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的噴頭型式,并且進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中至關重要的步驟。
設計案例:揚州某高層賓館,層數13層,每層30間客房。為了空間的視覺效果,裝修標準為客房內起居部分不做吊頂。
一、客房內噴頭的選擇
由于客房內起居部分不設置吊頂,因此在此部分不適合設置直立噴頭或下垂型噴頭。
1、噴頭型式的選擇
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6.1.3.3條“頂板為水平面的輕危險級、中危險級I級居室和辦公室,可采用邊墻型噴頭”。由此可見,使用邊墻型噴頭的場所,既要滿足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置的火災危險等級的要求,又要滿足使用空間的要求。從對設置場所危險等級的分類以及邊墻型噴頭性能特點等實際情況,既允許使用又嚴格了使用條件,使用時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能使用邊墻型噴頭:
1)所使用的場所必須是輕危險級或中危險級I級。
2)所使用的空間只能是居室或辦公室。
3)所使用空間處的頂板必須是水平面,噴頭附近不得有阻擋噴水的障礙物。
本工程為高層賓館,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置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I級,滿足條件1。設置場所為客房內,客房空間屬于居住空間,滿足條件2。客房內起居部分不設置吊頂,頂板為水平面,滿足條件3。因此本工程客房內滿足設置邊墻型噴頭的條件,選擇邊墻型噴頭。
2、標準型和擴展覆蓋型噴頭的選擇
邊墻型噴頭有標準型和擴展覆蓋型兩種。對于標準邊墻型噴頭,現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中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及最大間距作了明確規定,如下表。它是按70%的水量向噴頭前方噴灑,30%的水量向噴頭的后面墻上噴灑,并符合噴水強度要求而定的。
邊墻型標準噴頭(K=80),最大保護跨度與間距(m)
設置場所火災危險等級 |
輕危險級 |
中危險級Ⅰ級 |
配水支管上噴頭的最大間距 |
3.6 |
3.0 |
單排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 |
3.6 |
3.0 |
兩排相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 |
7.2 |
6.0 |
注:1 兩排相對噴頭應交錯布置;
2 室內跨度大于兩排相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時,應在兩排相對噴頭中間增設一排噴頭。 |
對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現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第7.1.13條對其作出如下規定: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配水支管上的噴頭間距、噴頭與兩側端墻的距離等,應按噴頭工作壓力下能夠噴濕對面墻和鄰近端墻距濺水盤1.2m高度以下墻面確定,且保護面積內的噴水強度應符合規范規定。
從平面布置可以看出,一間客房內邊墻型標準噴頭多達5個,無疑加大了系統的設計流量,并且由于客房兩面墻面均設置有噴頭,給客房的室內裝修增添了困難。而采用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則僅需布置一個噴頭。很顯然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的優點是保護面積大,安裝方便,配水管道房內短而易于布置,不做吊頂,室內裝修簡便。
因此最終客房內起居不做吊頂部分噴頭采用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
二、噴頭設計計算:
1、噴頭噴射范圍的計算
本工程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需保護的面積為:5.5mX3.8m=20.9m2。從圖三a中可以看出,當水壓為0.20Mpa時,噴濕對面墻距濺水盤1.2m高度以下墻面時房間最大長度為6.2米,考慮不是正對噴射的不利因素影響,也能滿足本工程5.5米的房間長度。由5.5米噴水長度,查圖三b圖,可以得到在0.20Mpa壓力下,能噴濕鄰近端墻距濺水盤1.2m高度以下墻面房間的最大寬度為2.4+2.4=4.8米。考慮噴射方向的最不利因素,也應能滿足本工程房間寬度3.8米的要求。
由此可見,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能滿足本工程使用場所的噴射范圍濕墻性能要求。
2、作用面積內平均噴水強度計算
本工程高層賓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置火災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I級,根據現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噴頭在作用面積內的噴水強度應大于6L/min•m2。
噴頭的流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q——噴頭流量(L/min), P——噴頭工作壓力(MPa),本工程為0.20MPa
K——噴頭流量系數。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K為115。
由此得:q=162.62 L/min
房間內一個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保護面積為F=5.5mX3.8m=20.9m2,由此可得平均噴水強度為:
q/F=162.62/20.9=7.78 L/min•m2>6L/min•m2
滿足規范最小噴水強度的要求
綜上所述,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適用于本工程賓館客房內的使用,并且也是合理的選擇。
三、邊墻型噴頭選用過程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邊墻型噴頭的使用有其一定的限制性,不可隨意選用布置,一定要在滿足規定條件下的場所方能使用。并且噴頭的布置應注意與所用場合的布局與裝修協調合理。
2、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布水及噴濕墻示意圖的使用一定要同時滿足噴頭工作壓力下能夠噴濕對面墻和鄰近端墻距濺水盤1.2m高度以下墻面,并且要核算此時保護面積內的噴水強度應能滿足規范的要求。查取曲線時應考慮噴頭噴射方向的不利因素。
3、如果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設置在系統的最不利點時,系統的流量與壓力應該按所選最不利點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所需的壓力與流量進行計算。由于邊墻型擴展覆蓋噴頭流量系統為115,其所需的壓力和流量往往比標準型噴頭高了許多,這將會影響整個系統的設計流量和設計壓力。
4、 不可忽視邊墻型噴頭濺水盤距頂板的距離。規范對邊墻型噴頭濺水盤距頂板的距離有嚴格限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7.1.14規定: 直立式邊墻型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150mm,與背墻的距離不應小于50mm,并不應大于100mm。水平式邊墻型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150mm,且不應大于300mm。在安裝邊墻型噴頭的地方往往會存在結構梁,設計時不能因為美觀或方便的原因而隨意將噴頭設置在梁下而不考慮噴頭與頂板的距離。如果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滿足規范的要求將嚴重影響噴頭的感溫效果,噴頭得不到及時開放,從而延誤滅火時機。
四、總結
邊墻型噴頭有其保護面積大,設置簡便美觀的優點,對于沒有吊頂而又必須設置噴頭的房間(比如酒店客房、高檔公寓等)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邊墻型噴頭也有其無法克服的缺點:與室內最不利處起火點的距離較遠,影響噴頭的受熱,造成滅火延誤,影響滅火效果。因此應慎重選用邊墻型噴頭。對于選用的場合應進行可行性研究,仔細的核對使用條件,合理布置噴頭,分析噴頭噴水在噴射范圍的濕墻性能,認真計算保護范圍內的噴水強度,使邊墻型噴頭得到經濟合理的使用。
參考文獻: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2、黃曉家,姜文源.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