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道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材料學、核科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中質譜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介紹質譜及其相關技術在上述前沿課題研究中的最新進展,展示質譜技術在農業、石油、地質、藥物、化工、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原子能、同位素分析、環境監測、食品質控、材料分析、公安司法、軍事部門等國民經濟多領域的研究成果。
學術道德要求
投稿必須為未公開發表的原創性論文,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無抄襲、偽造和一稿多投問題,選題與內容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引用他人成果,請務必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本刊使用由CNKI提供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來篩選提交的內容,如果系統提出任何問題,我們將進行調查。若經調查發現確實存在學術不端問題,本刊將做退稿處理,且3年內不收取該作者的任何文章。
署名與版權問題
論文應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對研究工作做出貢獻但不符合作者要求的人可以在致謝中列出。
稿件錄用后作者需要與編輯部簽訂“版權轉讓協議”,將版權轉讓給《質譜學報》,版權歸《質譜學報》編輯部所有,但有權按照本刊采用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C BY-NC-ND)使用論文。
依照《著作權法》規定,論文發表前編輯可進行文字性加工、修改、刪節,必要時可以進行內容的修改,如作者不同意論文的上述處理,需在投稿時聲明。
我刊使用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允許第三方用戶按照署名(BY)-非商業性使用(NC)-禁止演繹(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許第三方對本刊發表的文章進行復制、發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但在這些過程中必須保留作者署名、僅限于非商業性目的、不得進行演繹創作。
編輯部地址是北京275信箱65分箱。
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院。
創刊時間是:1980年。
郵發號:82-349。
編委會成員:
名譽主編:
鄭蘭蓀 院士
廈門大學
質譜儀器研制及應用
劉淑瑩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質譜學、有機質譜分析
主編:
陳洪淵 院士
南京大學
質譜成像、質譜儀器研制及應用
常務副主編:
汪福意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質譜成像、二次離子質譜、蛋白質組學
副主編:(按姓氏拼音排列)
丁傳凡 教授
寧波大學
質譜儀器研發及應用
郭寅龍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有機質譜分析
杭緯 教授
廈門大學
質譜儀器研制、無機質譜、質譜成像
李賞 正高級工程師
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真空獲得技術研發及應用
劉倩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質譜分析
潘遠江 教授
浙江大學
氣相離子化學、有機質譜基礎
再帕爾·阿不力孜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
代謝組學、質譜成像、藥物分析
編委會顧問委員:
江桂斌 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質譜分析
李金英 研究員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無機質譜分析
龐國芳 院士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質譜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
錢紹鈞 院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
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技術
張新榮 教授
清華大學
無機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制、質譜成像
張玉奎 院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色質聯用技術、蛋白質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