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工程施工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不同環境下,施工工程和經營結果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面對這些影響,有經驗的管理者能夠從容應對,但是有些因素可能會因為對風險管理的忽視而導致一定事故的發生,使得生產經營偏離預期的目標,這種偏離就是本文所指的“風險”。那么我國目前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如何?我們先從目前施工企業所處的大致環境談起。
一、我國施工企業所處的環境分析
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開放及發展,行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對于施工項目的風險也日趨增多。如市場的系統風險、法律和合同風險、合作者信用風險、財務金融風險等等。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施工項目的風險具有多樣性、相對性、長期性,可變性和整體性等特征。下面我們就施工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大致劃分如下:
(一)行業膨脹下的惡性競爭
從我國目前狀況來看,國內建筑施工企業的數量與日俱增,但很多建筑企業缺乏專業化分工或不精不專,沒有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建設體系。和發達國家美國及日本相比相差甚遠,就從業人員人數來說美國和日本等國約500多萬人,而我國建筑業就有近3000萬人的從業人數。就這3000萬從業人員在我國也顯得過于龐大。從以上情況看來,我國的建筑行業生產能力明顯過剩,建筑市場過度競爭和畸型競爭也在所難免。
(二)不穩定的金融環境
在工程項目建設進程中,面對通貨膨脹、利率調整等不確定的金融環境,以及承包商對原材料和設備成本價格走勢估計不準等原因,致使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費用大大超出原來的合同成本、支出預算。再加上業主經濟狀況不佳而拖欠工程款將導致承包商資金無法及時收回,慢慢陷人經濟上的惡循環,使其承受著巨大的財務風險。
(三)承包商自身素質問題嚴重
承包商自身管理因素的風險可概況為對合同條款理解不透,圖紙變更掌握不夠、自身施工力量不足、協調組織第三方能力不強、采購供應不及時等;另外在施工項目中技術不成熟,尤其是對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不能靈活運用,對于作業要點及難點都沒有及時掌握,這樣也容易產生的技術質量風險,另外還有施工人員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或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風險,在施工項目工程中因缺少技術骨干人員、大型機械設備、周轉材料不能及時到位而產生的項目資源風險。
(四)社會誠信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已經先后頒布了《建筑法》、《合同法》和《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規中卻缺乏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很明顯,由于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利益的驅動使得人們普遍存在取巧的投機心理,社會誠信喪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失信現象越來越多就勢必會加大企業經營中的信用風險。誠信機制的不完善,必將引發建筑市場競爭的雜亂無章,這樣工程從中標到交付的社會成本就會大幅增加,同時也失去了對市場的合理預期,承受較大的經營風險。
二、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低價中標風險
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受施工項目投標成敗的影響,項目投標的成敗也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在我國建筑施工領域實行招投標法后,施工企業還都要以投標報價的形式爭取中標。在爭取中標的過程中,企業間為了獲得工程項目,競爭都極為激烈。一些施工企業沒有經過周密調研和成本測算,就盲目降低報價,直到中標施工后才發現根本無法完成施工,如果完成了就必須承擔巨額的虧損,所以低價中標中有對業主的意圖領會不透徹、對實際中項目工程量成本計算失誤、經濟報價缺乏科學性,再加上招標市場上投機取巧的操作及不正當手段獲利都會給承包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
(二)合同條款風險
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除了受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等不可預見的因素影響,另外其它風險也是有可能就發生的,也正是因為風險的不確定性,許多業主也是利用了建筑市場的白熱化競爭及施工企業迫切承包工程的心理,利用在簽訂合同附加很多不平等因素,有的合同要求施工企業墊付資金或收取保證金,有的項目甚至在接手之后施工之前就是一個爛攤子,這樣對于承包商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考驗,更容易陷入合同的陷阱。然而更多的還有卻是承接項目后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提出許多變更要求,這就一方面打亂了施工企業的施工規劃和組織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補充合同遲遲訂不下來,造成施工企業墊付了資金卻找不到資金來源。特別是當建設單位提出更多大規模的變更要求時,施工企業如果未及時對變更內容進行合同續訂,往往導致合同雙方權利和義務的不明確,最終在結算金額及履行合同要求上引起糾紛。合同風險是法律法規、合同條件以及慣例規定的固有的風險,所以合同風險是合同雙方無法回避但又必需雙方分擔的風險。
