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議GIS在土地市場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引言
目前我們徐州土地市場服務中心的辦公還是采用傳統的手工運行管理模式,數據獲取慢、工作效率低,滿足不了土地管理部門土地詳查業務管理的需求,而現在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全面、高效地進行土地市場管理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我們現在建設的土地市場管理系統就是為了解決目前信息獲取慢、工作效率低、資源得不到充分共享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的而建立起來的,通過建立土地土地市場管理系統能過將大量的紙質檔案中的屬性數據和圖形都放到數據庫中,也便于市場中心與各個處室的查詢和溝通,會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所以說土地土地市場管理系統的建設迫在眉睫。而土地市場管理是一門復雜而且存在大量空間數據的系統。GIS應用到土地市場管理系統中并不是偶然,與其它一般的信息系統相比,GIS具有空間特性。GIS在分析和處理問題中都使用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并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將兩者聯系在一起共同管理、分析和應用,從而提供了一種基于地理對象的新思維方法。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不僅可以管理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而且還可以實現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間關系的管理。從而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的評價與規劃等任務提供了信息支持和決策依據。
1.GIS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簡稱GIS)是指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對現實客觀世界的各類與地理信息有關的資源及描述這些資源特性的屬性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查詢、統計等功能的技術系統。它將地理對象的空間位置和相關屬性有機結合,從地理空間和屬性數據方面對現實資源對象進行查詢、檢索、統計和分析,并將結果以形象、直觀的形式表達出來,為維護、分析、決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平臺。GIS即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經過了40年的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成為一門相當成熟的技術,并且得到了極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強大的地理信息空間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徑優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
1.1GIS的組成部分
從應用的角度,地理信息系統由硬件、軟件、數據、人員和方法五部分組成。硬件和軟件為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提供環境;數據是GIS的重要內容;方法為GIS建設提供解決方案;人員是系統建設中的關鍵和能動性因素,直接影響和協調其它幾個組成部分。[2]
硬件主要包括計算機和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數據輸入,顯示和輸出的外圍設備等等。
軟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操作系統軟件、數據庫管理軟件、系統開發軟件、GIS軟件,等等。GIS軟件的選型,直接影響其它軟件的選擇,影響系統解決方案,也影響著系統建設周期和效益。
數據是GIS的重要內容,也是GIS系統的靈魂和生命。數據組織和處理是GIS應用系統建設中的關鍵環節,涉及許多問題:
——應該選擇何種(或哪些)比例尺的數據
——已有數據現勢性如何
 ——數據精度是否能滿足要求
——數據格式是否能被已有的GIS軟件集成
——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處理和集成
——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數據的更新和維護,等等。
方法指系統需要采用何種技術路線,采用何種解決方案來實現系統目標。方法的采用會直接影響系統性能,影響系統的可用性和可維護性。
人是GIS系統的能動部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是決定系統建設成敗的重要因素。系統人員按不同分工有項目經理、項目開發人員、項目數據人員、系統文檔撰寫和系統
 
測試人員等。各個部分齊心協力、分工協作是GIS系統成功建設的重要保證。
1.2GIS的作用
從技術和應用的角度,GIS是解決空間問題的工具、方法和技術;從學科的角度,GIS是在地理學、地圖學、測量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具有獨立的學科體系;從功能上,GIS具有空間數據的獲取、存儲、顯示、編輯、處理、分析、輸出和應用等功能;從系統學的角度,GIS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3]簡而言之,GIS是一個基于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的分析和管理空間對象的信息系統,以地理空間數據為操作對象是地理信息系統與其它信息系統的根本區別。
2. 建設土地市場管理信息系統目標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 (GIS) 技術,數據庫管理(RDBMS)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采用三層體系結構,實現徐州市城鎮土地市場數據的錄入建庫、信息管理、綜合查詢、統計分析、日常變更、制圖輸出等多方面應用。從土地市場管理的中心工作出發,該系統應該實現以下目標:
(1)實現勘測定界報告電子數據錄入和權屬信息的查詢,幫助土地市場服務中心做出快速正確的判斷。
    (2)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滿足數據統計匯總和圖形變更的需要,由于信息共享,也方便了各個處室的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3)滿足業務需求,實現工作流,體現土地市場地塊拍賣管理整個辦公流程;
    (4)圖形數據能夠實現轉入和轉出;
    (5)海量數據的存儲和查詢。[4]
3. 土地市場管理信息系統概要設計

