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采用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稿件的結構組成按次序排列為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前言、正文、參考文獻、全部作者的簡介、英文題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單位英文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
1.1 題名
題名應簡單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15字。
1.2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置于題名下方,且不宜超過4位。
1.3 摘要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以200~300字為宜,用第3人稱寫,盡量不重復題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現插圖、表格、公式及參考文獻序號等。
1.4 關鍵詞
每篇論文選取4~6個單詞或術語作為關鍵詞。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必須對應。
1.5 中圖分類號
參見《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查詢網址:http://ztflh.xhma.com/ 。
1.6 正文和結論
各層次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引言部分力求精煉,不出現圖表。
結論內容不重復正文內容,較多時可分條來寫,并給以編號,如(1)、(2)等。
1.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標準采用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引用的參考文獻請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按順序標在引用處。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應縮寫),作者少于3人應全部寫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參考過本刊論文的請標注在參考文獻中。具體要求見本刊網站主頁下載中心稿件模板。
1.8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請注明性別、出生年、職稱(已工作作者)或在讀學生的身份(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果獲獎情況、出版專著數、發表論文數、E-mail。 其他作者無須介紹。
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創刊時間是:1979。
主編:林忠欽
編委會成員:
丁 漢*
丁華鋒
于天彪
馬炳和
王 雪
王文濤
王立平
王永青
王成勇
王華明*
王軍強
王時龍
王國彪
王寶雨
王樹新*
王乾廷
王新云
尤 政*
毛 明*
孔祥東
鄧宗全*
石照耀
葉 鑫
史鐵林
馮毅雄
鞏水利
朱 勝
朱 荻*
華 林
劉 勝
劉 強
劉志峰
劉戰強
齊二石
江平宇
孫玉文
孫守遷
嚴新平*
李 剛
李大勇
李方義
李永兵
李光耀
李先廣
李滌塵
李繼保
楊華勇*
楊兆軍
吳崇建
邱紹峰
冷勁松*
宋征宇
宋愛國
張 偉
張 潔
張義民
張衛華
張彥敏
張憲民
張健民
陸 辛
陳 光*
陳 新
陳文華
陳學東*
陳學東
陳明君
陳雪峰
陳超志
苑世劍
苑偉政
范大鵬
林 峰
林忠欽*
邾繼貴
周仲榮
周華民
周曉勤
鄭 力
單忠德*
居冰峰
孟永鋼
趙 繼
趙 韓
趙國群
鐘志華*
段桂江
洪 軍
段吉安
姜 潮
姜 瀾
姚振強
姚倡鋒
秦大同
袁巨龍
袁成清
袁松梅
聶 宏
桂 林
賈振元*
顧劍鋒
倪中華
徐 兵
徐西鵬
殷國棟
高 亮
高 峰
高鎮海
郭萬林*
郭東明*
席軍強
訚耀保
涂善東*
陶 飛
黃 田
黃傳真
黃慶學*
黃海鴻
曹 健
曹華軍
董仕節
韓 旭
喻海良
程 軍
傅玉燦
焦宗夏
湛利華
詹 梅
雒建斌*
譚建榮*
戴一帆
戴建生
瞿金平*
獲得的榮譽:本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俄羅斯《文摘雜志》(AJ)、英國《科學文摘》Inspec/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科學引文數據庫(SCD)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