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藏藥蕨麻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化工生產時間:瀏覽:

  摘要:蕨麻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鵝絨委陵菜的根,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以及甘肅和四川的少數地區。蕨麻中含有甾類、三萜類、黃酮類、酚酸類、香豆素類多種化學成分,具有補氣血、健脾胃、生津止渴、止瀉、止咳、利痰的功效。蕨麻中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氨基酸,是一種既有很高營養價值又有一定藥用價值的經濟植物。本文通過查閱文獻,綜述了蕨麻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為進一步開發利用蕨麻資源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蕨麻;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中學化學

  蕨麻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鵝絨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的變種,是其膨大塊根,又名人參果。蕨麻性平,味甘,具有主治脾虛腹瀉、貧血及營養不良等癥,其始載于《西藏常用中藥材》,是一種常用藏藥。鵝絨委陵菜在我國分布廣泛,但其根部并不膨大。在我國,根系膨大能夠形成蕨麻的主要產于青海、西藏以及甘肅和四川的少數地區。蕨麻的應用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其民族藥特征明顯,被《青海高原藥物圖鑒》記載為“常用上藥” [1]。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蕨

  基金項目: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7-4-29)

  作者簡介:馮麗娟(1982-),女,甘肅蘭州,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分析化學

  通信作者::滕瑞菊(1974-),女,甘肅蘭州。漢族,學士,副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分析化學麻的藥用價值,筆者就國內近幾年來對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化學成分

  研究發現蕨麻中含有甾類、三萜類、黃酮類、酚酸類、香豆素類多種化學成分,其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

  早在1995年,Komba等[2]就從德國蕨麻中分離得到了兒茶素(catechin)。Wilkes等[3]也曾從德國蕨麻中分離得到2-吡喃酮-4,6-二羧酸,該物質僅存在于細菌等低等植物中,還未在更高等的植物中發現。

  褚良等[4]運用多種色譜方法分離純化,從蕨麻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離得到7個化合物,分別為胡蘿卜苷(daucosterol)、烏索酸(ursolic acid)、19α-羥基烏索酸(pomolic acid)、野椿酸(euscaph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acid)、野薔薇(rosamuhin)、刺梨苷(kaji-ichigoside F)。洪霞等[5]采用大孔樹脂和柱色譜及HPLC制備色譜技術,從蕨麻中首次分離出了3種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即2α,3β,19α-三羥基-齊敦果酸-28-O-β-D-葡萄糖苷(24-deoxysericoside,Ⅰ)、2α,3β,19β-三羥基-烏蘇酸-28-O-β-D-吡喃半乳糖苷(anserinoside,Ⅱ)和2-羥基-3β,19α-二羥基-烏蘇酸-28-O-β-D-葡萄糖苷(2-oxopomolic acid β-D-glacopyranosyl ester,Ⅲ)。Goncharov等[6]還從蕨麻中分離得到了甾類化合物β-谷甾醇及香豆素類化合物7-羥基-6甲氧基香豆素和7-羥基香豆素。

  2.藥理作用

  2.1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生命就是一個氧化的過程,導致人體衰老和疾病的元兇即自由基。自由基是機體正常代謝的產物,當疾病或衰老導致機體抗氧化作用削弱或產生過多自由基時,體內的氧化還原系統失去平衡,機體將不能清除的自由基積累。自由基活潑的性質使其很容易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新的活性氧類氧化物( reactive oxide species, ROS),這種強氧化作用使其所參加的反應直接或間接地對機體造成為害。 ROS對蛋白質及脂質可產生氧化性損傷、 誘發DNA突變,誘導細胞凋亡,抗氧化劑可抑制 ROS誘導的細胞凋亡[7]。

  陳昊然等[8]通過化學模擬體外試驗,發現羥自由基、超氧陰離子及體外培養的淋巴細胞所產生的過氧化氫都能被蕨麻多糖有效清除。楊娜等[9]對蕨麻多糖的總抗氧化能力、清除 DPPH、- OH、 O2-自由基的能力進行測定,表明蕨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張永慧等[10]建立了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術前持續7d給予蕨麻多糖。結果表明,蕨麻多糖( PAP)能使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腦組織的 SOD活性、 GSH- Px含量上升,使 MDA含量下降,證實 PAP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蕨麻提取液( JME)對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提高腦、肝組織的 SOD和肝、全血中 GSH- Px的活力,提高腦中 Na+- K- ATP酶水平,有效延緩模型衰老小鼠衰老體征的出現,具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11]。

  2.2化學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肝臟中的轉氨酶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是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指標。蕨麻素是從蕨麻中分離提取的三萜類化合物,其對化學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四氯化碳( CCl4)、半乳糖胺( D- GalN)和對乙酰氨基酚( AAP)所致的化學性肝損傷小鼠模型進行研究,測定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 PX)、甘油三酯( TG)和堿性磷酸酶( ALP)的含量。結果表明,蕨麻素可使損傷組肝臟丙二醛(MDA)含量下降,提高肝臟GSH-PX活力,表明蕨麻素對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損傷作用。同時,通過對乙酰氨基酚( AAP)誘導的肝損傷小鼠血清中 堿性磷酸酶活性的測定,發現該酶活性明顯下降,蕨麻素可能通過影響肝臟的代謝能力,加強解毒機能發揮抗損傷作用[12]。閔光寧等[13]研究表明,蕨麻多糖可以明顯降低四氯化碳( CCl4)誘發的肝損傷小鼠血清中 ALT、 AST的活性,這可能是蕨麻多糖通過穩定細胞膜結構,抑制脂質過氧化過程,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使 ALT、 AST溢出減少, 降低 ALT、 AST的活性,進而發揮對肝臟的保護作用。趙艷玲等[14]研究了中藥制劑賦肝能(由植物鵝絨委陵菜 Potentilla anserina L.分離提取而得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對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推薦閱讀:《中學化學》(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由哈爾濱師范大學主辦的教育刊物。以加速普教改革步伐,推動化學教育理論和專業基礎理論的研究,提高化學教育水平,為培養人才、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安岳县| 清水县| 大余县| 土默特右旗| 孟连| 永安市| 通州区| 平乐县| 昆山市| 邹平县| 兴化市| 峨边| 定边县| 邓州市| 崇信县| 封开县| 定兴县| 普安县| 桃园市| 盐津县| 江西省| 界首市| 芦溪县| 井冈山市| 永善县| 梧州市| 清河县| 武鸣县| 休宁县| 噶尔县| 兰溪市| 梁河县| 志丹县| 同仁县| 双辽市| 宁晋县| 麦盖提县| 边坝县| 富蕴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