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為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降低因沉降而帶來的重大損失。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應用沉降觀測技術監督建筑工程全程,通過合理施工,防止建筑施工過程中地基不均勻的沉降。
一、沉降觀測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應用的相關要求
(一)儀器設備的要求。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儀器設備的選擇應視沉降觀測的級別而定。例如,針對特級或一級沉降觀測則應型號為DSO5或DSZ05的水準儀,所選標尺應選用因瓦合金標尺,并采用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而對三級沉降觀測,即可以選用DS05/DSI型水準儀和因瓦合金標尺,同樣采樣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也可以使用型號為DS3的水準儀和區格式的木質標尺,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觀測。
(二)人員素質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所選用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學習并參加技能培訓,熟悉儀器 的操作流程、測量理論,并能視工程特點的不同、實際采用觀測方法和程序,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獨立分析,并靈活運用誤差理論計算平差,做到及時、有效、精確地完成各項觀測任務。
(三)對觀測點的要求
1、確立沉降觀測基準點應保證滿足位于沉降區域之外,且位置穩定并能長期保存的地方,此外,還應定期復測,復測周期則應根據基準點所處位置的穩定情況而定。在建筑施工中一般一到兩月復測一側,待點位穩定后能則每季度或半年進行一次復測。一旦出現沉降測量成果異常或遇到不可抗因素(地震、爆破、洪水等)時,應立即復測,并分析其穩定性和可靠性。
2、待標石和標志埋好并穩定方可進行觀測。在穩定器測量應根據觀測要求與地質條件而確定,但至少不少于15d。
3、在進行特級沉降觀測時,所選高程基準點至少要有四個,對于企業級別的則至少要有三個。對于工作基點則應按照需要而設置,且形成節點網、閉合環或附合路線。
(四)對觀測時間及次數,則應視工程性質和進度、地質土質情況和基本荷載所增加的情況而定。在建筑三個期間或建成初期應加大觀測力度,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周期和頻率是:
則應視程性質、工程進度、地質土質情況及基礎載荷增加情況決定。在建筑物施工期間及建成初期,觀測頻率要大一些。施工期間沉降觀測的周期及頻率為:
1、施工初級階段應根據施工進步進行及時的觀測,對于高層建筑物則應在基礎墊層或底部完成后進行觀測。觀測的次數和時間則應根據低級和增荷載的情況而確定。一般每加高一層到五層進行觀測一次。
2、當施工期間出現較長停工時間時,在停工與重新開工時應分別觀測一次,在停工期間則應每隔一到三個月進行一次觀測。
3、當基礎附近地面突然增加荷載,且四周有大量積水或暴風雨后或四周大量挖方時,都應及時進行觀測。判斷沉降進入穩定階段與否,則應根據沉降量和時間關系的曲線而判斷。沉降速度小于0.01到0.04mm/d,老土地區則小于等于0.01mm/d,軟土地區則等于0.04mm/d,方能確定為穩定階段。
二、沉降觀測具體實施措施
(一)基準網點布設。制定測量實施方案時應按照建筑施工工程的現場環境和布局特點而定,并由建設方提供水準點,按照施工工程的測量實施方案及布網原則需求布設水準控制網。在布設平面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應注意以下幾點:
1、包括方為定向點在內的各級位移觀測的基準點至少要有三個,工作基點則可以按照需要進行合理設置。但應保持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有利于檢核和校驗。
2、當采用GPS技術實施平面或三維測量時,基準點的位置應滿足幾個要求:一是有利于安放接受設備及操作;二是視場內所有障礙物高度角均應低于15度;三是距大功率無線電基站(電臺、電視臺、微波站等)至少要大于二百米。距高壓輸電線、微波無線電信號傳輸通道至少要大于五十米,且四周沒有大面積的反射強度大的衛星信號或高大的建筑物等。四是通風條件及可視度良好;五是選點時應盡量將測站附近環境與周圍大環境保持一致,且沒有熱源,從而減少因氣象因素而造成誤差。
(二)沉降點的布設。沉降點的布設應滿足以下要求:一是觀測點自身必須牢固以確保點位安全并能長期保存;二是在建筑物四角、轉角大的地方和房外墻每相隔十到十五米處各埋設沉降點。三是高低建筑物相交兩側、地質條件的差別大、基礎不同、結構不同的分界點,四是觀測點上部必須設在明顯之處,并刷上防銹涂料。
(三)觀測線路的選擇。根據場區水準控制網、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要求或圖紙設計的沉降觀測點布點圖,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做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
(四)沉降觀測。沉降觀測過程中應往意以下幾點:一是盡量在不轉站的情況下測出各觀測點的高程,以保證精度;二是開工前要對儀器規范要求進行檢驗,要檢驗校正并定期檢測。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0.00再按規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三、沉降觀測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應用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嚴格按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二是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三是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四是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五是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六是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氣呵成;七是在雨季前后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八是當建筑物每天二十四小時連續沉降量超過一毫米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
總之,將沉降觀測技術應用在建筑施工過程時,應加大全程監管觀測力度,合理設置施工工序,以免在建筑施工過程發生不均勻的沉降,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信息及時反饋給施工設計方,從而更好的防止因沉降而導致的建筑物主體結構破壞、使用功能削弱等問題的發生,以不斷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娜,李春寧.建筑施工中沉降觀測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8,(21)
[2]閻玉科,趙向方.沉降觀測技術的應用[J].遼寧經濟,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