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從傳統工藝品阜南柳編發展障礙切入,引入情感化設計,探討在當代社會生產條件水平和生活方式下,傳統手工業如何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市場發展,豐富當地地域品牌。采用實地調查和訪問方法對黃崗柳編市場分析,綜合比較方法對于黃崗柳編創新現狀及發展戰略分析。提出創新設計方案方法。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手工藝 柳編工藝 創新 情感化設計
引言.
消費升級的中國市場中,物質消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消費由物質需求消費轉變為物質的品質和文化的消費。在國家提出“一村一品”的扶貧政策下,針對于傳統手工業低效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滿足市場的需求。以阜南黃崗柳編為例,基于以人為本的情感化設計,提供一種可行性的解決方案。阜南黃崗是中國柳編之鄉與中國杞柳之鄉,柳編技藝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沉淀,被國家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阜南黃崗鎮有著獨有的自然條件,結合人們的智慧形成了黃崗柳編,從而成就柳編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黃崗柳編的緣起與發展
阜南黃崗柳編,是以杞柳為原料,加以其他柔軟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實用功能的產品,或者裝飾品,經過大量的編織實踐及市場積累,柳編產業已經成為當地支柱產業。阜南黃岡柳編經歷設計萌芽階段,解決人們日常需求為目的;手工藝設計階段,從實用物品、到現在裝飾品、家居以及其他方面的產品的創新,以在市場經濟中換取生活物資。這些階段,是自然、歷史和人文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黃崗柳編的起源與形成
1.自然條件:光照、溫度、濕度都決定著杞柳生長和品質。阜南縣黃崗鎮是淮河流經區域,水源豐富,濕度適宜,溫帶氣候,光照適宜,造就杞柳最佳生長環境,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中國杞柳之鄉”。杞柳,如圖1,多年生灌木,成熟去皮后的杞柳具有質輕柔韌,色澤溫潤典雅,形體勻稱,如圖2。通過創意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杞柳是自然材料且易得、易種、好管理,這些杞柳的自然特性讓人們發掘它的經濟效益,并大規模種植和培養,“杞柳經濟”從古至今影響著當地人的生活。
2.歷史沉淀:阜南黃崗柳編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建國時期21,當地用戶使用沿淮柳條編織成籮筐、糞箕等具有實用功能的產品,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依據設計發展歷程,處于設計萌芽階段,伴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逐漸形成手工業設計階段,形成與紡織業并駕齊驅的手工業。
在明末清初時期,阜南黃崗柳編達到鼎盛,編織行業已經成為當地人們的賴以生存手段,促使柳編市場繁榮發展,過剩生產產品銷售至江南各地,此時奠定了阜南柳編之鄉的基調。近現代時期,在滿足人們的日常盛放物品需求后,當地熱門憑著智慧,創新各式各樣的產品,如花籃、果籃、吊籃等產品,同時,引進其他材料編織手法,如竹編、藤編、草編,在材料和工藝上促使阜南柳編成為國內領先的柳編工藝。
3.人文環境:阜南黃崗地處劃分中國南北劃分線秦嶺淮河邊上,有著北方人的淳樸、豪爽,同時有著南方人清秀、細膩。位于中原地區的阜南,靠近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在柳編產品上的變化也可以窺視人文,由初期的粗獷豪放,到目前的優雅裝飾品。
(二)黃崗柳編逐漸成熟
1.柳編工藝品造型多樣化:市場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同時伴隨著技術和工藝技法的迭代,柳編I藝品造型逐步變為多樣。柳編工藝從單一的編織紋樣走向復合;從造型單一,以及柳編特性對于器物的形與題的束縛轉變為造型豐富和多樣;應用場景的拓展,有原來單一的使用功能,到現在使用產品、裝飾品、家居產品、園藝工具等。柳編產品流暢的線體,張力十足的造型風格,營造出一種簡約中透露一種不簡單的田園風格,如圖3。造型多樣化,以及設計的新穎性,是經得起消費者和市場的檢驗。在柳編產品多樣化的同時,是消費者對于自然和綠色的關注,是對于手工藝的審美覺醒,如圖4。
在器物造型多樣化的同時,為使產品功能拓展,柳編產品采用組合或者“套娃”形式,使產品可隨消費者使用目的進行組合,這種功能組合的形式是對于消費者需求洞察的結果同時是柳編產品進行創新的嘗試。
2.柳編工藝品色彩豐富化:傳統柳編工藝品大都為材料本身免彩,注重柳編工藝品的自身材料的色彩、肌理及質感。隨著市場和消費者審美的變化,為了提升柳編工藝品藝術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將染色工藝與柳編工藝進行結合,生產出色彩豐富的工藝品。柳編染色工藝主要發展出包括染色、烤漆、熏蒸等著色工藝。在編織工藝中有兩個階段進行染色。一是對于編織成型的工藝品著色,且此種染色方法成品色彩單一。二是對于杞柳剝皮后原材料進行染色、烤漆、熏蒸等著色工藝,將著色之后的杞柳進行造型編織,可以獲得豐富色彩的柳編工藝品。
(三)黃崗柳編發展障礙
實地考察當地龍頭企業,對其工藝流程,商業模式、標準化程度及人員專業度調研及訪談,得出現在柳編I藝品企業發展掣肘點,這些掣肘點可能導致柳編工藝品市場的萎縮。
1.工藝流程標準化不夠:工藝制作流程標準化是提升生產效率、工藝安全以及生產管理的重要法寶。在現在手工業發展中,手工制作效率低是制約手工藝發展的一大障礙。由于編織工藝的繁雜性,統一生產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和人身的安全,有利于公司監管和發展。
2.設計形象不突出:柳編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是傳統師徒制,大都沒有現代設計教育背景,重視技藝技法的展示忽視產品形象的設計和展示。在社會大眾審美上升的階段,保持原有的美學展示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需要對于技藝傳承者灌輸現代設計管理知識,達到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教育的結合,借鑒現代設計方法促使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孕育出更多符合市場和符合大眾趣味的傳統手工藝品。
推薦閱讀:哪些期刊能發表防爆工藝改進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