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方式
本刊實行網上投稿,請作者登錄本刊官網(http://stbcxb.alljournal.com.cn/stbcxb/home),點擊“作者登錄”,注冊后即可進行投稿(已注冊的用戶可登錄后直接投稿)。
4. 評審流程
本刊采用雙盲的同行評審制度,近年的稿件錄用率在20%~25%。編輯部在收到稿件后,即發出稿件回函。編輯部將首先對稿件進行初審,對于原創性不足、涉嫌學術不端、存在嚴重的科學或技術性缺陷、缺乏有價值信息、不符合期刊內容范疇的稿件,編輯部將做拒稿處理。
稿件通過初審后,編輯部將邀請合適的評審專家,對稿件進行同行評審。在同行評審流程中,稿件會發送給2位審稿專家。如果2位審稿專家提出的審稿意見(接受/拒稿/修改)出現分歧,編輯部將邀請第3位審稿人再次評審,由稿件的責任編輯決定如何處理稿件,并確定最終的審稿意見。最終的審稿意見(接受/拒稿/修改)將轉達給通訊作者。作者必須對審稿意見進行逐條回復,并提交稿件的修訂版本。這個過程將重復直到審稿專家和責任編輯對稿件滿意為止。
投稿1~2個月作者可通過投稿系統查詢稿件審理結果,若投稿3個月還未收到本刊審稿意見或其它相關錄用通知,作者有權將該論文另投它刊,并通過郵件或電話告知編輯部。稿件刊出后每文可贈送樣刊2冊。編輯部對采用的稿件可作必要的文字加工、技術處理和內容刪節。
特別說明:對于本刊編委和編輯的投稿,必須同樣遵守本刊的所有評審和編輯程序。稿件的一切評審工作會獨立于相關編委、編輯及其研究小組進行。編委、編輯不得參與其存在競爭、合作或其他關聯利益沖突的作者的論文評審工作、編輯工作及錄用決定。
5. 學術不端檢測
《水土保持學報》僅接受未投稿給其他期刊且未發表過的原創文章,且投稿的文章不得包含任何抄襲的內容。作者若使用了與他人重疊的材料,必須取得所有必要的相關許可,并在稿件中正確地標注出。
本刊編輯部會對重復投稿、一稿多投、抄襲等問題進行檢測,以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編輯部在初審階段會使用萬方查重系統對稿件進行檢測,對于確定錄用的文章還會使用由中國知網(CNKI)提供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進行檢測,在每期印刷刊出前會再次對整期文章使用AMLC系統進行一次檢測。
在任何階段被檢測出學術不端的稿件,本刊都會做拒稿處理;對于情節嚴重者(例如故意一稿多投等),本刊將不再接受該作者的投稿,并通告作者單位和其他相關期刊。
6. 異議申訴
作者對編輯審稿意見持有異議的,可以進行申訴。作者需要撰寫 “申訴意見書”,注明稿號,發送至本刊郵箱:stbcxb@nwsuaf.edu.cn。意見書須陳述詳細的申訴理由,包含對為何不同意審稿意見之全面合理的解釋,并由作者所在單位蓋章后生效。編輯部將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接收申訴。
7. 刊出后的討論
文章刊出后,本刊歡迎作者和讀者展開討論。可把評論發送至本刊郵箱:stbcxb@nwsuaf.edu.cn。編輯部在收到后將盡快處理,并酌情反饋。本刊歡迎廣大讀者和作者相互監督,積極向本刊反饋相關信息,共同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8. 鼓勵數據共享
本刊鼓勵作者在適當的情況下進行研究數據的發布和共享。數據共享有利于科學實驗的重復驗證和研究數據的再利用。可以共享的數據一般包括原始數據、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等。本期刊還鼓勵作者共享研究相關的軟件、代碼、模型、算法、協議、方法和其他有用的資料。作者可以將上述材料上傳至可獲取的第三方存儲平臺,將鏈接以附件方式置于文末。
9. 更正和撤稿政策
本刊在線發表或印刷發表的文章均被視為最終版本,一般情況下不接受更正或撤稿的請求。但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本刊將會對文章進行更正或撤稿處理:
更正:如果文章內存在無意的科學性錯誤,并且不會對文章的結果和結論造成重大影響,編輯部會盡快在期刊上發表更正啟示,詳細說明對原文所做的更改,并注明文章出處。本刊會發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論文,并在新版中詳細說明對原文章的改動,注明更新日期。更改前的版本也會存檔,讀者可以直接獲取,但引用時,應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
撤稿:在以下情況下,編輯部會對文章進行撤稿處理:
1. 當文章內有嚴重的科學性錯誤,以至于導致文章的結果和結論不可靠時;
2. 對于涉嫌抄襲、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的文章,編輯部會啟動調查并發表聲明告知讀者該文章存在風險;調查結束后結果將被公開。如果確認該文章存在學術不端的行為,編輯部會采取撤稿措施并發表撤稿聲明。
10. 數字存檔
為了保證數據安全,所有信息在編輯部進行了備份。每期刊物的紙質版及電子版均在編輯部留有存檔。其他所有相關材料(例如作者提交論文時提供的額外信息及表格)同樣在編輯部留有存檔。
除本刊網站自存儲外,本刊發表的文章在中國知網、萬方、超星、維普、博看網進行全文數據存儲。此外,本刊允許作者將其文章的所有版本存儲在作者選擇的機構或其他知識存儲庫中,須在存儲的機構或其他知識庫的文章元數據中,注明規范的期刊發表信息,并作為推薦的引用方式。
11. 費用標準
本刊對錄用發表的文章收取審稿費和版面費,未通過同行評議的稿件(退稿)不收取任何費用。審稿費的收取標準為400元/篇;版面費的收取標準為前8頁為350元/頁,超出8頁的為450元/頁,彩版制作印刷費暫不收取。
著作權轉讓費:本刊支付的稿酬中已包含著作權轉讓費,不再另行支付費用。
編輯部地址是陜西省楊凌區西農路26號《水土保持學報》編輯部。
郵發號:52-150。
主編:劉寶元
編委會成員:
主 編
劉寶元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國內編委
畢銀麗西安科技大學地質與環境學院
蔡崇法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蔡強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蔡體久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
曾 波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陳洪松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陳利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崔鵬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戴全厚貴州大學林學院
董治寶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
董 智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
范昊明沈陽農業大學水利學院
方海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馮 浩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傅伯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宮淵波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