(三)投資融資風險
我們把投資風險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期投資,另一種是短期投資,我們通常是指長期投資風險。所謂長期投資風險是指由于長期投資項目不能實現預期收益,從而使整個施工企業的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在長期的投資項目中,作為施工企業開展的BTBOT項目投資金額巨大,并且回收期長,然而今天的市場變化很大,實際收益又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有的甚至投資成本都難收回。在今天,更多的施工企業采用銀行貸款,銀行貸款除了籌資速度快、成本低、借款容易的優點外,另外就是這種籌資方式所帶來財務風險大、限制性條件多、籌資的數額也非常有限,無形之中就對施工企業的資金規模和周轉速度有所影響,然而金融機構對施工企業的貸款方式都是短期借款,施工企業的資金又不可能短期還款,這樣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上演,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說到的借新債還舊債。這樣的方式繼續進行不僅影響資金的結構穩定,也同時限制了企業的投資方向和發展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隱含著很大的財務風險。
(四)成本控制風險
一般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都比較長,影響因素多,很多建筑材料的市場價格波動也比較大,對于施工企業的成本把握就比較難。如果碰上施工期間建筑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施工條件惡劣惡化、施工企業不能經濟科學的制定施工方案,有可能就會延長施工周期、材料投入加大、機械設備增多、進度得不到有效提高、質量達不到規定標準。如此種種必會加大成本費用。造成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浪費、管理費用加大,使項目成本遠遠超出預算,這樣將直接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有引起財務風險突變的可能。
(五)竣工結算風險
竣工結算風險是工程結束后業主拒不結算或不能及時結算的風險,這樣的風險嚴重地困擾著施工企業。一般情況施工項目竣工后,相應就會及時辦理工程竣工驗收、編制決算,但如果有業主和設計的原因致使有的單項工程的變更或調整就不能及時批復,從而造成項目財務結算滯后;另外在施工項目的最后階段,再加上業主資金不足,那么施工企業就更難收回工程結算尾款,這樣不但增加施工企業的資金負擔,同時也延長了工程保修時間,增加工程項目保修費用,也使得項目保留金的回收不但延遲也使回收的資金大幅縮水,間接增加了工程項目成本,進一步擴大了財務風險。
三、我國有關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
盡管中國目前對于施工企業風險管理這一問題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這就是目前施工企業管理的現狀。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一些建筑企業中對于相關的風險管理仍處在一個磨合階段,很多管理層的干部并不具有風險管理的專業知識,全憑自己的經驗積累來做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這就導致這一方面的管理在方法上顯得比較簡單,對于風險的抵抗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人員中風險管理意識相對薄弱
這一點是非常嚴重的。目前我國各施工企業的管理者自身對風險意識比較薄弱,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風險存在的可能性,因此企業內部控制措施也就存在著一定問題。當前我國企業中,盡管很多企業中有關于工程質量、工作進程及安全防范方面的一些風險管理措施,但是缺乏系統的管理目標,同時由于各種相關的安全政策沒有整合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總之,目前施工企業中對于項目風險管理的系統性方案還沒有形成。
(二)風險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
很多建筑企業內部的各種系統中缺乏對風險管理的明確定位成為目前制約企業風險管理制度發展的另一個因素。這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職位上的缺失,很多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的崗位,而是由其他部門的一兩個員工兼職,這就導致員工在這方面的責任意識不強。2、企業風險機制不健全,對于風險問題的臨陣解決能力、抵御風險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隱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三)缺乏管理風險的相關技術及能力
目前管理風險的相關技術也存在很大的隱患,比如我國目前企業中對于相關的技術和程序管理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是管理者想到了,但是相關的技術水平不到位,使管理者遇到問題時候也只能干著急。這不僅影響著企業管理風險的技術,時間長了,也會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企業對于自身的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目前施工企業對于自身的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最明顯的一點就在于,國際工程的承包中有非常完整的合同管理體系,這一體系可使工程利潤由以前的11%增長到22%,同時技術最優化使工程增加的利潤最多不超過2%—7%。如此安全有利的合同制度,按理說每個企業都應該簽訂的。但在中國,由于傳統習慣的影響,使得我國很多企業對于這種合同管理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偏見,他們認為簽訂合同只是個形式,更多地依靠關系的力量。加上員工自身的索賠意識薄弱,不研究合同不算計成本,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上先天不足。
