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前言
近年來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防雷與接地系統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從事電氣施工多年, 現結合工程實例,談談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統的具體施工藝及質量要求。
1、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方法
1.1 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設置接地的目的一方面為了將雷擊引到大地,保護設備安全;另一方面為了防止人身受雷擊傷害。所以說防雷接地質量的優劣,事關安全的大事。
在建筑工程中,我們把接地導線與接地體合在一起叫接地裝置;把電氣設備與土壤間作良好的連接叫接地;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金屬體叫接地體或接地級;把接地體與電氣設備連接起來的金屬線叫接地導線。
有樁基的建筑工程(一般是指高層建筑),是以樁基做為接地體,以基礎鋼筋做為接地網,以主體柱筋作為引下線與樁基連接而構成自然接地裝置。建筑工程設計中規定自然接地電阻值小于1 歐姆;當大于1 歐姆時,還需在建筑物外圍設置人工接地裝置做為輔助接地。
無樁基的建筑工程,以地基基礎(地圈梁內兩根主筋沿建筑物外側墻周邊焊接)為接地體的建筑工程,接地電阻值小于4 歐姆,并在外墻埋設人工接地體與其連接構成接地系統。
1.2防雷接地的基本方法
防雷的基本方法,可以簡單地用“泄”和“抗”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說,一方面要因勢利導,使用接地的避雷設施,把雷電引向自身泄掉,以削弱其威力;另一方面,要求各種電氣設備具有一定的絕緣水平或采取其它補救措施,以提高抵抗雷電破壞的能力。兩者如能恰當地結合,并根據保護物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采取措施,就可以防止或減少雷害,達到保證安全供電的目的。
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設施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帶、避雷器和保護間隙等。
二、防雷接地施工工藝
2.1、工程概況:
某工程1#、2#、3#、4#、5#、6#樓和地下車庫,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墻結構,屬一類高層居住建筑面積大約地上部分99000平米,地下部分車庫24958平米、自行車庫6570平米、人防3373平米。
2.2、防雷及接地系統
本工程按照二級建筑物設置防雷保護措施
采用TN-S接地系統,利用結構底板作為防雷接地裝置(同時也作為電氣綜合接地裝置)將基礎底板上層主筋焊接成間距不大于20*20米的網格,并取若干點與下層鋼筋可靠焊接,并利用構造柱的主鋼筋兩根直徑不小于16mm作為防雷引下線,上端與避雷帶可靠焊接、下端與接地網可靠焊接,接地電阻小于0.5歐姆,當不能滿足時補打接地極。作為引下線的柱內主鋼筋的連接及它和接地網鋼筋的連接處可靠焊接,鋼筋的焊接長度大于鋼筋直徑的六倍,相臨引下線的距離不超過18米,每層樓板鋼筋均與引下線做可靠焊接,形成等電位連接,弱電中心、電梯井道、變配電室、電氣豎井等預留引至地梁的60*6熱鍍鋅扁鋼。凡引入建筑物內的各種金屬管道均與綜合接地裝置可靠連接。衛生間做局部等電位連接。
2.3、防雷接地施工工藝
2.3.1、防雷接地施工工藝流程:
(2)根據設計圖位置利用建筑物結構內兩根主筋(Φ≥16mm,可靠連接)作為防雷引下線,引下線沿建筑物周圈均勻布置,間距不大于18m。
(3)30米以上作均壓環防側擊雷:每隔3層沿建筑物四周利用結構圈梁里的主筋與引下線用預先準備好的約20cm長Φ10跨接圓鋼焊接成一體,同時用25*4鍍鋅扁鋼把建筑物外檐金屬門、窗、欄桿、扶手等金屬部件與結構圈梁、柱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
(4)屋頂避雷帶安裝:避雷帶沿女兒墻四周敷設,熱鍍鋅圓鋼避雷帶支持卡子間距為1米左右,但必須一致,轉角處懸空段不大于1米,避雷帶高出屋面裝飾或女兒墻0.15米,同時屋面采用熱鍍鋅圓鋼組成不10*10米或12*8米的避雷網格。避雷網格沿屋面敷設,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種金屬構件均需與避雷帶焊接相連。
a、在土建屋面結構施工時,配合予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支架間距不大于1.5m且間距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于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于10mm。
b.避雷帶安裝將Φ12鍍鋅圓鋼調直,避雷線安裝時應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象,距離建筑物應一致,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于10mm,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于90°,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鍍鋅扁鐵直徑的2.5倍,在建筑物的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
2.3.2、等電位接地施工工藝:
(1)配電室內在適當的位置預留60×6鍍鋅扁鋼作為主接地線,該主接地線應和基礎接地網、柱內作為避雷引下線的主鋼筋可靠焊接,此柱內主筋與基礎底板內鋼筋可靠焊接,此外電氣豎井、電梯井道、弱電中心、設備用房、水泵房等預留60×6熱鍍鋅扁鋼與作為綜合接地體連接的基礎底板內主筋可靠焊接,并設置等電位聯結箱,作局部等電位連接。
(2)建筑物內保護干線、設備金屬總管、建筑物金屬構件包括建筑物金屬結構等部位進行聯接。凡正常不帶電,絕緣破壞時可能帶電的金屬外殼、穿線鋼管、電纜外皮、支架等均可靠與接地系統連接。
(3)衛生間等電位接地:衛生間所有金屬管道作局部等電位聯接。
(4)每層樓板鋼筋均與引下線焊接形成等電位連接。
(5)所有引入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外墻處預留φ12鍍鋅圓鋼與綜合接地裝置可靠焊接,管道施工完畢后,再用卡箍連接或焊接,
2.3.3、 接地系統安裝質量要求
(1)本工程的接地極為建筑物的基礎鋼筋。對作為避雷引下線測試點的基礎柱內主筋,進行接地電阻測試,接地電阻測點的位置應便于測量,測試點暗埋在專用盒內,且應設置測試用的固定螺栓,測試點的高度距地面500mm,并有明顯的標志。
(2)接地連接,焊接時搭接長度符合規范規定,圓鋼搭接長度≥6D(D為圓鋼直徑),雙面焊;扁鋼搭接長度≥2b(b為扁鋼寬度),三面焊,嚴禁“T”型搭接和直接對接;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焊縫應平整、飽滿,不得有咬肉、焊瘤等現象,焊縫嚴禁用砂輪機打磨,螺栓連接時,應緊固有防松(彈簧墊)措施。
(3)金屬管道連接處,用BVR多股銅芯軟導線(≥4mm2)作接地跨接線,卡箍連接,應去除連接處的油污或油漆,確保接地跨接處的可靠性。
(4)在接地線跨越建筑伸縮縫、沉降縫處時,應設置補償器,可用接地線彎成弧狀作補償器。
(5)基礎鋼筋焊接完畢后,對接地電阻進行測試,如電阻大于0.5Ω時,補打人工接地極。
測試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結語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統, 是建筑工程中一個重要的分項工程, 其覆蓋面廣, 與各專業系統交叉點多, 因此在設計和施工中應認真、細致、全面地加以綜合考慮, 以確保建筑物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