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工業期刊征稿發表了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問題和模式,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存在創新能力差、就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論文總結了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保障學生的實踐教學要求。
關鍵詞:工業期刊征稿,工業設計,立體化,實踐教學
隨著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進程加快,國家越來越重視工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工業設計教學團隊根據時代發展對設計教學的要求,工業設計人才要具有實踐性強的培養目標。在大眾教育的背景下要想培養出“有特色、有能力”的合格的工業設計創新人才,僅僅通過課堂理論教學、知識傳授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深入生產生活實際,在實踐中啟迪思維、訓練技藝,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強、符合市場需要的工業設計人才是工業設計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大多開設了模型制作、金工實習、市場調研等實踐課程,并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設計競賽、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等不同的實踐教學手段,提高實踐教學在教學體系中的分量。但實踐效果難以有效地改變畢業生實踐能力缺乏的現狀。
(一)缺乏創新的實踐平臺
目前,大部分綜合類院校利用學科門類優勢,開設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等理工科的實踐課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設計校內實踐平臺。雖然校內實踐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但是校內實踐平臺未站在市場前沿,不能把握市場需求及時更新設計理念、制造工藝、新材料等一系列涉及生產的手段,難以跟上企業的開發步伐。學生在學校獲取的實踐能力與今后的工作脫節,因此需要創新型的工業設計實踐教學平臺。
(二)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
由于工業設計專業開設的時間相對較短,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進行學術交流的,主要圍繞理論展開,了解產品的生產實踐、工程技術的教師屈指可數,其教學重點集中在藝術、美學、形態等幾個方面。實踐性環節由教師虛擬與學生自選設計題目,教師不了解工程技術要求,學生設計的作品常常違反基本的生產標準與制作工藝,所以培養的學生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二、工業設計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針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中原工學院機電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以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通過建立導師工作室、學生工作室,建設校企實踐教學基地,構建多樣化、層次化、擴展化的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
(一)教師隊伍擴展化
教師隊伍的整體實踐素質決定著實踐教學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實踐與科研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針對工業設計專業教師實踐教學經驗不足的情況,組織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術骨干和朝氣蓬勃的年輕教師組成科研團隊,使教師團隊在科研項目的研究過程中,通過解決項目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師的實踐技能。中原工學院工業設計專業開設在機電學學院,依托機電學院的工科背景優勢,工業設計專業教師團隊申報并完成了河南省科技攻關“工業通用減速機創新設計”、“中國文化風格應用于產品造型設計研究”等項目,教師在完成科研課題時,始終著眼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學工作中的轉化,以不斷擴展教師的實踐知識視野,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內容是提高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依據學生認知特點進行教學實踐,在大眾化人才培養思路上,以精英人才培養為導向,實施“項目驅動”、“以賽促能”的教學思路,強化真題實做的實踐教學過程。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中,增加設計競賽項目、實際項目等多樣化課題應用性實踐教學內容。
2.畢業設計項目化。畢業設計是對大學階段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全面提高,同時也能檢驗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畢業設計體現專業教學的水平,是檢驗專業辦學水平的權威指標。畢業設計的選題要來自企業的實題、社會實際、科研項目,要從實戰出發,從市場需求、企業生產工藝、消費者需求及使用多個角度來分析研究并設計命題。中原工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環節重視產學研的實施過程。畢業設計既有企業委托設計的課題,也有來自社會經濟、設計大賽的課題;畢業設計突出的特點是務實設計與創新設計相結合、專業教育與綜合素質相結合。學生通過畢業設計能夠真正了解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掌握實際的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下肢功率車、織物強力機等畢業設計被企業采用,并申報10多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
3.設計競賽專題化。設計競賽項目導入到課程實踐中,組織學生參與相關行業、專業的設計比賽活動,加強學生對市場的了解,讓學生從中發現不足、取長補短、增長見識、建立信心,增加學生提高綜合性和創新性能力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們搶抓機遇,根據市場需求,校企合作工業設計賽事,組織了“正星杯”加油機、“漢威杯”便攜氣體探測器、“鴻馬杯”電動車等外觀造型大賽,賽事期間通過學生、教師、企業的考察,技術交流,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指導等,加強了學生對生產工藝的了解,提高了實踐能力。把國內外專業設計大賽引入課堂,設置了“競賽專題設計”課程,組織了學生參加紅點、IF、東莞杯等多項重要的國內外工業設計賽事,獲得了紅點、IF等工業設計大獎。參加過比賽的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明顯提高了自身的綜合設計實踐能力,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都會是佼佼者。
