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食品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過程控制體系,論文從提高食品安全生產為出發點,探討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質量標準體系完善問題,對其實施全過程管理進行了研究,結合食品生產總的存在的問題給社會大眾帶來的信任危機,論文提出了完善了質量標準體系完善問題以及全過程管理。
關鍵詞:食品工程師論文,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經營
一、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
構建完善的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是確保食品安全管理得以規范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具體而言,食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需要重視食品質量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在構建食品質量標準體系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根據食品安全管理需求對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進行持續的完善,而且需要對適用操作中交叉重復的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進行修訂,從而在推動我國食品質量標準體系與國外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接軌的基礎上,確保我國食品質量標準體系始終體現出先進性。
其次,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需要重視構建標準化示范區。圍繞先進的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部門要對食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具體實施作出探索,在此過程中,圍繞“農戶+企業+標準”構建標準化示范區,能夠有效對食品標準體系的可操作性做出檢驗。在此過程中,食品安全管理部門不僅要重視示范區建設工作的推廣,而且要強化對示范區生產的引導、扶持以及監督,特別是對區域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貫徹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情況給予高度重視。
最后,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需要重視環境監管工作的開展。產品生產環境對產品質量、產品安全都會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食品安全管理部門不僅需要強化對食品成品的質量管控,而且需要按照農產品生產環境管理法律法規,對產地污染等問題作出有效防治。在此過程中,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還需要與環保部門形成聯動,通過檢測環境污染、構建應急預警與快速響應機制,避免環境問題對食品安全產生威脅。
二、過程控制體系的完善
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關注食品生產各個環節,重視構建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對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在食品原材料種植環節的安全管理中,需要以“五個一”要求為依據,選用優質農作物品種、遵循完善的安全生產標準,完成農業組織的構建、品牌的打造以及產業的形成。與此同時,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需要圍繞食品安全標準以及無公害概念,對農戶進行定期的培訓,通過推廣清潔生產以及生物技術,有效控制農作物中的農藥殘留。而對于符合無公害農業種植要求的農戶或者組織,則需要總結種植生產經驗并進行推廣。
在食品生產環節和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管理部門要推動企業HACCP管理的全面貫徹,同時要引導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際和發展需求適當調整,從而確保HACCP管理體系能夠與企業生產和行業標準實現良好對接。與此同時,企業所開展的原料采購、設備采購、半成品檢驗結果等,都需要進行記錄,確保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之后能夠溯源追責。另外,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不僅需要強化其質量意識,而且需要引導這些企業認識到現代食品工業生產發展趨勢,要求這些企業對自身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從而不斷發展壯大。
在食品經營與消費環節,對ISO9000質量標準與認證體系的推廣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相對于HACCP而言,ISO9000質量標準與認證體系不僅具有較低的應用成本,而且具有操作便捷的特點。ISO9000質量標準的推廣,不僅需要覆蓋食品經營企業,還應當覆蓋餐飲單位、生鮮生產場所、學校食堂乃至村級經營戶,并利用食品經營臺賬,確保食品出現安全問題時可以溯源。與此同時,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有必要構建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產品進行曝光,從而讓消費者能夠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在構建信息披露機制的基礎上,也需要將經營者誠信評價納入食品安全經營管理,從而有效強化食品經營者自律,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重視食品質量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以及生產環境的監控與管理,同時需要從食品生產與銷售等各個環節入手,推廣與貫徹全過程的管理模式,從而推動食品生產得以規范化發展,確保食品安全問題始終處于可控可管的范圍內。
【本文系2017河北行政學院年度科研項目“加強我省食品安全管理的對策與建議研究”(2017XYKT05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行政學院)
推薦閱讀:《食品與機械》雜志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旨在指導行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指引投資方向,引導產品開發,設有權威論壇、科研開發、市場分析、提取與活性、安全與檢測、生產應用、機械與設計、包裝與設計、個案分析、專論與綜述等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