3.1土地市場管理系統的功能描述

土地市場主要是完成對交易過程的管理,即從出讓方案擬定到簽訂成交確認書的過程的管理。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提供對計劃交易和已經交易地塊信息的錄入、刪除、修改、查詢、統計、定位。(2)提供對交易地塊交易單價、交易價格、參與競價單位、競得單位、報價情況的
查詢及歷史信息的管理。
(3)提供對交易地塊的成交確認書的查詢功能。
(4)提供任意區域裁剪出圖功能。
(5)提供自動從計劃交易層核銷功能。
(6)提供對數據的提取輸出、對交易地塊的日常更新維護功能。
(7)交易地塊的出圖、發布。
土地來源:勘測定界(儲備、征用、申請單位)
土地去向:土地利用處供地
如圖下圖:
 
3.2業務流程描述
如果交易的地塊是委托的,則由地塊出讓人在窗口辦理地塊出讓申請登記,窗口辦理員收編所有相關資料,如:必備資料《出讓許可審批單》等。如果交易地塊是存量土地,直接從儲備庫提取數據。
土地市場交易中心根據整理環保意見、房(地)產評估意見、地價評估報告、地質災害評估報告、交通評估報告、委托審計、規劃局規劃設計要點等相關資料,制訂出讓方案。交由分管局長審批。
如果方案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問題,可以直接回退到上一步,重新起草方案;如果出讓本身就不合理,那么可以直接終止此次出讓;否則提交局務會討論。
局務會成員對這次出讓的意見、建議,在此過程中除特定人員有查看他人意見外,均只能看到自己的意見,其他人的意見均不可知。
土地市場交易中心匯總所有局務會成員的意見,整理成文,交局長簽批。如果需要修改,將直接回退到前面任意步驟,或直接終止;如果同意直接轉交到土地市場交易中心,土地市場交易中心發布公告。
在公告發出以后的指定期限內,所有的竟買人必須在窗口辦理申請登記,經過資格審查通過才能參與竟買,并且在掛牌出讓時的竟買單也都必須在窗口辦理;如果是拍賣,則直接根據現場叫價記錄拍賣情況。
完成竟買后移交到土地市場交易中心簽訂竟買候選人確認書,并發布地塊成交公告,簽訂地塊成交確認書。[5]
流程如下:
 
3.3圖形管理
圖形管理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交易地塊的日常更新、維護。
  2. 交易地塊的查詢、統計、定位,可以查詢交易地塊的競得單位、成交單價、成交總
價等信息。
  1. 交易地塊信息的錄入、刪除、修改。
  2. 查看交易地塊的成交確認書和交接書。
  3. 從計劃供地層中核銷掉已經交易的地塊。
  4. 輸出、編制交易地塊的位置圖、專題圖。
3.4數據原型
(1)掛牌公告
地塊編號 2010-7 地塊名稱  
地塊位置  
地塊面積   用途 商用、綜合、居住
出讓年限   出讓類型 掛牌、拍賣
規劃容積率 多層《30% 建筑密度  
綠地率   規劃單位  
開發狀況      
地價評估每平方費用   總地價  
交易底價      
付款期限方式   備注  
 
 (2)竟買人申請登記
地塊編號  
支付總額(保證金)  
競買人  
法定代表人  
電話  
委托人  
委托人電話  
竟買人地址  
竟買人編號(序列號)  
竟買叫價增幅  
競買登記日期  
 
 
(3)竟買人竟價單
地塊編號   竟買人  
報價   報價人(由申請登記中提取)  
竟買時間   輪次(累加)  
最小增幅(萬元)   類型 竟買/竟價/拍賣
以下只在竟價/拍賣時記錄
簽字  
受理人  
公證員  
組長  
         
 
(4)竟得候選人確認書
地塊編號   候選人  
公告日期   底價  
坐落簡述  
出讓方式   竟買人數量  
保證金   竟價價格  
主持人   候選人  
公證人   候選級別 第一/第2
簽訂時間   簽訂地點  
原件  
 
(5)成交確認書
地塊編號   出讓人  
出讓負責人   竟得人  
竟得負責人   公告日期  
保證金   有效竟買日期  
竟買出價   簽訂日期  
 
 
 
 
 
