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前言
高性能輕骨料混凝土已成為當今混凝土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這是因為,優質的高性能輕骨料混凝土與傳統混凝土相比強度高,且質量輕,而且耐久性好,因此在建造大跨度橋梁和超高層建筑時,結構自重會大幅度減輕,相應的材料的用量也會減少,基礎荷載也會降低。從建筑節能方面考慮,在北方地區采用高性能輕骨料混凝土作外墻,冬季取暖能耗較傳統的實心黏土磚或普通混凝土墻體節省約30%--50%,如考慮夏季降溫能耗,使用能耗將節省40%--60%。以上這些都會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降低工程總造價節省了維護費用。此外,輕質結構用混凝土還是海上采油平臺的理想建設材料,與現在的鋼鐵采油平臺相比,具有安全度高、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維修費用低、綜合造價低等優點,對開發我國的油氣資源,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
二、輕骨料混凝土的特點
配制輕質結構用混凝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采用輕骨料。輕骨料表面粗糙多孔,有一定的吸水能力,這十分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界面黏結,提高整體的強度;其吸水能力可做為水分存處器,先吸入一部分水分,在以后的養護過程中又釋放出來,有利于水泥的充分水化。由于輕骨料混凝土具有輕質、高強等優點,它比相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自重降低20%—30%。這就使結構荷載占有較大比例,并且對材料性能具有較高要求的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海洋工程等來說,輕骨料混凝土的這種性能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2]。
輕骨料混凝土具有以下特點:
1、輕質高強:輕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一般為760~1950kg/ ,結構輕集料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為1400~1950kg/ ,普通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一般為2000~2800kg/ ,與之相比,輕骨料混凝土可減輕20%~40%,而其強度可以達到普通混凝土用的強度等級CL15~CL50。
2、抗震性能好:地震力和上部結構的自重成正比,當結構采用輕骨料混凝土將降低地震力。同時,由于輕骨料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比同等級的普通混凝土低,結構的自振周期將變長,變形能力增強,結構破壞是將消耗更多的變形能,因此,輕骨料混凝土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抵抗動荷載作用的能力。
3、抗裂性好:和普通混凝土相比,輕骨料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和彈性模量較小,使得由于冷縮和干縮作用引起的拉應力相對較小,表現為輕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較好,這時改善結構的耐久性,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是非常有利的,并有助于降低結構在使用期間的維修費用。
4、耐久性好:使用輕骨料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堿集料反應問題,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
三、輕骨料混凝土在我國發展情況
我國輕骨料混凝土發展和應用相對較晚。從50年代開始研究人造輕骨料,先后研制成黏土陶粒、頁巖陶粒和燒結粉煤灰陶粒,幾經起伏目前年產量達300萬立方米。據1990年對北京、上海、黑龍江、吉林、沈陽等10個省市不完全統計的資料表明,從70年代—80年代的10年中,用于房屋建筑外墻板的輕骨料混凝土約占其總量的50%;用于建筑砌磚占砌磚的27%。
90年代我國輕骨料混凝土的應用發生了出乎意料的變化。它在墻體中的應用從以高層建筑外墻板為主,改變成以高層建筑框架填充墻用的小型空心砌塊位主地格局;而在承重結構中的應用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有所減少,出現了近十年來的全國各地新建的萬余棟高層、超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和高速公路橋等,于是墻體材料得應用,而用于承重結構的高性能陶粒的生產與發展,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輕骨料混凝土發展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3]。
隨著對建筑節能和建筑物功能性要求的提高,高性能輕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應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1995年不完全統計,以超輕陶瓷粒為主的各種陶粒年產量在200萬立方米以上。如今,廣州、烏魯木齊、昆明、黑龍江和京津塘地區已成為超輕陶粒盛產基地。上海生產出堆積密度為700~800 kg/ 的粉煤灰陶粒和500 kg/ 以下的超輕陶粒;湖北宜昌生產的高強陶粒,可以配制出強度等級為C30~C60或更高的輕骨料混凝土。
隨著宜昌、上海等地高強、高性能輕骨料的規模化生產,高強輕骨料混凝土,結構輕骨料混凝土 在我國已逐漸應用。
四、輕骨料混凝土存在的問題
輕骨料混凝土在我國已走過了近40年的研究和應用的歷程。由于技術、經濟和建設觀念等的限制,該材料沒有取得預期的市場份額。輕骨料混凝土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技術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
企業生產規模小,生產工藝老套,產品分級處理隨意,而且質量不穩定。基本上是沒有環保設施的簡陋生產線、污染嚴重、與國際水平差距正在拉大。
2、產品質量不理想
絕大多數的企業的人造輕骨料僅能達到普通輕骨料的質量標準,密度等級在300—900之間,顆粒均勻性差,強度不高,一般僅適用于制備非承重的混凝土制品,以輕骨料混凝土砌塊、輕質內隔墻板、保溫材料為主。嚴重制約了輕骨料在國內工程結構混凝土上的使用。
3、從業人員對輕骨料經濟性認識不全面
綜合評估輕骨料混凝土的結構工程發現,輕骨料混凝土依靠其自身的優點,會大幅度降低整體建筑物的成本。資料介紹,采用輕骨料混凝土可降低構筑物自重30%~40%,減少勞動強度約20%,減少材料運輸量30%~40%,節省鋼筋量10%左右,工程造價綜合降低10%。但是,由于人造輕骨料比普通碎石、卵石的價格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通常只簡單地從混凝土單方面造價上進行核算,而不考慮整個建筑造價,結果成本較高,從而抑制了輕骨料混凝土的生產和應用。
五、結束語
輕骨料混凝土滿足利廢、節能原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實現建材工業的建筑節能和墻體改革的目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目前輕骨料混凝土的質量和產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建筑業高速發展的需要,并且存在許多問題。提高輕骨料混凝土的質量,大力推廣應用輕骨料混凝土,仍是擺在所有技術人員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營建知訊 第120期PP.88.
2.陳豪吉,“以臺灣地區生產的輕骨料探討輕骨料混凝土的配比、制作及強度性質 “,博士論文,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1998。
3.曹家民,混凝土碳化對鋼筋銹蝕的影響及防護措施探討,華僑大學報,1994,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