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稿論文的具體要求
1.1 題目
題目反映論文主題,應準確、精煉、便于檢索,中文題目不宜超過25字,如有副標題,單獨計算;題目中不出現公式、不熟知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等。
英文題目對應翻譯,應與中文題目含義一致,用詞準確,符合英文語法要求,不要直譯。
1.2 作者署名和工作單位
作者順序以投稿為準,原則上不予變更,請在投稿時確定。
中文工作單位應使用準確全稱,并列出二級單位,工作單位后列出單位所在省份、城市、郵編;英文作者單位應使用準確全稱,工作單位后列出單位所在城市、郵編、國家。
特別注意:第一作者對應工作單位應為順序第一單位。
1.3 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閱讀全文就可以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應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四要素,具體明確,語言精煉;不應含有數學式、化學式、插圖、表格、參考文獻等的編號,不宜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不使用“本文”“作者”“筆者”等第一人稱字樣。
中文摘要不少于500字,不分段落;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對應,使用被動語態、現在時,符合英文語法要求,不要直譯,注意全文英文用詞的一致性。
1.4 關鍵詞
關鍵詞為從題名、摘要和正文部分選取出來用以表示論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應有檢索意義;不應簡單對題目進行拆分羅列,不應使用太泛指的詞,如“方法”“理論”“分析”等;關鍵詞盡量選用規范詞,縮略詞、字母詞應以全稱形式出現。
關鍵詞數量以5~8個為宜。
1.5 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
中圖分類號根據所投稿件所在學科,查閱《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進行添加,便于稿件檢索。
文獻標識碼為A。
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無需英文。
1.6 首頁腳注信息
腳注信息包括收稿日期、責任編輯、基金項目(有則必備)、第一作者簡介、通訊作者簡介(可選)、引用格式。
基金項目:投稿論文若有基金項目資助,應列出準確的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基金項目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個。
作者簡介:此部分包括第一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簡介,其中,通訊作者簡介為可選項。本刊通訊作者身份以“通訊作者簡介”形式體現,如某位作者為通訊作者,須提供通訊作者簡介,且通訊作者必須提供E-mail。
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E-mail。
收稿日期即投稿的日期,以××××-××-××格式填寫,如2023-01-01。
責任編輯、引用格式部分的內容由編輯部填寫。
1.7 正文
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引言、主體、結論(結語)和參考文獻等。正文的表述應做到科學合理、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層次清晰、邏輯嚴密、文字順暢。
1.7.1 引言
引言內容通常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預期結果及其意義和價值。主要包括三部分:①論文的寫作背景;②與論文相關的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③根據問題引出論文主題,以及與其他研究成果的不同之處,體現創新點。引言的編寫應切合主題,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創新點,客觀評介前人的研究,如實介紹作者自己的成果。
1.7.2 量和單位、數字
以下量和單位、數字的相關要求針對全文(含文、圖、表、公式)。
變量采用標準化的、公知公用的名稱、符號;單位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為區別不同的使用情況,可按有關規定在量符號上附加下標或其他的說明性標記,下標使用字母,切勿出現漢字,并注意區分量的下標字母的正斜體、大小寫。斜體:物理量符號、物理常數及特征數、數學中的變量符號、矢量、張量、矩陣等;正體:計量單位、化學、某些數學符號(min、max、tan、sin、log、ln、exp)等。
表達量值時,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且須為正體字母。
同一變量符號在文、圖、表、公式中要保持一致。
1.7.3 公式
公式應添加序號,并在文中對應位置標出。
由字母符號表示的變量,應隨公式對其含義進行解釋。
1.7.4 圖表
圖片應具有自明性、簡明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大小適當,要素位置合理,文字清晰、明確,線條清晰、明確且不宜過粗,過于復雜的圖形應合理簡化。
圖中文字若為英文須翻譯為中文。
所有圖片(不含照片)均須單獨提供矢量圖,不要提供JPG、PNG等格式文件,也不要使用截圖;圖片(含照片)清晰度不低于400 dpi。
圖、表隨文出現,內容不重復,并在文中相應位置標出。
1.7.5 名詞術語
不使用已廢棄的名詞術語。
同一篇稿件使用的名詞術語應全文(含文、圖、表)保持一致。
1.7.6 致謝
致謝是作者對論文的生成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錄,內容應客觀、真實,語言宜誠懇、真摯、恰當。
1.7.7 參考文獻
應選擇引用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參考文獻,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專著、專利、會議論文集等均可作為文獻,不引用未公開發表的內部資料,不建議選擇比較陳舊的文獻,且參考文獻數量不少于20條。
具體格式請參照《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中國礦業》投稿格式要求、《中國礦業》投稿模板。
編輯部地址是北京市朝陽區安定門外大街小關東里10號院東小樓。
主管單位是:中國礦業聯合會。
創刊時間是:1992。
出版地:北京市
獲得的榮譽: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萬方數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自然資源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地球科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煤炭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巖土力學與工程地質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CT3級、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Q2區)、瑞典開放存取期刊目錄數據庫(DOAJ)、美國化學文摘數據庫(CA)、美國全學科學術全文數據庫(EBSCO)、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期刊數據庫(ICI World of Journals)、波蘭哥白尼精選數據庫(ICI Master List)、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數據庫(Ulrichsweb)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