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工業
![]() |
期刊名稱: | 電池工業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32-1448/TM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008-792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 |
主辦單位: |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輕工業化學電源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電池工業》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電池工業》雙月刊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的科技類專業刊物,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會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由國家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輕工業化學電源研究所主辦。《電池工業》主管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輕工業化學電源研究所,周期: 雙月,出版地:江蘇省蘇州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008-7923,國內刊號:CN32-1448/TM,復合影響因子: 0.428,綜合影響因子: 0.228,創刊時間:1996
• 《電池工業》所增設的輪牧有技術交流、綜述、標準與檢測、專家論壇、知識之窗、信息之窗、專利屋、中國電池人、明星企業和消費指南等欄目。
• 《電池工業》經國家新聞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期刊,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會刊,江蘇省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選)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美國CA收錄。發行覆蓋全國電池行業所有廠家。內容科學實用,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科技研究人員及技術人員的一本實用型期刊。
•《電池工業》面向從事電池研究的科技人員,電池生產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工人,電池用戶和大專院校學生等。
• 《電池工業》旨在及時公開國內外電池科技成就,反映國際國內電池動態,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推進電池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涉及的領域有各種電源及相關材料、零配件、機械設備、電池器具等。
•《電池工業》雜志2014年論文收錄:
1 MnO_2的預處理對LiMn_2O_4正極材料的影響 ………………………………鄧凌峰;余開明;郎海燕;嚴忠; 3-6
2 混合動力車用超高功率氫鎳電容電池研制 ………………………………黃偉東;祝小冬;王小玉;蔡璐;李瑋; 7-11
3 10Ah LiFePO_4鋰離子電池高溫貯存性能研究 ………………………………武洪彬;張鵬;佘沛亮;曹殿學; 12-15
4 鋰離子電池組實時均衡調節方法研究 ………………………………王順利;李占鋒;馬有良;夏承成; 16-19
5 電解液對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毛敏;余新喜;王慶杰;張云朋; 20-24
6 沉淀劑濃度對LiCo0.05Mn1.95O4性能的影響 ………………………………趙玲;韓恩山;朱令之;李彥樸; 25-28
7 導電ABS/PETG共混物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 林嵩岳;蘭林生;楊文斌;宋劍斌; 29-34
8 鋰離子電池用聚合物凝膠電解質研究進展 ………………………………趙世勇; 35-40
9 鋰硫二次電池研究進展 ………………………………張靜;徐倩;李合琴;唐瓊;周矗;喬愷; 41-46
10 三元正極材料LiMn1/3Ni1/3Co1/3O2改性研究現狀 ………………………………龔蓉;陳紅雨; 47-52
《電池工業》職稱論文范文參考:
摘要:建立并擁有一整套先進的適合于電力系統自身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統,已成為電力企業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實現信息化工作必然發展趨勢。因此,對電力系統信息自動化實現的途徑與策略探討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一、電力系統管理的現狀分析
電力行業是應用信息技術較早的行業之一,但限于當時的客觀條件和人員素質,直至90年代初,仍處于一般應用水平,其信息化程度與客觀需求和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但隨著國家對其重視程度的提高,時至今日全國大部分省市級電力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已實用化,可以說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信息管理系統的運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應用效果上仍然感覺不是很理想,在不同地域、不同單位之間發展傷存在著不平衡性。尤其是一些縣級電力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在開發和應用上處于相對滯后的位置。主要的問題體現在已經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統在投入的資金所得到的回報并不明顯。特別突出的問題就是管理規范上比較差,不能適應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以及領導對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視、管理方法不合理等。