四、加強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施工企業的風險辯識能力
風險辯識是指對于在工程項目實施中所存在的一些風險的辨識能力,主要辨別的內容包括辨別這些風險對該工程項目會造出什么樣的影響以及如何歸檔這些風險等問題。風險辯識作為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首要任務,主要包括對于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作業過程等相關資料的收集。
風險辨識能力自身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處理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分析項目建設中不同周期的不確定性、分析工程進度、成本、質量管理中不同目標的不確定性;分析工藝裝置的工程內容的不確定性;分析工程建設環境的不確定性。
當然有關風險辯識的具體解決方法有很多,其中以專家評議法最為簡單可行,同時也比較容易被人接受。同時在相關的分析上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按照工程項目內部和外部、技術和非技術、工程項目目標對我們所需要的問題進行一系列歸納與總結。在進行一定的專家評議后,就可以很快的鑒定風險事件。
(二)增強對項目投標風險的管理
投標是企業管理過程中得一個重要環節,因此企業投標過程中對于項目風險程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業需要在投標過程中認真地思考每一個步驟。下面將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首先,在投標時,相關的專業人員必須對將要承接的工程項目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內容包括項目合同條款、技術要求及工程量清單,同時要對工程所在地的建設市場動態地掌握行情,以便順利的制定出相應的項目商務標。
其次,選擇商務標時一定要注意全面考慮問題。比如施工企業自身的優劣勢問題的考慮,目標利潤方面的考慮,競爭對手方面的考慮,自己投標項目中所存在的特點及各方面需求的考慮等。在充分考慮好這些方面后,才可以確定最終的目標。當然,對于一些經驗不足的企業,企業管理者首先要聘請相關的專家和專業咨詢師,請他們幫助編制項目商務標。
再次,目前部分管理者為了追求自身的考核,對各種投標、中標等情況不做認真地分析,而是投標的只關心中標不考慮經營結果。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施工企業的上級管理層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在制定考核政策時,可以先對對各單位的考核指標體系進行一定的調整,下達合理的考核制度時可以適當的根據各單位的具體情況來制定,這樣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考核體系的合理性,還能控制相關問題的出現。
(三).加強對合同風險研究
合同的簽訂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合同體現公平自愿的原則,但是也有不公平隱藏其中。出現合同糾紛就反應出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這一活動中沒有對隱含的財務風險進行足夠地警惕。比如在合同簽訂前,合同草案中往往夾雜著一些不利的條款。相關的部門沒有對合同的風險進行系列評審,從而失去了評審階段的現實存在意義,沒有將合同的隱患消滅在評審階段。因此,企業在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必須對于上面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消除這方面的隱患。同時還要隨時關注施工合同中所存在的其他風險,比如工程撥款周期、稅金繳納方面的規定等。
(四)、重視作業過程控制
細節決定成敗。項目經營的成敗決定于施工過程的控制而不完全是成本核算。全面預算是要做的,但是由于市場價值的變化無常和本管理部門自身的缺陷,比如價格數據庫的失真,更新趕不上市場變化、費用要素考慮不充分等,企業全面預算還停留在一個不科學的現狀。所以預算也好核算也罷,反映的只是期望中的成果和現實中的結果。正如我們所說,懷念昨天和期待明天不如活在當下精彩,施工過程不間斷的控制才是最好的的管理。不浪費一個釘子,不多用一袋水泥,不虛計一個臺班、每一個人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過程控制好了,大方向就不會發生大的偏離。同時,在作業過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由于業主提出的變更或者要求導致成本增加的索賠資料,記錄和核實第三方勞務造的返工、停工損失等等。在過程控制的基礎上,做到正確計算每個階段項目工程成本,按照期間責任預算的要求,計算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之際的誤差,并分析產生這些誤差的原因,將信息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以便管理層能夠順利的做出策略調整。經營風險的管理使項目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可以為將來企業做大做強積累寶貴的管理財富。
參考文獻
[1]趙曉玲.企業風險管理[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2]李風鳴.企業風險管理[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2).
[3]李光奕.試論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J].經濟研究,2008,2:26.
[4]陸惠民.蘇振民等工程項目管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