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工業生產論文發表了香菇生產工廠的工藝流程以及模式,我國是生產香菇量最大的國家,每年產香菇總量高達898.3萬t,經過一些列的創新和研究,確立了我國香菇菌棒栽培的模式,介紹了香菇工廠化生產流程,大大縮短了菌種生產周期,為企業快速投產打下基礎。
關鍵詞:工業生產論文,香菇,工廠化栽培,菌種
香菇被譽為中國的國菇,是我國生產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種[1],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2016年我國香菇總產量達898.3萬t,占全國食用菌總產量的24.97%[2]。香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國浙江省的龍泉、慶元、景寧地區,為“剁花法”,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3]。1956年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長陳梅朋先生研制成功香菇木屑純菌種,隨后利用木屑成功代替段木栽培香菇,為現代香菇栽培奠定了科學基礎。1982年福建省古田市農民彭兆旺創立了“木屑菌棒袋栽”技術[4],基本確定了我國香菇菌棒栽培的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食用菌行業進入轉型升級過程。由于小型燃煤鍋爐達不到環保要求,香菇的栽培由各家各戶小作坊式生產向工廠化栽培快速轉變。投資香菇工廠化栽培企業,面臨的首個問題就是菌種的生產,直接購買菌種廠的菌種質量難以保證,固體菌種擴繁周期長,影響企業投產。本文提供了由液體菌種生產栽培種的菌種生產方式,液體菌種具有制備周期較短,菌種原材料的制備成本低廉,接種效率高,接種后發菌迅速,封面快等優點[6],菌種周期比普通固體菌種生產方式時間縮短50d左右,提高投產速度,減少廠房閑置時間。
1香菇工廠化生產流程
1.1制棒工序配方為木屑
79%、麥麩20%、石膏1%,木屑為硬質闊葉樹[5],含水量55%左右。木屑提前進行預濕,先將麥麩和石膏按比例加入一級攪拌鍋內,干拌均勻后加入預濕后的木屑,第1次加水至53%左右,加水后使用含水量快速測定儀測定含水量,根據測定結果,二次加水至要求含水量,加水完畢,將培養料傳入二級攪拌鍋。使用全自動裝袋機裝袋,速度為500~600包/h,裝袋后的菌棒刺孔,貼透氣膠布,防止高壓滅菌漲袋。
1.2滅菌工序
裝袋結束后馬上進行滅菌,盡量縮短培養料加水至滅菌之間的時間,避免培養料酸化。使用雙開門高壓蒸汽滅菌鍋,116~118℃高壓滅菌,如使用保水膜,滅菌溫度降為112~113℃,防止保水膜高溫變性。根據菌棒在滅菌車上的擺放密度調整滅菌時間,密度越高滅菌時間越長。
1.3冷卻、接種工序
滅菌結束后,打開滅菌鍋后門,將剩余蒸汽排入預冷室,蒸汽排盡后將菌棒直接拉入冷卻室進行冷卻,為節約電費,可以先使用過濾新風進行自然冷卻,然后再使用制冷機強制冷卻,冷卻至18~20℃可以接種,使用全自動固體菌種接種機,接種速度700~1000棒/h,接種后的菌棒可以貼透明膠布或套外袋,防止菌種掉落及降低污染率。
1.4培養工序
使用角鐵床架井字型培養模式或網格床架模式培養香菇菌棒,溫度控制在22~23℃,濕度65%~70%,接種后20~30d進行第1次刺孔增氧,接種后40~45d菌絲長滿菌棒后進行第2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后注意控制菌棒溫度,菌棒中心溫度不超過28℃,防止燒菌。第2次刺孔增氧后給與光線照射,促進轉色。
1.5出菇工序
當菌棒轉色完全、富有彈性時,菌棒達到生理成熟,此時可以割袋出菇,通過出菇大棚的遮陽網、塑料薄膜及水簾風機控制溫度,最佳生長溫度為10~25℃,出菇完畢后給予菌棒20~25℃休養條件,促進菌絲恢復,休養10~20d后注水,刺激菌棒進入下一潮菇生長。
2菌種生產模式
2.1常規固體菌種生產方式
一般由母種逐級擴繁而來,可以通過試管母種-固體三角瓶種-原種-栽培種的生產方式,也可以通過試管母種-枝條菌種[5]—栽培種的生產方式,為提高菌齡一致性及菌絲滿袋時間,菌包中心預留接種孔。三角瓶菌種一般需要24~27d長滿,原種、枝條種和栽培種一般需要27~30d長滿,整個菌種由試管母種擴繁至可以使用的栽培種,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
2.2液轉固菌種生產方式
為減少菌種擴繁時間,將固體菌種逐級擴繁的方式改為試管母種-三角瓶液體菌種-發酵罐液體菌種-栽培種的生產方式。根據品種的不同液體菌種培養時間不同,三角瓶液體菌種一般需要7~10d達到要求菌球濃度,發酵罐菌種一般需要9~11d可以使用,也可以通過加大接種量的方式減少液體菌種發酵時間,液體菌種接種的固體栽培種一般21d左右可以長滿,由試管母種擴繁至可以使用的栽培種,生產周期不超過40d,比固體菌種擴繁減少50d時間,大大縮短了菌種生產周期,為企業快速投產打下基礎。
液體三角瓶培養基一般以豆粕作為主要氮源,葡萄糖或蔗糖作為碳源,再添加少量微量元素及營養加富成分,可以使用搖床培養或磁力攪拌器培養,溫度控制在24℃左右。發酵罐的培養基配方與液體三角瓶基本一致,但需要加入消泡劑。發酵罐可以選用在位式滅菌發酵罐,也可以使用韓式發酵罐,使用在位式滅菌發酵罐總投資較少,不依賴于高壓滅菌鍋和凈化車間的建設進度,但操作稍繁瑣。
參考文獻
[1]黃毅.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實踐[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食用菌協會關于印發全國食用菌2016年度產量、產值和出口統計調查結果的函[EB/OL].(2017-9-26)[2017-10-18].
[3]黃年來.中國香菇栽培學[M].上海:上??萍嘉墨I出版計,1994.
[4]張樹庭,陳明杰.香菇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J].食用菌,2003(1):2-4.
[5]姜濤,張忠偉,薛建臣,等.香菇枝條菌種的制作與應用技術[J].食用菌,2007(6):24-25.
[6]周峰,王濤,李玉,等.杏鮑菇液體菌種發酵過程相關指標變化規律[J].安徽農業科技,2017,45(18):9-10,14.
作者:李正鵬 李玉 尚曉冬 周峰 李巧珍 譚琦 宋春艷 單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農業部南方食用菌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農業部應用真菌資源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推薦閱讀:《防爆電機》(雙月刊)創刊于1959年,由佳木斯防爆電機研究所主辦。本刊立足于電機行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首推最新成果,側重刊載前沿科學和實用性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