4.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和創新
4.1GMIS的實現
土地市場管理的特征決定了土地市場管理系統必需建立在GIS與MIS的基礎上,利用GIS可以實現空間幾何圖形與屬性數據的同步管理,而土地市場交易管理中的各種表單、報表、批件等文檔資料通過地塊編號和報告號將其所屬的宗地、房屋等空間幾何要素緊密相關,在日常土地市場管理中必須實現一體化,才能符合現代土地市場管理制度的根本要求,而流程化的土地市場管理對涉及的空間幾何要素也需要GIS技術的支持,因此,高水平的土地市場管理系統應當是GIS與MIS一體化的系統,才能保障系統的實用、高效、先進。[6]
本系統引入工作流引擎,實現了辦公流程化管理。同時采用GIS技術(主要是ArcSDE)解決了圖形對象的高效存儲和檢索。圖形和屬性數據均存儲在關系型數據庫中,可以自由互查,同步更新,實現了圖屬一體化。
4.2數據質量控制
數據質量控制是保證數據完整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本系統在數據轉入前就需要進行測量數據的格式檢核、空間關系檢核。轉入成功后,還需要進行圖形庫和屬性庫的一致性檢核,以確定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對圖屬一致性的控制貫穿在整個工作流程中,從而有效實現質量控制。
(1)數據格式的統一
由于全國二次土地調查采用西安80坐標系,為了統一數據格式,徐州市土地局的所有數據庫的統一采用西安80坐標系,但是由于在建設土地市場管理系統之前我們很多的數據都是北京54坐標,所以在入庫是要注意坐標系的轉換,統一轉換成80坐標,否則會出現圖形錯誤。
(2)數據入庫
屬性錄入提交,需要檢查是否有圖形。如果沒有對應的圖形數據存在,則要查檔案把檔案中的坐標錄入進去;檔案中沒有坐標的再通過其他途徑找到坐標數據錄入庫中;測量數據轉入需要進行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即轉入前進行格式檢核、空間關系檢核,確保轉入的圖形數據本身不重復、不丟失、拓撲關系正確。事后控制即轉入后圖形與屬性數據進行比較核對,包括有圖形無屬性、有屬性無圖形、圖形屬性一致、圖形相交等檢核。
(3)審批控制
在審批環節中,也給審批人員提供了需要拍賣地塊的競拍屬性信息和很直觀的圖形信息。由于它的數據來源是國測公司的勘測成果,數據的去向是利用處。所以說如果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規范,可以回退到國測公司,或者被利用處退回。
4.3基于MO和ArcSDE的空間數據處理
本系統采用客戶端/服務器結構,服務器端為ArcSDE+RDBMS。作為一種高性能的應用程序服務器,ArcSDE的客戶端可以是ArcGIS,ArclMS服務器,Mapobjects等。我們主要采用的是MapObjects 2.1,而Mapobjects提供了對ArcSDE訪問的各種清晰高效、且簡單易用的對象和接口,完全可以滿足地籍管理業務對圖形操作的要求,如圖形顯示、查詢、編輯、分析和輸出等。
5.結束語
徐州市城鎮土地市場管理信息系統正在建設中,部分圖形和屬性信息已經錄入,現在已經在信息中心和土地市場服務中心安裝試運行,雖然系統還沒完全建成,還存在許多問題,但在運行中已經得到了普遍好評,大家對它充滿了希望,同時用戶在應用中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目前正在對用戶提出的問題進行改進和剩余圖形和屬性信息的錄入。
徐州市城鎮土地市場管理系統的成功開發和應用,為我們展示了在土地行業使用GIS的美好前景。我們深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基于GIS的城鎮土地市場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建設,必將對土地管理尤其是城鎮土地市場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起到了推動和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亞民.地理信系統及其應用[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 黃杏元,湯勤編.地理信息系統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吳立新,史文中.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算法[M].科學出版社.2003
[4] 湯軍,彭宏偉,古 立.基于GIS的城鎮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J]信息化方案設計2006
[5] 鄧玉峰.弘圖國土資源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系統操作手冊.2009
[6] 李曉.信息系統設計分析與設計[M]. 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广河县| 弥渡县| 申扎县| 石狮市| 泰顺县| 沅陵县| 若尔盖县| 永兴县| 金寨县| 行唐县| 巨鹿县| 海门市| 天等县| 游戏| 望奎县| 余庆县| 油尖旺区| 桃园市| 天台县| 温州市| 奉化市| 溧阳市| 泾源县| 周至县| 怀远县| 酒泉市| 永平县| 承德市| 巴林右旗| 凌云县| 成武县| 海阳市| 伊吾县| 兰坪| 遂平县| 宜黄县| 灯塔市| 凯里市| 淮南市|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