4.實際項目互動化。把實際項目內容引入教學過程,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愿組成若干課題小組,通過參與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互動型模式,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團隊精神、管理才能和溝通技巧;引導學生將理性課題求解逐步向企業產品開發轉換,增強對企業的適應能力,增加生產、技術、成本等知識。根據實際研究課題要求,邀請有關企業設計師和工程師加入課題團隊“真題真做”,把課堂成果運用于實際產品經營中,以實際項目推動教學,使課題訓練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實際項目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教學傳授者轉變為教學組織者、資源管理者和課程引導者,使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不斷發展和創新,著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鉆研能力,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終身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啟發學生的設計思維,鼓勵學生創新。同時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和人文實踐環境,使教與學雙向互補、良好互動。
(三)層次化實踐平臺
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是提高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保障。實踐教學平臺由實驗內容與實踐內容構成,建設工業設計專業實驗室、項目工作室、校企實踐基地的層次化實踐平臺,能夠保障學生的實踐教學要求。
1.實驗室專業化。工業設計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以工程技術基礎為主,根據《工業設計工程基礎》等相關產品結構設計教學內容,可以將實驗教學作為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運行,組成專兼職的實驗教學師資庫,構建驗證性、綜合性、創新型三位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工業設計專業實驗教學主要保障學生的模型制作、材料成型工藝、人機工學等課程,購置機電加工設備、人機測量等設備儀器,整合工業設計實驗室與機械實驗室的優勢資源,建設由材料室、模型室、加工室等構成的高水平專業實驗室;加強實驗隊伍建設,鼓勵并支持實驗室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和短期培訓,學習更多的產品結構、功能原理、材料工藝、技術支持的產品設計知識,以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同時,聘請有實踐特長的技能型人才進入實驗室開展設計和指導實驗,支持教師開發具有本專業培養特色的實驗設備,滿足工業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2.工作室項目化。創新性和實踐性是工業設計的顯著特點,成立以“課題化項目化”為設計實踐的工作室,培養學生應用各種技術和現代工程工具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依據導師特點、專業特點、課題特點成立工作室,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地設計課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掌握設計原理和技能,在設計實踐中融合相關學科知識,學會“設計”、懂得“設計”,進行創新性課題研究,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設計人才。
3.校企基地特色化。目前,企業越來越關注工業設計的發展。以機電裝備產品為設計特色,以一系列“機床產品、減速機產品、紡織機械產品、醫療器械產品”等設計項目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練習,積極參與設計實踐,積極聯系地方的企業和設計公司,進行特色合作教育的探討,加快學科建設,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企業通過優良設計率先進入國際市場,感受到工業設計對打開國際市場的重要性。
三、工業設計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的特點
工業設計專業立體式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實踐教學需求,使學生不但能夠在校內實驗室參加基礎實驗實踐環節,還能在工作室參加設計賽事與科研項目,在實踐基地參加實際項目設計與制作,全方位的實踐平臺能夠為學生廣獵實踐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互動性強
多樣化的項目內容融合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設計競賽、實際課題,給實踐教學增添了活力。以項目創新互動實干、企業設計課題實作為中心,校內校外結合,進行互動式、啟發式、案例式的實踐教學,課題施教、設計與現實聯系更加緊密,因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提高了教學的多樣性和直觀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實踐教學活動。
(二)資源豐富
特色、專業、項目的多層次實踐平臺,保證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工業設計方法學》等優秀課程網站、《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圖片庫》等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10多項優秀課程課件獎,石膏模型、木工、金工、數控加工、攝影與暗房、人體工學等實驗室和工作室、展室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撐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
作者:付曉莉 單位:中原工學院 機電學院
推薦閱讀:《氮肥與合成氣》于2017年4月15日正式出版。辦刊宗旨和定位重點調整為:交流推廣國內外氮肥,大型合成氨、甲醇,新型煤氣化流程包括水煤 漿氣化、粉煤氣化、加壓固定床氣化、流化床氣化工藝,現代煤化工,合成氣等行業的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