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新工科”視域下工業設計教學改革思路探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工業設計時間:瀏覽:

  摘 要:工業設計專業的教育改革在新工科視域下要貫徹落實“新理念”,需要高校、企業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合作,改善現有階段下的工科設計專業教育弊病,培養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關系著國家發展的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進行中,各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那么中國的高等教育則需要大步跟上時代的變化。

  關鍵詞:工科設計 新工科理念 改革創新

工業設計論文

  改革高等教育,培育更多社會亟需的人才,這是當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著重探究的問題,而工程教育與各行各業的發展有著互相支撐的緊密關系,如何改革工業教育,是關乎未來高校教育質量的大事。在前所未見的發展機遇下,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理念一定要與“新工科”建設的內容和要求相符合,我們需要結合“新工科”的內涵需求與工業設計專業的獨特優勢,構建新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

  1 新工科的概念及發展

  2017年2月,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召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共同探討了新工科的內涵特點、新工科的建設與發展路徑,在這次會議上達成了諸多共識。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發展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滿足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培養大批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從世界范圍來看,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前,需要深度地優化與革新,從一些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發展前沿科學技術,可以大力推動國家的人力資本結構轉變,因此,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可以吸收國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有益經驗,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會,抓住新興產業和技術正在高速發展中的不可多得的機遇,進行改革。

  良好的工程教育能夠帶動一個國家的工業健康發展,工業的良好發展通常能夠帶動國家的經濟上行、政治穩定。我國高校為滿足國家的戰略發展需要,要充分發展“新工科”理念,一方面要發展一批新的工科專業,另一方面要推動現有的高校工科專業向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進行調整和改革。新工科建設和發展以新經濟、新產業為背景,需要樹立創新型、綜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構建新興工科和傳統工科相結合的新結構,探索實施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教育新質量,建立完善中國特色工程教育的新體系,推動我國走向工程教育強國。

  在新工科的建設發展中,新理念是首要共識,即第一要求是以新工科理念為先導,也就是必須充分重視新工科建設的新理念,用創新型、綜合化和全周期的新理念指導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新工科建設。

  對于工業設計教育,要進行跨學科的融合、跨業界的融合以及跨領域的融合,推動理論、制度及平臺的創新,進而推動工業設計教育改革,培養出擁有工匠精神、家國情懷、法制意識、生態觀念等的高級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工業設計在中國制造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在AI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發展中,會逐漸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新理念推動高等工業設計教育的改革,是教育工作者在現階段必須要做的工作。

  2 高等學校工業設計教學現狀

  現有的工業設計教育模式是在新時代、新經濟提出以前所構建的,所適應的是之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情況,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發展趨勢和經濟發展步伐。現在的工業設計教育情況已經與“新工科”的構建之間產生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基礎技能比較薄弱

  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繪畫能力,某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并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訓練,導致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較大的阻礙,對設計塑造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工業設計專業在很多高校是由多門學科組合而成的,工科教師與藝術類教師之間也不能進行有效銜接。此外,有的高校在低年級階段不能開設相應的繪畫技能培訓課程,導致學生并不能將自己的設計、想法很好地表達出來,同時也不利于其審美能力的提升。

  2.2 教學方式不能緊跟時代步伐

  我國高校開設工業設計專業的時間較晚,在該專業的教學模式上還有不少欠缺之處,如只注重學生的畢業就業率,卻不能很好地與市場進行有機的銜接,忽視工業生產的發展前沿需求。

  工業設計不僅是產品的設計成型,而且涉及到一個嚴謹嚴格的生產流程,第一步就是要深入市場調研,搞清市場需求。工業設計的構思就是要應對企業產品存在的設計上的相關問題,探索解決問題、改進產品的方法,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這樣的工業設計產品才是成功的。而現在很多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育的內容是拿設計樣品作為主要內容,不能實時關注市場上真正的產品需求,學生缺乏將設計與市場和投產制造相結合在一起的知識,也就不能敏銳地感受到市場前沿的真正需求,對于是否能夠真正獨立地進行設計工作還存在疑問。

  在高校教育過程中過于注重課程教學,而沒有對工業設計專業領域所涉及到的其他多個學科內容的交叉學習引起重視,這也是導致學生喪失對市場發展趨勢敏銳判斷力的一大原因。因而也就導致了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不能成為可以滿足市場需要的緊缺人才,不能適應當今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需要。

  因此,在當前傳統模式下進行的工業設計專業方面的人才培養,正在遭受著經濟新常態下的市場和企業的考驗,他們的創新能力也將會對“中國制造”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使我們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視。

  3 新工科視域下的工業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

  首先要從高校自身做起,工科優勢高校要在工程科技創新領域及產業創新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在制造業升級、人工智能飛速發展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背景下,主動將工科相關專業的學科進行新的布局,使現有的工科學科進行有機的交叉復合,將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同時積極發展新興工科專業,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服務產業轉型順利升級。

  高校的主動作為要起到真正的作用,要以能夠研發出今后需要的新技術和未來的創新產業發展為目標,推動各個學科之間的延伸發展,通過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推動新技術的產生,以培養出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較強的新型工科人才,將我國未來的工業發展創新的主動權掌握在高校培養出的青年工科人才手中。

  其次,需要讓企業參與進工業設計專業的教育改革創新。新工科視域下的工程設計專業的教育改革,不能只將壓力施加給高校,要使企業也加入進來,成為培養新型科技人才、工業設計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界、設計界以及教育界的有機結合,各方共同發力,盡職盡責地扮演好培養人才工程中的各個重要角色。

  最后,新工科下的工業設計專業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優化相關領域的專業結構,優化師資力量,推動相關機制的改革,出臺相關的政策,與高校和企業共同發力,構造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放眼全球,面向世界,借鑒國際上優秀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拓寬高校與學生的國際視野。

  4 結語

  工業設計教育的改革創新是新工科背景下的必然需求,想要做好工業設計專業的改革創新,需要高校、企業及政府多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構建良好的改革創新環境,共同發力,使中國的工業設計、工科發展趕上時代發展,領跑世界制造產業。

  參考文獻

  [1] 梁玲琳,楊放勛,趙蕙.工業設計卓越工程師培養的“X+CDIO”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41-42.

  [2] 李王婷,王亞楠,薄其芳.“雙創”時代背景下工業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新思路[J].工業設計,2017(5):130.

  推薦閱讀:《重工與起重技術》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新產品開發、科研攻關等方面開展學術交流,為公司科技人員及同行業提供交流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揭东县| 浮山县| 和田市| 崇仁县| 原阳县| 元朗区| 阳原县| 舒城县| 长汀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口市| 彰武县| 缙云县| 楚雄市| 阜康市| 博爱县| 清镇市| 宁城县| 潼南县| 井陉县| 定陶县| 襄樊市| 正阳县| 弥渡县| 扬中市| 南宫市| 丰台区| 万全县| 营山县| 静安区| 尼木县| 泾阳县| 绥芬河市| 郸城县| 罗定市| 无棣县| 南华县| 筠连县| 红河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