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食品工業是朝陽產業、民生產業和世界第一大產業,同時也是河南省和鄭州市的支柱產業、品牌產業和優勢產業。河南省以從食品工業大省向食品工業強省跨越以及從“中國糧倉”向“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跨越為目標,鄭州市則致力于打造食品工業強市和全國重要的食品工業基地。
【關鍵詞】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工業,思路,對策
而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劃發展目標是打造河南省食品工業重點集聚區和中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食品工業園區。因此,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鄭州市政府必須深入分析開發區食品工業的現狀和問題,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加強具體保障措施的研究。
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工業發展現狀
1、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現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東南部,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原規劃面積12.49平方公里,經過三次擴充,當前規劃控制范圍為鄭州市的隴海鐵路以南、機場高速以東、鄭民高速以北、萬三公路以西,規劃控制面積達到137平方公里,區內常住人口、產業工人及從業人員10萬余人。開發區以生產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裝備制造、食品工業、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為五大主導產業,已經成為河南省和鄭州市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和重點產業園區,外資企業、工業企業和出口加工企業的聚集地以及鄭州東南部的綠色產業園。
2、食品工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工業立區、科技興區”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開發區食品工業堅持把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依托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良好的區位交通、廣闊的市場規模等優勢條件,緊緊把握中部崛起戰略、東部產業轉移、區域食品產業振興規劃和居民食品消費升級的良好機遇,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產業布局調整為主線、以項目投資為載體,形成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
論文網推薦:《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刊登的文章涉及本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能代表我國腐蝕與防護領域最高學術水平,文章內容與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文章占半數以上。 創刊 20 年來,本刊堅持 高水平、高要求、出精品、創名牌 的方針,強調突出“創新”二字。 根據中國科技信息所發表的統計結果,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的影響因子排序一直名列材料學科類及工程技術類期刊的前列。
2008年,區內規模以上食品工業產值由2006年的7.17億元提高到9.35億元,逐漸發展成為開發區的支柱產業。目前區內已擁有鄭州益輝食品、河南省天冰冷飲、河南笑臉食品、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鄭州紅門飼料、鄭州東海九鼎飼料、鄭州上好佳食品等七家規模以上食品類企業。同時,通過招大引強和內引外聯的策略,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值效益高、帶動作用強、品牌效應突出的食品類重點項目相繼進駐,如河南中煙工業公司鄭州和新鄭卷煙廠聯合易地技術改造項目、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糧油加工項目、百事可樂鄭州灌裝廠及配套吹瓶廠項目、雙匯集團肉類加工及物流配送項目等。開發區在食品工業的四大行業門類(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制造、煙草加工)都有企業涉足,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食品工業體系。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開發區食品工業將呈現高速增長的跨越式發展局面。
二、食品工業存在的問題
1、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配套能力較低
開發區食品工業起步較晚,近年來雖取得長足發展,但食品工業產值規模仍然偏小,2008年產值不到10億元,占開發區同期120億元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不足8%,與鄭州市內的新鄭薛店中原食品工業園、二七區馬寨食品工業園、以思念和三全為主體的速凍食品工業園等差距明顯,甚至不如三全、思念等食品龍頭企業的產值規模。同時食品機械、食品配料、食品包裝、生物制藥等食品工業的輔助產業發展緩慢,物流配送、金融、保險、中介、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也比較滯后,不利于建立產品銷售網絡和有效承接產業轉移。
2、缺少行業龍頭企業
開發區內的食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具備品牌規模優勢、支撐輻射作用強的行業龍頭企業,現有投產的規模以上企業僅七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只有一家(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有限公司2008年工業產值為5.71億元),超過1億元的也僅有四家,它們的輻射帶動作用極其有限,對做大做強開發區食品工業十分不利。
3、研發創新能力弱
區內食品企業研發力量薄弱、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技術裝備較差,僅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有限公司設有研究中心,但也僅為市級,層次和水平不高。雖然鄭州市擁有一批食品行業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但開發區以及區內食品企業與這些機構并無密切的聯系和合作。研發力量的薄弱和研發投入的不足導致開發區內食品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限,難以有效進行產業鏈的延伸。
4、空間布局和行業產品結構不合理
區內食品企業的空間布局基本是自然形成,缺乏應有的前期規劃,無論是現有企業還是開工建設中的新進企業,在空間上分布比較零散,企業間的協作幾乎不存在,難以形成集聚效應。同時,現有食品企業主要集中于傳統的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而且原料來源過分依賴本地,省外高附加值、低成本原料利用較少;食品市場、食品工業與農業原料的產業鏈尚未真正的形成,產業鏈條短且產品大多屬于初加工產品,加工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品種比較單一,缺少高附加值的新產品,而且產品主要供應區域和國內市場,尚未有產品出口海外。
三、食品工業的發展思路
基于開發區食品工業的發展實際和存在問題,為實現將開發區打造成河南省食品工業重點集聚區和中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食品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開發區必須以食品工業的跨越式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消費升級、精深加工、創新引領的總體要求,秉承“科學發展、生態環保、自然和諧、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遵循“開放帶動、龍頭引領、品牌競爭、創新制勝”的基本宗旨,通過強化招商引資、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優化空間布局、改善投資環境、健全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等途徑,形成結構優化、品牌集聚、布局合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現代食品產業基地。同時,應注重食品工業的協調發展,優先發展產業基礎較好、重點項目覆蓋面廣以及享有資源優勢的面制品、肉類加工、飼料加工、煙草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飲料制造等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行業;積極發展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好以及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功能食品、綠色與有機食品、都市休閑食品、方便食品等高成長性行業;鼓勵發展食品包裝、食品機械、包裝印刷、食品物流等相關行業。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認真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上述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公眾尤其是食品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二是建立健全食品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對原料采購、食品加工、流通、消費等重點環節的全程監管,建立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和食品召回制度;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格審查企業生產條件,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產品出廠檢驗,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引導和鼓勵食品企業開展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鼓勵企業實施良好作業規范(GMP)和建立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質量安全體系,強化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三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檢測體系,綜合協調各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逐步建立起以預防為主,有效干預、快速反應為核心,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和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整合現有的檢測資源,形成企業自檢、行業自律、部門監督抽檢相結合的覆蓋全面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四是加強食品行業自律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以加強質量誠信為核心、以守法遵章為準繩、社會道德為基礎、企業自律為重點,以保障食品產品質量安全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目標,通過“政府指導、推動,行業協會加強自律,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社會各界參與并監督”,逐步建立誠信效果可評價、誠信獎懲制度能落實的企業誠信體系。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針對開發區食品工業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條短的發展現狀,開發區必須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引進大項目——上下游配套——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思路,通過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值效益高、帶動作用強、品牌效應突出的重點項目和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的中小型項目,迅速壯大食品產業規模。一是明確招商引資的原則,即“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為主”。二是確定招商引資的對象,樹立“區外即外”的招商引資意識,抓住境外和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各種關系資源尋找信息,重點圍繞大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產業鏈延伸配套尋找項目信息,圍繞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找項目信息。三是拓寬招商引資方式,充分利用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會展招商、登門招商、駐點招商、委托招商、網上招商、飛地招商等各種方式,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做好招商項目的包裝、推介、洽談和落實等工作,對重大項目實行責任制,實行全過程“保姆式”跟蹤服務,確保項目落地。五是明確目標責任,加強考核獎懲,建立“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的招商引資考核機制,完善“不埋功、不藏拙、不虧待”的招商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