不需挖、填土,是最為常見和經濟的地基處理方法。常用于處理含水率較低的素填土和雜填土地基。分層碾壓法處理地基時注意控制土的含水率,粘性土在進行壓實時,土太干或太濕都不能把土壓實,只有在合適的含水率條件下才能壓實。例如某營區路基施工,路面為粘性土、含水率較高,施工時未考慮最優含水率的問題,在施工機械的反復碾壓下,土層變成了類似“千層餅”的形態,土層發生了剪切破壞,后被迫采取別的施工方法,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根據大量的試驗發現,用80~120kN的壓路機碾壓雜填土,壓實深度可達30~40cm,地基承載力可達80~120kPa。
(二)強夯法。該方法用起重機起吊重錘夯實地面,重錘下落時形成巨大的沖擊能和沖擊波,該方法施工簡單、快速、經濟,在我國發展迅速。強夯法應用動力密實、動力固結和動力置換原理對地基進行處理,最適用于處理孔隙大而疏松的碎石土、砂土和建筑垃圾,也適用于低飽和的粉土、粘性土、濕陷性黃土和素填土地基。某部隊營區位于東部沿海城市,新搬遷營區距離海邊較近,在建設某四層辦公樓時發現地基表層為粉土呈中密狀態,厚度約為1.5m;其下為松散的細砂土,厚度約為1.5m;其下為淤泥質土,非常軟弱,厚度達2.5m,若不進行妥善處理將成為事故隱患。按常規處理方法需打樁處理,但考慮打樁費用較高,最后采用了強夯的處理方案,現場處理效果良好。但該方法振動、噪音比較大,對周圍建筑物影響也比較大,施工時防止對周圍建筑物造成較大的影響。
(三)預壓固結法。該方法分為堆載預壓法和真空預壓法,適用于處理深度較厚的淤泥、淤泥質土和充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預壓法原理為在建筑場地上正式修筑工程以前,先對地基進行預壓,使地基產生大量的沉降而壓密,從而提高地基的強度,減少實際工程的沉降量。堆載法為在施工場地堆積砂石等材料對地面進行加載預壓,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較多采用真空預壓法代替堆載法,可節省大量工程量和造價。堆載法應控制好預壓荷載的大小、堆載的平面范圍和加載的速度;真空預壓法應注意砂井的設置和地表密封膜下的真空度。如:某部隊營區修建大型綜合倉庫,該倉庫表層為較松軟的雜填土地基厚度約為3m,其下位高壓縮性泥炭土,厚度約為2m,采用堆載法預壓,在建筑場地上堆載了大量礫石和礦渣,在經歷三個月后,地基沉降量大50cm,施工后觀察實際沉降量較小。
(四)擠密法。該方法是以振動或沖擊的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砂、石、土、石灰或其他材料,并加以振搗成為樁體,按其填入的材料分為砂樁、砂石樁、石灰樁等,其加固機理主要靠樁管打入地基中,對土體產生橫向擠密作用,在一定擠密功能作用下,使土體孔隙減小,增加土體,最終增強土的承載力。密實度擠密法主要應用于處理松軟砂類土、素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等。
二.營區建筑地基加固問題
在營區現代化建設中,由于營區面積的限制,很多新修建筑距老建筑距離過近。由于新修建筑往往高度高、荷載大、基礎埋深大,往往對周圍老建筑形成大的影響。根據新建建筑物對鄰近建筑地基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響,可選取適當的加固措施進行加固。加固時,可根據墻體產生裂縫的形式、結構發生傾斜的角度判斷地基發生損壞的大約位置,有針對性的進行加固。施工時同時應注意采取適當的加固方法,保障既能達到加固目的,又能節省投資、降低造價,減小不必要的損失。
(一)灌漿加固。該方法通過鉆孔將水泥漿、粘土漿和化學漿液等注入地基土中,將地基土膠結固化,從而達到提高地基土承載力的目的。此種方法基本不會改變地基土的結構和體積,在具體施工中應用較多。進行灌漿時,如果地基土為卵石、中砂、粗砂和有裂隙的巖石,漿液可以在壓力作用下進入砂和巖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凝固后將與巖石膠結成整體。在對粘性土、細砂等顆粒較小、孔隙較小的地基土進行灌漿時,這時由于漿液很難進入土的孔隙之中,可采用較高的壓力將漿體壓入孔隙。施工中,根據地基下土的類型,合理選擇灌漿材料和施工步驟。
(二)樹根樁加固。用樹根樁托換加固基礎是以基礎作為樁承臺。應用樁來加固原有基礎的方法。施工時,先用鉆機鉆孔,鉆孔穿過原基礎進入設計深度,然后向鉆孔中注入水泥漿等材料。該方法適用于碎石土、砂土、粘土和淤泥質土等建筑物基礎的加固。由于該方法需施工場地小、施工時振動小、噪音小,應用比較廣泛。
(三)錨桿靜壓樁加固。錨桿靜壓樁工作原理是利用建筑物自重,先在基礎上開鑿樁孔,埋設錨桿,借助錨桿反力,通過反力架用手動或千斤頂將預制好的樁逐節壓入基礎的樁孔中,從而達到加固基礎和地基的目的。該方法施工時無振動、噪音,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移動靈活??稍趫龅睾涂臻g狹窄的條件下施工,并可在不停產和不搬遷的情況下進行基礎工程處理,在很多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彭圣浩主編.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4
[2]張海燕.關于地基基礎加固的幾點思考.科技資訊,2011
[3]陳希哲.國內外地基基礎事故原因分析及處理.建筑技術,19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