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目前,我國許多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均是在軟土地基之上進行的,而在一定的時間內,這些工程項目的實體結構將不同程度的出現沉降。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水平與難度相應提高,現代工程建設的規模越發龐大,在軟土地基上施工的工程項目,倘若沒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與規范進行施工,或是沒有采取有效的加固處理,必將嚴重影響到工程實體結構的穩定性、安全性,甚至會直接引起工程事故。因此,在實際進行施工時,應根據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與需要,綜合考慮氣候條件與軟土地基的性質,合理、科學的選擇處理施工技術,以此保證處理效果,為項目的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下,本文分別闡述幾種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以供參考。
一.軟土地基的表層處理技術
在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表層松軟、承載力較弱的軟土地基,可采用此種技術進行處理,通過地基表層的排水、增設材料、敷設等方法,提高地基表層的強度,以此避免施工地基的局部出現前切變形,保證項目施工的正常作業。較為常用的表層處理法有以下幾種:
(一)砂墊層處理技術: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對于軟土層較薄、水分含量較大的軟土地基,可采用砂墊層技術進行處理,其主要是在施工地基的表面敷墊,厚度設定為0.5m到1.2m左右的砂墊層,其不僅能夠達到固結軟土層的效果,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施工地基表層土體的含水量。此外,對于地基上的填土,砂墊層的敷設能夠起到排水層的作用,能夠大幅降低填土內部的水位。
(二)添加劑法: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表層土體性質為粘性的軟土地基,可通過添加劑的摻用進行處理,其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的粘性表層中摻入化學添加劑,以此改善施工地基的性質,提高強度與密度,保障后續施工的安全。與此同時,添加劑的使用對于施工地基表面的填土,同樣有著穩定、固結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滲入軟土地基的添加劑,通常采用生石灰、水泥、熟石灰材料,此種添加劑能夠在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進行拌制,主要作用于降低地基土體內部的含水量,產生團粒子效果,而在施工完畢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添加劑與地基土體將產生化學性固結,改變土體成分的性質,進一步提高施工地基的穩定性。
(三)表層排水技術:此種處理施工技術,主要適用于土體性質較好而內部含水量較大的施工地基。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在進行地基填土前,應在軟土地基的表面挖設多道溝槽,不僅能夠直接排除施工地基表面的水分,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軟土地基表層內部的含水量,以此提高地基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若要充分發揮排水溝槽的作用,在進行地基表面的回填土時,應選擇透水性較強的碎石、沙礫。
(四)敷墊材料法: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土層不均勻的施工地基,為避免出現側向變位、局部不均勻沉降,可采用此種方法進行處理,利用敷墊材料的抗拉力、抗剪力來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而對于回填土所施加的作用力,可通過材料的均勻支撐來降低荷載,減少施工地基的局部沉降、避免初相側向變位,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一般情況下,若是選擇此種技術進行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通常會采用土工布、化纖無紡布、玻璃纖維格柵等材料。
二.軟土地基的換填處理技術
(一)拋石擠淤處理施工技術:對于該方法而言,其主要的技術流程為:將整個軟土地基的坑底基部進行系統性與整體性的改變,其主要是將一定數量的大型片石投入到軟土地基的坑底,然后將淤泥強行擠入基底,進行地基的整體性塑型,借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地基的強度質量。這種工藝流程不僅僅施工間斷、便捷,還在一定的程度上給整個軟如地基提高了自身的抗破壞能力。對于此類方法,施工的技術人員主要將其采用到常年受到水環境影響的地區。其主要的施工的順序為:首先,技術人員要最大限度的對地基的周圍的地質地貌進行考察與研究,然后根據具體的情況,然后采取最合理、最適當的方法,對其進行施工。另外,在對其進行了整體的填埋之后,還要其上面鋪設反濾層,再行填土、壓實。
(二)開挖換填處理施工技術:該方法主要是利用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技術中的軟土弱地基層工作中的全部與部分挖掘技術而言,其主要通常采用透水性相對比較良好的材料,進行整個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技術中的回填工作,例如:大面積應用沙礫、大型碎石以及廢物鋼渣等等進行整個系統鍋中的回填工作。此類方法不僅僅簡單易行,并與整個施工技術的掌握,還大大的提升了整個施工系統中的資源利用率,既節約了經濟又保護了環境。而對于整個軟土地基的處理施工技術中開挖換填法的圖層厚度而言,其必須要最大程度的滿足基本土層的最大承載力,以免使得整個系統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問題。而軟土地基施工方法主要為,在技術人員進行整體性的計算之后,然后根據技術計算的結果與軟土地基開挖地的具體實際情況,最終實現軟土地基坑底的土層夯實工作。另外,對于其施工技術中的坑底軟土,要最大限度的鋪上一層厚度約為5~10cm的沙石,借以用來最大程度的減免施工過程中的破壞現象的發生。
(三)爆破排淤處理施工技術:此種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技術,一般用于道路工程的地基處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現代道路工程建設的施工,其工期不斷縮減、路堤不斷升高,在此種條件下進行施工,對于軟土層較厚、泥質稠度較大的軟土地基,在保證施工場地周邊不存有橋涵等構造物時,方可采用此種處理技術,其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的泥沼、軟土層中安放炸藥,利用由炸藥爆破所產生的張力,揚棄施工地基中的軟質土體,最后采用透水性較強的碎石、沙礫進行回填。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粘稠度較低、回淤較慢的施工地基,回填土的施工要在炸藥爆破后進行,而對于粘稠度較大的泥沼、軟土地基,應在原始地表的上方構建不高于限定標準的路堤,待施工完畢后方可在基底的下方進行爆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建設項目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掌握各種性質、形式軟土地基的加固機理,從而才能有重點、有目標的對加固機理采取質量控制。在實際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施工時,應采用符合項目自身特點與需要的處理技術,也可通過多種技術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以此保證地基處理的可靠性、有效性,為工程實體結構的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賀耀文. 水泥土攪拌樁在軟土地基中的應用[J]. 電力學報, 2005,(02) .
[2] 唐文軍. 水泥攪拌法加固軟弱土層主要影響因素的研究[J]. 路基工程, 2002,(05) .
[3] 曹殿勇,劉付明,田汝申,鄭繼清. 路基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方法[J]. 中國水運(理論版), 2006,(02) .
[4] 殷世剛. 軟土地基處理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改進[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05) .
[5] 于京周. 淺談擠密砂樁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