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文要求觀點明確、數據準確、文字精煉。學術論文的構成元素見表1。學術論文中使用的字號和字體見表2。
2、題名是論文的總綱,題名使用標準術語和通用名稱,不應使用廣義術語、夸張詞語等。題名應簡明,一般不宜超過25字。
3、摘要的內容通常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300~500字。摘要應以第三人稱寫作,不分段,不使用各種序號代替內容,也不宜使用圖、表和公式進行說明。
4、關鍵詞3~8個為宜。關鍵詞為了便于文獻檢索,從標題、摘要或正文選取出來用以表示論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關鍵詞不能用太泛的詞語,如:理論、方法、分析、工藝、實驗。
5、基金資助項目產出的論文,應標注該基金項目級別、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6、論文必須附第一作者簡介,應包括:姓名、出生年(女性需注明)、職稱、職務、最終學歷、畢業學校和專業,主要從事的工作。地址、郵編、電話、E-mail。
7、引言通常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預期結果及其意義和價值。引言應做到切合主題,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創新點,客觀評價前人的研究,如實介紹自己的成果。
8、正文應完整描述研究工作的理論、方法、假設、技術、工藝、程序、參數選擇等,應詳細陳述研究工作的過程、步驟及結果,提供必要的插圖、表格、計算公式、數據資料等信息,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說明和討論。正文部分應根據需要劃分章節,一般不宜超過4級。章節標題一般不宜超過15字。
9、結論是研究結果和論點的提煉與概述,不是摘要或主體部分中各章節小結的簡單重復,宜做到客觀、準確、精煉、完整。結論應編章編號。
10、插圖應緊置于首次提及該圖編號的正文之后,先見文字后見圖。插圖應有編號,并按圖1、圖2等順序編號。照片上應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曲線圖橫坐標標目應自左至右,縱坐標標目應自下而上。
11、表格的編排宜將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排,數據依序豎排。表中的“空白”表示無此項或未測量,“—”表示測量過而未發現,“0”表示實測結果為零。
12、論文應統一使用公制法定計量單位。同一篇論文中,同一個符號不應既表示一個物理量,又表示其對應的數值。不應把單位英文名稱的縮寫(rpm、bps等)和表示數量份額的縮寫(ppm、ppb等)作為單位符號使用。
13、同一篇論文使用專業名詞應保持前后一致。盡量少用字母詞。如果使用未經審定公布的字母詞,應在首次出現時括注其中文譯名,必要時還應同時括注其外文全稱。
14、參考文獻一般不應少于15篇,盡量引用近年來的文獻,并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著錄項要齊全。中文參考文獻提供英文翻譯。
目前欄目是:鉆井工程、開發工程、工程地質、石油機械、油田化學、生產線上、新能源、企業論壇。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主編:譚賓
編委會成員:
艾 鑫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大慶鉆探工程公司總經理
白 楊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所長
陳懷龍 中國石油阿姆河天然氣勘探開發(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力力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工程技術處處長
陳 平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企業高級專家
陳 倩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
程長坤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院長
戴彩麗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
黨錄瑞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科技處處長
鄧 虎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丁國生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院區地下儲庫研究中心主任
杜 強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川西北油氣礦礦長
杜征鴻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副總經理
段國彬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開發事業部經理
樊興安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總經理
范 宇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馮福平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
馮少波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院長
付 強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工程技術處處長
高國旺 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
高金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化工學會會士
高文凱 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井下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高永榮 中國石油學會工程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葛 楓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川東北作業分公司總經理
耿 鐵 中海油服油田化學研究院副院長
耿亞楠 中海油研究總院鉆采研究院副院長
郭建春 西南石油大學校長
郭彤樓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韓烈祥 《鉆采工藝》第四屆編委會主編
何懷銀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頁巖氣項目經理部總經理
何 軍 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院長
何勇明 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副院長
侯 健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院長
黃平輝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事業部經理
黃維安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
江厚順 長江大學副校長
蔣官澄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化學與工程方向負責人與學術帶頭人
解永剛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油氣工藝研究院副院長
金 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
靳建洲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樂 宏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雷 煒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李 皋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副院長
李 海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蜀南油氣礦礦長
李 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副校長
李 琪 西安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學科部主任
李天太 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
李 維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李曉明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企業首席專家
李擁軍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李真祥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勘探分公司總工程師
李 中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李忠慧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
梁海波 西南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
梁 興 中國石油浙江油田副總經理、總地質師
劉德基 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劉匡曉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安全總監
劉清友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
劉上海 重慶科技大學副院長
劉 偉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井下作業公司總經理
劉志坤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
柳貢慧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石油學會教育與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樓一珊 長江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
盧華濤 中海油服油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盧尚勇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
陸燈云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企業首席專家
陸紅軍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油氣工藝研究院院長
羅 強 中國石油學會天然氣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羅 鑫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川西鉆探公司總經理
羅緒武 中國石油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羅 園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井控應急救援響應中心主任
馬天壽 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英文 中海油研究總院鉆采研究院院長
歐陽誠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
戚志林 重慶科技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學院院長
齊 悅 中國石油大慶鉆探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錢 斌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首席技術專家
冉啟華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液公司總經理
佘朝毅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
沈雙平 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石曉兵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教授
宋 權 中國石油西部鉆探吐哈鉆井公司執行董事
孫寶江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 虎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副總經理
孫立偉 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孫夢慈 中國石油玉門油田鉆井工藝首席技術專家
譚多鴻 中國石油江漢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長
唐曉明 中國石油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鐵忠銀 中國石化西南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汪海閣 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休斯敦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良才 中國石化西南工程公司副總經理
王明華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川東鉆探公司總經理
王 鵬 中國石油集團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副總工程師
王宴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
王運功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總經理
王志遠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生導師
韋海防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企業高級專家
文 龍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總地質師
吳建發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研究院院長
謝祥鋒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科技處處長
胥志雄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副總經理
徐 楊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新疆分公司總經理
許江文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許期聰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楊二龍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
楊功田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副總經理
楊海波 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院長
楊柳青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企業首席專家
雍 銳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總經理
于文平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師
臧傳貞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總監
張德軍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鉆采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張貴儀 中國石油西部鉆探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張 輝 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副總經理
張錦宏 中國石化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專家
張礦生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總工程師
張烈輝 西南石油大學黨委書記
張榮軍 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
張 智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院長
趙 林 長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金海 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趙明階 重慶科技大學院長
鄭有成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鉆完井工程首席專家
周愛照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朱寬亮 中國石油冀東油田鉆采工藝研究院院長
朱忠偉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總工程師
祝效華 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
朱海燕 成都理工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獲得的榮譽:
1990年,在四川省科委、省科協、省宣傳部、省出版局舉辦的首屆期刊評比中獲得“科技期刊優秀欄目設置獎”。
1993年,在四川省科協、省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舉辦的第二屆期刊評比中獲得“編輯加工獎”。
2000年,榮獲新聞出版署首屆國家電子出版物最高獎。
2002年,榮獲“四川省第二屆優秀期刊評比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9年,該刊在“2009年中石油井噴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技術及成果展示現場,受到與會的集團公司領導和油氣田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肯定及贊揚。
2022年,榮獲“2022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23年,在第二屆全國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強榜遴選中,入選科技期刊60強,入選行業期刊100強。
2023年,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石油、天然氣工業類核心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ACJ中國應用型核心期刊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石油文獻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美國石油文摘數據庫(PA)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