何丙輝西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賀秀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胡順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黃炎和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黃占斌中國礦業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康紹忠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雷國平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李定強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李鳳民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李 鵬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李廷軒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
李 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李占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梁東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梁 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劉國彬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劉 鵬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劉文兆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盧 瑛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呂 軍浙江大學環資學院
南志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
屈忠義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山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上官周平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邵明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沈其榮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史志華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王 飛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王光謙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
王 輝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王全九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王 瑄沈陽農業大學水利學院
王彥輝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王云強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韋革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魏孝榮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吳普特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吳啟堂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許明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閻百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楊 潔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學院
楊明義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姚文藝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于 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余新曉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
張福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張光輝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張科利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張 民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張興義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趙成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趙西寧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鄭粉莉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鄭曉靜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朱教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國際編委
Changhui Peng(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利爾分校
Chihua Huang(美國)美國農業部
D. E. Walling(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Dennis Flanagan(美國)美國農業部
Franz Makeschin(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Frédéric Darboux(法國)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
Ninghu Su(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
Robert Horton(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SangSoo Kwak(韓國)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
Yun Chen(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獲得的榮譽:
§ 2005年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
§ 2012—2020年連續五次榮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 2020年榮獲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評級為A )
§ 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分別榮獲“陜西省精品科技期刊獎”
§ 2011年,2020年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獎”
§ 2021年榮獲“陜西省三秦卓越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